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11日,全球建材家居盛宴廣州建博會如期而至。在智能家居賽道白熱化的當下,深耕物聯網連接技術的小匠物聯以開關、燈帶、軌道燈、窗簾電機等家裝剛需產品為戰略切口,向行業展示其底層技術解決方案的硬實力。尤其值得智哪兒關注的是,其適配米家Mesh 2.0協議的智能開關方案,憑借設備響應速度和網絡穩定性的突破,正成為撬動品牌商與整裝企業合作的關鍵支點。
1.
展會聚焦:技術方案商的場景化突圍
與行業常見的終端產品堆砌策略形成鮮明對比,小匠物聯的展位陳列暗藏技術玄機。現場展出的智能開關同時支持單火線與零火線兼容設計,并針對米家Mesh 2.0協議進行深度優化,可顯著降低智能家居系統的部署門檻。這種“硬件即接口”的策略,實則是為吸引整裝公司、設計師等B端客戶建立技術信任。當客戶被終端產品吸引后,小匠物聯的工程師會通過場景聯動演示,同步輸出其自主研發的QUMI OS操作系統在多協議兼容(覆蓋天貓精靈、華為鴻蒙等主流平臺)、產測效率提升及低功耗控制上的技術優勢。現場負責人坦言:“整裝企業常向我們尋求特定品質的面板燈生產資源,此時我們既是技術方案商,也是產業鏈路由器。”
2.
深度邏輯:技術護城河的隱性表達
面對為何不直接展示核心模組技術的疑問,小匠物聯的應對策略直擊行業痛點。在家裝設計領域,設計師與渠道商對“通信協議”“操作系統”等術語存在認知隔閡,但一盞可通過語音精準控制的軌道燈卻能迅速引發深度對話。而對于真正目標客戶——上市公司及頭部品牌商而言,現場硬件成為驗證技術落地能力的“信任狀”。據智哪兒了解,小匠物聯已服務公牛、飛利浦等500余個品牌,其核心競爭力在于QUMI OS標準化協議架構與專有云全球化部署能力(支持阿里云、AWS等平臺)。在智能家居方案同質化嚴重的戰場,這種“技術生態化”能力正構筑起差異化壁壘。
3.
行業洞察:整裝浪潮下的技術剛需
展會收集的客戶需求印證了小匠策略的前瞻性。整裝企業明確表示需要“穩定可控”的系統級方案,而非碎片化智能單品;設計師群體則聚焦智能化與家裝美學的融合,對開關面板的極簡設計與燈帶的隱形安裝提出嚴苛要求。這些需求恰與小匠物聯的技術儲備形成共振——其QUMI OS系統可解決跨平臺適配難題,而自動化產測方案則直擊制造端的效率痛點。“未來智能家裝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用技術讓產業鏈各環節少踩坑。”小匠物聯工程師在現場強調。
4.
結語:生態賦能者的價值升維
當行業沉迷于全屋智能的視覺化呈現時,小匠物聯選擇回歸技術賦能本質。通過可量產的穩定性、標準化的交付效率與彈性擴展的協議兼容性,這家物聯網技術企業正為品牌商和整裝商掃清智能化落地的最后障礙。此次以硬件為媒介、技術為內核的“低調進擊”,或許標志著物聯網方案商從幕后走向產業協同中心的關鍵轉折。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21瀏覽量
392255 -
硬件
+關注
關注
11文章
3483瀏覽量
67480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4文章
9803瀏覽量
1905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螢石雙核驅動廣州建博會:14項葵花獎與AI全場景生態重塑智能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