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應急管理部統計,2023年因氣體泄漏引發的安全事故占比高達27%,嚴峻的安全形勢敲響了氣體檢測與防護的警鐘。在此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12358-2024《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器通用技術要求》于 2025年 6月 1日正式實施,全面替代 GB 12358-2006。此次標準更新從術語定義到使用規范進行全面升級,推動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邁進,為保障作業場所安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新標準已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實施,這次標準更新繼承了2006版核心框架,對一些關鍵的數據信息進行了改動,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變換,而是為提升各類作業場所的安全系數,確保氣體檢測儀器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做出的關鍵改變。
與GB12358-2006相比,此次標準的更新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一、術語定義重構:精準界定,與時俱進
- 去掉10個術語定義:如“傳感器”“檢測范圍”“穩定性”等,避免與現行技術規范重疊;
- 更改12個術語定義:包括“檢測器”“報警器”“氣體檢測報警儀”等,明確設備功能邊界;
- 新增23個術語定義:涵蓋新型設備類型(便攜式/固定式/泵吸式等儀器)、關鍵性能指標(測量上限、響應時間、有效探測距離、爆炸下限等)及安全概念(職業接觸限值、立即威脅生命濃度),以適應發展需求。
二、性能指標升級:提升效能,保障精準
- 響應速度提升:泵吸式可燃氣體報警響應時間從60秒縮短至30秒,氧氣非接觸式檢測提速至20秒內,提升緊急情況應對能力,為人員逃生爭取黃金時間。

- 精度提升:可燃氣體示值誤差從±10%(顯示值)或±5%(滿量程)以內,取大,調整為±10%(標準值)或±5%(滿量程),氧氣示值誤差從±5%調整為±2%(滿量程),避免誤報。
- 環境適應:額定工作溫度范圍應至少是15℃~35℃,耐受溫度范圍應至少是-10℃~55℃,覆蓋更多復雜作業場景。
- 抗干擾能力強化:新增浪涌抗擾度、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等電磁兼容性測試,確保設備在復雜工業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

三、安全要求增強:強化防護,消除隱患
- 功能安全要求:重點監管危化品和危險源的化工裝置和儲存設施使用的固定式儀器,如有SIL要求,應符合GB/T20438.1、GB/T20438.2和GB/T20438.3的功能安全要求。新增故障自診斷、90天日志存儲功能,避免2006版設備因電路老化導致的“啞火”風險。
- 泵吸式設備規范:明確泵吸式儀器采氣時間≤30秒、氣路故障報警等要求,解決舊版泵吸設備因管路堵塞導致檢測失靈的行業痛點。非接觸式儀器有效探測距離≥20米。
- 無線通信安全:明確爆炸性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安全限值,保障數據傳輸安全性。

四、維護管理規范:嚴格管控,長效保障
- 定期調整:便攜式儀器日常調整周期從6個月壓縮至≤3個月,以適應高頻使用,固定式儀器日常調整周期≤6個月。
- 校準周期:所有類型設備校準周期≤1年,設備示值誤差可燃氣氣體/有毒有害氣體≤±2%(標準值)或±10%(滿量程)。
- 定期檢驗:設備檢驗周期≤3年。


GB 12358-2024新標準的實施,標志著儀器儀表行業安全理念從傳統被動防護向主動預防的重大跨越,是氣體檢測領域的里程碑式技術規范。它以更高的安全閾值、更嚴格的精度指標和更強的智能要求,推動行業技術革新。

作為專注智能傳感器、氣體檢測及分析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專業廠家,諾安智能將嚴格以新標準為基準,從硬件可靠性、軟件智能性、服務專業性三個維度發力。通過提升傳感器精度、優化 AI算法、融合物聯網平臺等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符合新國標要求的氣體安全防護體系,打造集精準監測、智能預警、遠程管控于一體的氣體檢測全場景解決方案,助力行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安全管控時代,為工業安全生產筑起堅實的智慧防線。

-
報警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9744 -
氣體報警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81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WT588F02B-8S語音芯片:低成本高靈活的氣體檢測報警器語音IC方案

開關電源安規認證知識詳述【干貨】
BTSGJ-ABTSGJ-A防爆聲光報警器是如何檢測危險信號的
氣體檢測報警器低成本語音芯片方案_WT588F02B-8S支持離在線更換語音


可燃氣體報警器納入3C認證:消費者安全更有保障

電子圍欄報警器報警常見問題
光柵報警器一直報警是什么原因
強制性國標!上海控安參編《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正式發布
氣體泄漏定量報警系統SF6 的組成——每日了解電力知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