在中國的社交網絡領域,今日頭條(抖音)等異軍突起,對騰訊的優勢地位產生了挑戰,在這篇文章中用互聯網大腦模型,分析了騰訊和今日頭條產生競爭的關鍵領域,并提出騰訊和今日頭條在形成社交網絡(類腦神經元網絡)的過程中,形成了內容驅動和溝通驅動兩種不同路徑。這兩條路徑的不同特征將影響未來的競爭勢態。
在過去50年的時間乃至未來的50年甚至更長時間,各種跡象表明,互聯網從誕生之初的網狀結構正在向類腦結構進化。這種進化對21世紀人類的科技發展,商業競爭,社會運行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包括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興起),邊緣計算,移動互聯網,工業4.0,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涌現也都與互聯網大腦模型的發育有關。
在互聯網大腦模型發育的過程中,有很多創新技術涌現又被淘汰、無數創業公司誕生然后死亡,但互聯網向類腦智能巨系統進化的步伐,一直堅定和不可阻擋。從過去50年的發展看,那些順應這一趨勢的企業,在互聯網大腦模型中就占據更有利的位置,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而那些處于過渡階段或不利位置的企業就有更大概率被淘汰,例如BBS,BP機,功能手機等等。
我們知道神經元和神經元網絡是生物大腦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組織架構。相對應在互聯網大腦模型中,類腦神經元網絡的建設也一直是互聯網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它擔負了鏈接世界范圍的人、物、系統和數據的功能。過去20年,互聯網大腦神經元網絡的發育正是由騰訊和Facebook等社交網絡型企業承擔下來。在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的騰訊和Facebook也由此獲得了“看不見的手”給予的巨大獎勵。
2019年年初,在中國互聯網科技領域同時發生了兩個與(社交網絡)類腦神經元網絡有關的事件,第一是2019年1月騰訊微信發布了7.0版本,重點突出了”用人的連接塑造內容和社交形態”,對朋友關系的點贊文章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聚合和推薦。信息流產品 ”看一看” 在微信中提升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2019年1月9日,微信宣布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0億。
另一個事件是2019年今日頭條母媒體發布邀請函,宣布1月15日將在北京舉辦抖音&社交新品發布會,媒體多次傳言今日頭條將推出其社交網絡應用“抖信”,無論這一消息是否屬實,今日頭條不斷在社交網絡產品上發力,的確對中國互聯網最核心的社交網絡領域產生了巨大沖擊。截至2018年12月,上線不到兩年的抖音國內月活躍用戶突破了4.5億。龐大的用戶基數,給了抖音和今日頭條母公司帶來很大信心。
激烈的競爭在延續,擁有超級社交平臺微信和QQ的騰訊,最近也啟動了多款短視頻產品的孵化,包括微視、yoo等平臺型短視頻。在最近更新的7.0新版本中,微信上線了“時刻視頻”功能。在過去10年的時間里,今日頭條成為中國第一個對騰旭的社交霸主地位產生挑戰的新勢力。這種挑戰從大的科技生態尺度看,起源是什么,未來趨勢是什么。
基于互聯網大腦模型,我們可以看出騰訊QQ和微信的起源與核心特點,首先解決的是互聯網用戶之間的信息通訊和溝通的需求,而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和數據都是基于用戶信息溝通這個基礎。
今日頭條及其衍生產品抖音等,在構建社交網絡(類腦神經元網絡)過程中卻走通了另外一條路徑。 從大數據入口,通過對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的機器智能推薦與群體性閱讀形成社交關系,用戶之間的通訊和溝通是基于內容閱讀這個基礎,正好與騰訊的產品相反。
總體,騰訊和今日頭條代表了互聯網大腦模型中類腦神經元網絡發育的兩條路徑,一條是騰訊為代表的通過互聯網用戶之間的信息溝通作為發育拉動力。另一條是頭條為代表的用機器智能推薦+群體性閱讀形成發育拉動力。
今日頭條的崛起第一次在中國消費級社交網絡對騰訊產生挑戰,未來的發展趨勢需要觀察用戶溝通還是內容閱讀的發生頻率和用戶粘度更強。以及與互聯網大腦發育趨勢的吻合度等因素,將是決定這兩家企業的競爭勢態。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814瀏覽量
103568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49瀏覽量
106376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78瀏覽量
50288
原文標題:騰訊和頭條,構建類腦神經元網絡的兩條路線之爭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無刷直流電機單神經元自適應智能控制系統
無刷直流電機單神經元PI控制器的設計
研華科技亮相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
官網下載的stm32cubemx無法連接互聯網,WiFi有一條斜杠,怎么解決?
如何訓練BP神經網絡模型
Coremail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