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近 95% 的客戶在全公司范圍內都使用電子表格模型,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表格工具對每個員工都觸手可及。然而,電子表格往往依賴大量假設,今天我將探討如何借助仿真的力量,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和整體分析能力。
可變性
電子表格中每個單元格只能存儲單一數值。當涉及流程時間、到達率等參數時,這種局限性意味著您無法體現真實流程中的動態波動。例如用表格建模呼叫中心時,您只能設定固定到達率,而現實中來電往往呈現隨機分布模式。同樣,流程各環節耗時也非恒定不變。若對人員/設備可用性簡單設定85%-90%的固定值,就可能忽略流程上游的阻塞或下游的資源閑置問題。
資源約束
人員、設備等資源常會制約系統效能?,F實中單個資源往往需處理多個流程環節,這意味著當資源投入首個流程時,就無法同時開始處理第二個流程。在規劃系統改進時,這種約束效應必須納入考量。仿真技術能精準模擬資源分配與班次安排,從而顯著提升系統性能分析的準確性。
動態可視化
相較于數據矩陣或靜態圖表,仿真模型能呈現真實系統的動態流程圖解。這種可視化效果讓觀眾直觀理解建模邏輯——他們可以追蹤單個項目從起點到終點的完整軌跡。這不僅幫助團隊驗證當前系統狀態,更能預判未來系統形態。顯然,動態演示比數據表格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路徑依賴性
不同產品可能經歷差異化流程路徑,各環節耗時也各不相同。仿真模型能輕松處理這種復雜性,而電子表格通常對所有作業類型機械套用相同耗時參數。因此在系統性能分析方面,仿真模型具有壓倒性的精度優勢。
本次分享揭示了:通過整合動態變化性、資源約束、可視化呈現及路徑依賴等因素,仿真技術能實質性提升分析能力。它能在實施變革前,幫助組織更有效地傳遞改進方案并獲取利益相關者支持。實踐表明,企業一旦認識到仿真建模的價值,就會迅速從電子表格轉向仿真建模。
審核編輯 黃宇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8文章
8724瀏覽量
145658 -
電子表格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7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VirtualLab 應用:薄元近似(TEA)與傅里葉模態法(FMM)的光柵建模
求助,關于iMX DDR3寄存器編程輔助問題求解
Spire.XLS for JavaScript——多功能JavaScript電子表格庫(二)

Spire.XLS for JavaScript——多功能JavaScript電子表格庫(一)

選擇DSP處理器的考慮因素(ADSP-2115 vs. TMS320C5x)

Chart FX之DataGrid電子表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