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光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實際控制人清華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據消息稱,此舉主要是為了貫徹中央文件精神。在清華控股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后,對于清華來說,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育方面;對于紫光來說,也是解除行政體制束縛,進一步提升公司效率的契機。在引入新股東后,紫光有機會獲得更多資源,幫助其打贏與高通、聯發科、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等海外巨頭的絞殺戰。
清華控股轉讓股權是基于中央文件精神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要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向,尊重教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促進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高校所屬企業要進行全面清理和規范,理清產權和責任關系,“讓教育回歸教育”,分類實施改革工作。
清華控股本次籌劃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恐怕正是為了落實《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根據公開消息,在本次股改以前,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股權。
在清華控股與高鐵新城、海南聯合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后,分別轉讓持有的30%股份和6%股份給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
也就是說,原本是清華控股總共持有紫光集團51%股份,變成了清華控股、高鐵新城、海南聯合三家共同持有紫光集團51%股份。
這里介紹一下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
高鐵新城的全稱是蘇州高鐵新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是高鐵新城管委會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高鐵新城管委會為高鐵新城唯一出資人和實際控制人。
海南聯合53.56%的股權由海南省國資委直接持有,其余46.44%的股權由海南省國資委全資子公司海南發展持有,換言之,海南聯合其實也是海南省國資委掌控的。
因而,本次清華控股轉讓股權是教育部麾下的校辦企業的部分股份,轉給地方國資委統籌。更多的還是基于國家政策大方向做出的決策。
股改對于清華和紫光來說都是利好
在清華控股轉讓部分紫光集團股份后,對于清華和紫光來說,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由于高校企業改革相對滯后,加上教育部門沒有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所以很多資產是由學校在管。不過,教育部門本身相對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包括制度、體系都沒有形成,也有過不少的教訓。將成熟的經營性資產從學校剝離出來,由國資委統一監管有利于高校“減負”,讓“讓教育回歸教育”,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使之成為中國尖端人才的搖籃。
同時,將高校管理的經營性資產轉由國資委監管,有利于紫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發展。
首先,有利于解除行政束縛,提升企業效率。在以往,由于體制問題,紫光很多決策需要層層審批,導致決策周期被行政體制拉長,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非常不利。在由地方國資委監管后,則有利于簡化審批流程,提升決策效率,使紫光更好的商業化、市場化。
其次,國資委和紫光在國資監管和企業經營上更有經驗。之前提到了,教育部門本身相對缺乏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而國資委在這方面則非常專業。就企業經營來說,紫光集團作為企業,比作為機關的教育部門更具經驗。因而在完成股權轉讓后,可以實現“讓教育回歸教育,企業由企業經營”。
最后,就是引入新股東后,紫光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在完成股權轉讓后,清華控股還是持有15%的股份,也就是說,紫光并沒有脫離和清華的關系,過去通過清華引入的資源,未來還能夠享有。同時,還引入了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兩家新股東。而這兩家新股東將會給紫光引入一些資源。引入高鐵新城后,有助于進一步加強紫光與江蘇地方政府的合作;引入海南聯合之后,將有助于推動紫光和海南地方政府的合作,特別是國家將在海南發展自貿區,而紫光麾下多家企業在海外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因而引入海南聯合對于紫光擴展國際業務能起到積極作用。
紫光的有望成為中國版的三星
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和資源整合,紫光已經形成從芯到云的全產業鏈。
目前,紫光的芯片業務涵蓋移動通訊、存儲器、智能安全、可重構系統芯片(FPGA)、物聯網、數字電視芯片、AI芯片、半導體功率器等。
其中紫光展銳在市場份額上,已經是僅次于高通和聯發科的手機芯片設計企業。
在存儲芯片上,紫光研發了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閃存芯片,并且將于今年內在武漢生產基地實現量產,完成國內高端存儲芯片“零”的突破。
根據趙偉國的公開講話,紫光將籌集3700億資金,備足足夠五年的彈藥與三星、SK海力士、東芝、閃迪、鎂光等國外巨頭血拼。如果能夠做成,紫光將在存儲芯片上重復京東方的成功之路。
在網絡設備和服務器上,紫光通過收購華三,掌握了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與服務器的相關技術。其實,紫光的模式和華為很相似,都是基本能做到云計算中心設備自主化,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基本都齊全了,特別是在存儲領域,紫光的自主化程度還要高于華為。
在云方面,紫光可以提供從產品到咨詢、設計、建設和運營的全產業鏈云網服務企業,并擁有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超融合系統和IT管理系統等全系列云架構產品。根據紫光的官方宣傳,公有云將于2018年底完成華北、華東、華南、西南4個大區節點的建設。在企業網市場、云管理平臺、政務云、國產虛擬化等領域占據中國第一的市場份額。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政務云等市場對云平臺的要求比較單一,穩定安全是第一位的,市場需求和紫光的條件非常匹配,因而紫光的發展前景良好。未來,如果紫光把存儲和芯片領域的技術優勢,整合到自己的云計算中去,那在國內還真是人無我有的優勢。
希望在引入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之后,紫光能夠獲得國資委更多的資金支持,幫助紫光麾下企業打贏與高通、聯發科、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等國際巨頭的絞殺戰。希望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能夠引入更多資源,幫助紫光更好的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成長,成為中國版的三星。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5瀏覽量
182094 -
紫光集團
+關注
關注
8文章
259瀏覽量
29321
原文標題:紫光股改對清華和紫光都是利好
文章出處:【微信號:guanchacaijing,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三星存儲,開始反擊!

回收三星S21指紋排線 適用于三星系列指紋模組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三星以生態之力,共筑AI未來

三星Galaxy S25系列中國市場正式發布
三星中國公司高層調整,李大成接任新帥
紫光閃芯授權星鏈南天為中國區總代理
三星“AI for All”亮相進博 融合創新產品助力“新消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