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
讓我在半夜家里的沙發上深切感覺到這一點的,除了出差一周后消除不了的勞頓,還有就是手機測試工具上動輒超過三位數的網速。
我上一次對家里的寬帶有感知,貌似還是在高中暑假時為了應該選 2mps 還是 4mbps 而發愁。
而如今連小米最便宜的路由器系列都升級到千兆網口了。
輕薄是小米路由器 4 外觀上給我最直觀的第一印象。
隨手拿東西一比,整機最薄的地方比一個標準 USB 口的寬度還要小,而最厚的地方也不過是與麥當勞麥樂雞搭配醬料的包裝一樣。
這樣的設計最直觀的好處就是方便年輕人在緊張的居住空間里見縫插針地安置好自己的網絡中樞,與各種小清新的擺件并列在一起也不突兀。
正面新增的 MiNET 按鍵我們稍后再說,純白磨砂的正面材質手感不錯,反倒是那一圈銀環顯得突兀很多。
背面設計了大量的散熱孔,有助于在小體積中盡快散發熱量,不過肉眼可見的電路板暴露了做工受限于價格的局促,也變相提醒我們這設備的防塵工作會是個挑戰。
四天線的設計如同汽車氛圍燈一樣升格成了行業標配,視覺上很霸氣的同時,對于提升信號質量也有幫助。
不過看到接口部分就讓發燒友有點郁悶了。
雖然本代路由器全面換裝了千兆網口,但僅存兩個 LAN 口的設計讓家中網絡布局稍微復雜一點的用戶就會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同時取消了 USB 插口的設計也讓小米路由器 4 可玩度大幅度降低。
▲ 我自用的小米路由器 Pro 接口使用情況
與同樣是采用了聯發科 MT7261A 主控芯片的小米路由器 3G 相比,小米路由器的運行內存容量從 256MB 降到了 128MB,當然這也是為了配合價格從之前的 249 元區間向 199 元區間更新做的努力,因此我們對小米路由器 4 的考察更多集中于信號強度和使用便利度兩個方面。
老實說,之前我自用一年的小米路由器 Pro 在功能上給了我極大的支持,但信號覆蓋上,正好在家中留下了一點死角,由于房型所限,路由器所在的位置到我臥室床頭間隔了 3 堵墻,而中間并沒有太好的位置去增添信號擴大器,導致我經常需要在睡覺時間把手機切回 4G 網絡以免丟失信息。
▲ 左小米路由器 Pro,右小米路由器 4,下同
而在簡單的測試中,小米路由器 4 的信號甚至比 Pro 還要好上一點,在距離路由器 1 米的位置上,小米路由器 4 在絕對數值上就要好一點。
而當來到臥室死角的位置時,Pro 的信號強度已經開始衰減,而小米路由器 4 的信號依舊保持穩定。
即便來到房子外的電梯間,小米路由器 4 的信號雖然已經很差,但是依舊可以保持 1 檔的連接強度,而此時小米 Pro 的信號甚至已經搜索不到。
小米路由器依托小米 WiFi APP 的支持,使得設置調校變得極其簡單,基本連上信號之后就可以按照向導無腦完成全部的準備工作。
而本次在硬件環節上,小米路由器 4 推出了 MiNET 功能,對于符合這項標準的小米系列設備,將無需之前復雜的手動連接功能,只要點擊路由器正面的 MiNET 按鍵,設備就能自動加入網絡。
我們采用小米 WiFi 放大器 2 做了測試,在當放大器位于臥室當中進行連接時,路由器沒能搜索到設備,將放大器挪入距離路由器較近的客廳之后才正常連接上,總的來說相較之前的連接方式確實更為快速,但由于整個過程并不可視化,再加上目前的穩定性尚存優化空間,在沒能識別的狀況下也確實會讓人感到迷惑。
可能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就在 2015 年之時,路由器還是小米自己嘴中“保持專注”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而隨著近 3 年小米生態鏈的發展和繁雜,小米路由器占據的地位逐漸邊緣化,在最新的 Mesh 網絡、萬兆路由等方面小米路由器也尚處于缺席的狀態。
199 元的小米路由器,或許讓小米在進入年輕人的家庭時能變得更早一點,只是這些年輕人,或許不再發燒。
-
路由器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800瀏覽量
115876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38瀏覽量
146337
原文標題:小米路由器 4 評測:年輕人的第一臺路由器來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ifanr,微信公眾號:愛范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