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傳感器的集成對于軟體機器人在復雜變形(如彎曲、扭轉、壓縮、拉伸等)以及與非結構化環境的交互過程中執行特定任務至關重要。然而,由于軟體機器人的高靈活性、變形能力和多自由度,構建高性能的柔性傳感器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將軟機器人的連續變形轉換為離散表示,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變形過程,并明確表面和界面對傳感器性能的影響。因此,可以使用智能算法進一步優化傳感器的數量和排列,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和性能。 重點研究了表面界面構造對柔性傳感器性能的影響。首先,基于柔性傳感器的基本分類,作者系統地分析了柔性傳感器表面和界面的構建策略,包括表面結構優化、微結構陣列設計和空隙結構。其次,作者詳細討論了不同表面和界面的制備方法。然后,探討了柔性傳感器在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最后,作者總結并展望了柔性傳感器的未來發展方向。 圖1?軟體機器人在抓取和偵察(包括復雜地形、狹窄空間等環境)領域的應用
圖2?電阻式傳感器的表界面優化方法
圖3?電阻式傳感器的表界面優化方法
圖4?電容式傳感器的表界面優化方法
圖5?壓電式傳感器的表界面優化方法
圖6?摩擦電式傳感器的表界面優化方法
圖7?微結構陣列的制造方法
圖8?中空結構的制造方法
圖9?人機交互的應用場景
圖10?深海和深空探測領域應用場景 ? ? ? ? ?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143瀏覽量
768780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829瀏覽量
2134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研發新型電化學生物傳感器,聚焦血糖監測技術突破

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校友會走訪兆芯
上海理工大學師生一行蒞臨意瑞半導體參觀交流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眼機界面智能傳感硬件——從可穿戴到仿生

中軟國際助力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展開科研創新
天合光能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簽約技術合作
上汽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
當北京理工大學方程式車隊BITFSD遇上瑞蘇盈科FPGA核心板

南京理工在計算光學顯微成像領域重要研究進展

都靈理工大學校長一行再訪SPEA

從新加坡到深圳:南洋理工大學(NTU)與VoiceAI的深度對話

OPPO與香港理工大學深化合作,升級聯合創新研究中心
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院士走訪調研達實智能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