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超市里,排隊結賬往往是一場“耐力考驗”——高峰期平均等待時間超過15分鐘,收銀員掃碼失誤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但在阿里巴巴展廳合作的遠景達無人超市,這個數字被徹底改寫:消費者從選品到離店僅需15秒,結賬效率提升300%,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黑科技?

一、0.8秒無感支付:重構零售結算邏輯
走進遠景達無人超市的瞬間,毫米波雷達與AI攝像頭同步啟動,通過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完成身份核驗。貨架上的RFID標簽在顧客伸手的0.3秒內,通過UHF頻段將商品信息實時傳輸至云端數據庫,配合重力傳感器與視覺識別的三重校驗,確保每一次拿取都被精準捕捉。
支付環節的設計堪稱精妙:雙通道結算門采用螞蟻金服的物聯網支付技術,當顧客穿過第二道門時,計算機視覺與非配合生物識別技術融合,0.8秒內自動完成扣款。即使將商品藏入背包或多人同時通過,系統誤判率仍低于0.03%。這一技術突破直接將傳統超市的5分鐘結賬流程壓縮至15秒,效率提升幅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二、三重技術引擎:破解傳統零售痛點
1、RFID+機器視覺:商品識別的雙保險
每件商品均搭載RFID標簽,其芯片存儲的信息涵蓋價格、溯源數據、促銷活動等。當顧客將商品放入購物籃時,貨架下方的重力傳感器同步感知重量變化,結合頂部攝像頭的三維建模,形成“數字孿生貨架”。這種多傳感器融合技術不僅實現100%商品識別率,更能動態更新庫存,某零食品牌通過該系統調整陳列后,銷量周環比增長120%。
2、AB門互斥機制:安全與效率的平衡點
傳統超市依賴人工防盜,而遠景達通過AB門互斥設計徹底解放人力。當顧客進入第一道門時,系統自動鎖定第二道門;完成支付后,第二道門開啟的同時第一道門關閉。配合24小時動態安防算法,單店人力成本降低70%以上,同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天候營業。
3、智能貨架:從展示到交互的進化
貨架搭載的電子價簽屏不僅實時顯示商品價格,掃碼即可查看咖啡豆的莊園坐標、護膚品的原料采集視頻等溯源信息。當會員駐足時,屏幕會自動推送專屬優惠券,離店后淘寶APP還會根據店內行為數據推薦關聯商品,使復購率提高25%。這種“逛店-離店-復購”的閉環設計,將智能貨架轉化為精準營銷的核心觸點。
三、全渠道融合:重構人貨場關系
在遠景達無人超市,線上線下的界限被徹底打破。消費者可通過淘寶APP下單,到店后智能貨架自動點亮已購商品位置;離店時未付款的商品會通過語音提示引導至結算區。這種“線上下單+線下體驗”的模式,使門店坪效提升40%,同時解決了傳統電商“看不見摸不著”的痛點。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動態價格策略:收銀系統自動識別老客戶,結合歷史消費數據生成個性化折扣;攝像頭實時捕捉會員動線,通過AI算法推薦關聯商品。某面膜因貨架停留時長異常被調整位置后,銷量周環比增長120%,印證了數據驅動策略的有效性。
四、行業啟示:無人零售的未來已來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無人零售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而遠景達方案正成為行業標桿。其成功印證了三大趨勢:
技術普惠化:RFID標簽成本已降至0.1元/枚,毫米波雷達、AI攝像頭等硬件設備價格較三年前下降60%,為規模化落地掃清障礙。
體驗場景化:從單純購物到“社交+娛樂+消費”的復合場景,智能貨架的互動游戲、AR導購等功能,使顧客停留時間延長20%。
運營數據化:阿里巴巴展廳的實時數據看板顯示,系統可追蹤200+項消費指標,為商家提供精準選品、陳列優化建議。
總之,當傳統超市還在為收銀臺排隊問題焦頭爛額時,遠景達無人超市已用0.8秒無感支付重新定義零售效率。其背后是物聯網、RFID、機器視覺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更是對“人貨場”關系的顛覆性重構。對于零售從業者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是搶占未來消費場景的戰略機遇。
如果您對此類解決方案感興趣,歡迎聯系深圳遠景達(RAKINDA)科技!我們在全國范圍內均有無人超市成功案例,如陜西、杭州、東莞、深圳、湖北等。如有任何咨詢需求,歡迎隨時與我們溝通!
-
無人超市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56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阿里展廳同款無人超市技術解析:RFID與AI視覺如何顛覆零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