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管理中的水利水務物聯網系統發揮哪些作用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中,水利水務領域的智能化轉型至關重要。數字化的物聯網系統在供水、排污、防汛、生態等各個環節發揮著關鍵作用,為城市水利水務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強大支撐,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一、精準保障供水安全與高效
1、智慧水源地全方位守護
水源地是城市供水的源頭,其水質、水位、流量等參數的穩定關乎供水安全。水利數采網關部署于水源地,可無縫接入水質監測儀、水位計、流量計等設備。通過 RS232、RS485、以太網口等豐富接口,實現對水源地關鍵數據的精準實時采集。無論是水質中的酸堿度、溶解氧等指標,還是水位的細微變化、流量的動態波動,都能被及時捕捉。一旦數據出現異常,如水質污染趨勢初現、水位低于警戒值,網關借助 5G/4G通訊方式,迅速將預警信息傳輸至管理平臺,為水源地的保護與管理爭取寶貴時間,提前防范可能出現的供水危機。
2、水廠生產智能化升級
進入水廠內部,水利數采網關連接起水泵、加藥設備、過濾設備等各類生產設備。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狀態數據,包括設備的啟停狀態、運行時長、能耗數據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分析,可提前預判設備故障隱患,如水泵的異常振動、加藥設備的藥劑輸送不暢等,以便及時安排維護保養,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同時,結合PLC下控技術,利用網關遠程下發指令功能,依據用水量的實時變化快速調整設備運行參數,實現水廠生產過程的精細化控制,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3、供水管網精細化管控
供水管網宛如城市的 “水動脈”,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供水質量。水利數采網關部署在管網關鍵節點,與壓力計、流量計、漏水檢測儀等設備協同工作。實時監測管網壓力、流量,通過數據分析精準識別壓力突變、流量異常等情況,快速定位漏損點。一旦發現漏水,可遠程關閉相關閥門,減少水資源浪費,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搶修。以某城市為例,應用該網關后,管網漏損率顯著降低,有效提升了供水系統的穩定性與水資源利用率。
二、高效助力排污治理與監管
1、污水排放實時監測
在排污環節,數據采集網關連接污水排放口的流量計、水質監測儀等設備,實時采集污水流量、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等關鍵污染物指標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多種通訊方式實時上傳至環保監管平臺,讓監管部門隨時掌握企業污水排放動態。若企業排放數據超標,網關立即觸發報警機制,通知相關企業與監管人員,為及時查處違規排放行為提供有力依據。
2、污水處理廠智能運維
污水處理廠內,網關連接各類污水處理設備,如格柵機、曝氣機、污泥脫水機等。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與處理工藝參數,如曝氣量、污泥濃度等。通過數據分析優化處理流程,當發現設備異常故障時自動告警,從而及時調整運行參數或安排維護,確保污水處理效果穩定達標。同時,利用遠程控制功能,實現設備的遠程啟停與參數調整,減少人工現場操作頻次,提高運維效率。
三、科學提升防汛應急能力
1、雨情水情實時感知
防汛工作中,雨情水情信息的及時獲取至關重要。水利數采網關連接雨量計、水位計、流量計等設備,部署在河道、水庫、泵站等關鍵位置。實時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數據,通過 5G/4G 高速網絡快速傳輸至防汛指揮中心。以棲霞區為例,借助此類技術實現了水情實時掌控,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準確數據支撐。
2、防汛設施遠程管控
對于水閘、泵站等防汛設施,網關實現遠程控制與狀態監測。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或電腦遠程操作水閘的啟閉、泵站水泵的啟停,根據雨情水情變化及時調整防汛設施運行狀態。同時,實時掌握設施運行狀況,如設備故障、水位超限等異常情況,及時報警通知維護人員處理,保障防汛設施正常運行,提高防汛應急響應速度。
積極促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3、生態用水精準調控
在水生態保護方面,數據采集網關助力實現生態用水的精準調控。通過連接河流、湖泊周邊的水位計、水質監測儀等設備,實時監測生態水位與水質狀況。根據生態系統需水要求,利用網關遠程控制功能,調節相關水利設施,合理分配水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的水量平衡與水質穩定,為水生動植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511瀏覽量
63550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358瀏覽量
998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