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光束角是否能精準滿足應用場景需求
我們可以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看。比如需要重點展示某件衣服,需要的是重點光,那么如果光束角過大,只有基礎照明,沒有重點照明,很明顯就會缺乏視覺吸引力,達不到聚焦的效果,當然這時候妥妥的就用射燈,但同時也要關注光束角。
舉個例子,一般情況下,10°角的光像極了舞臺追光,集中而強烈。相比,24°的光束角沒那么聚焦,具備一定的視覺沖擊力。而38°的光束角照射范圍較大,更適合基礎照明。所以,在相同功率、相同投射角度和距離下,如果想要重點照明,更傾向于用24°光束角。
當然具體需要采用多大的光束角,需要根據燈具的功率、投射角度、距離以及被照物的大小而定,那么你想要評估的燈具是否能精準地實現(xiàn)你想要的角度,這會是采購燈具時考量的因素之一。
02
從照度、眩光、副光斑的角度評估
在商業(yè)照明中,為什么某些照明方式會讓顧客感到不舒服?或者無法正確地展現(xiàn)商品擁有的特性?這其中就與照度和眩光相關。
商業(yè)場所中,控制基礎照度與重點照度比值,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而這其中就需要精準的控光技術,目前最常用的控光方法是COB+透鏡+反射。
LED發(fā)展初期,最常用的控光方法就是利用散光板,這類方法的優(yōu)點是效率高,但是糟糕的是,幾乎無法控制光線的方向,并且還會產生眩光。所以這種方法,嚴格意義上,都不能算真正實現(xiàn)了精準控光。后來,業(yè)界開始使用大透鏡折射方式來實現(xiàn),優(yōu)點是開始可以控光束角及方向,但卻存在利用率低的問題,而且窄光束設計難度高,此外眩光依然存在。
后來又出現(xiàn)了進階方法,利用反光杯來對COB LED進行控光,這個方式的設計較為成熟,但是缺點仍然是光線利用率低,并且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副光斑。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理想的COB LED控光方式誕生了:透鏡加反射器。既控制了光束方向,又提高了利用率,還降低了眩光,關鍵是解決了副光斑問題。
所以從燈具的光學設計方法中,至少采用透鏡加反射器的方式,能達到較好的出光效果。目前比較優(yōu)秀的方案是通過TIR+菲涅爾透鏡的方式,能夠做出漂亮的光型,完美的光線利用,出光效率高達90%。
03
從光學器件的材質、耐溫性、透光率和耐候性觀察
單從透鏡角度看,目前市場主流材料是PMMA(亞克力),可塑性好,透光率高(3mm厚度時93%以上),就特別適合諸如商業(yè)照明這類對光品質要求比較高的場所。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840瀏覽量
673964 -
商業(yè)照明
+關注
關注
2文章
32瀏覽量
10516
原文標題:商業(yè)照明中,如何通過光學角度考量燈具好壞?【勤邦沉淀機·觀察】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ed,微信公眾號:高工LE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AR眼鏡解決方案_ar眼鏡芯片方案|光學方案|顯示方案

PanDao應用:選擇或排除需納入考量的光學制造技術(OFTs)
PanDao:光學設計中的光學加工鏈建模
PanDao:光學制造鏈設計
PanDao:通過可生產性調控實現(xiàn)光學設計流程的動態(tài)優(yōu)化
PanDao:光學設計中的制造風險管理
PanDao:光學制造過程建模
PanDao:光學加工評估
燈具防塵試驗:保障燈具性能與安全的關鍵

VirtuaLab Fusion:從光線光學到物理光學的無縫轉換
燈具頻閃有什么危害?怎么測量頻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