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池系統(尤其是鋰離子電池)對溫度極為敏感,溫度異常是引發熱失控、性能衰減甚至安全事故的關鍵誘因。傳統有線溫度監測方案存在布線復雜、成本高、難以全面覆蓋等痛點。RFID(射頻識別)測溫芯片憑借其無線無源、多點部署、易集成、成本可控等特性,為電池熱管理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一、 技術原理與核心優勢
無源無線測溫:
原理:RFID測溫標簽內部集成溫度傳感器與RFID芯片。當讀寫器發射射頻能量時,標簽通過天線耦合獲取能量,激活傳感器測量溫度,并將溫度數據調制到反射信號中傳回讀寫器。
優勢:無需電池供電(無源),徹底消除布線需求,尤其適合電池包內部空間受限、高壓隔離要求高的場景。
多點密集監測:
實現:多個低成本RFID測溫標簽可靈活粘貼或嵌入在電池單體表面、極耳連接處、模組間隙、冷卻板附近等關鍵熱區域。
優勢:實現電池包內部空間維度上的高密度溫度分布監測,精準定位局部過熱點,遠超傳統有限點監測的能力。
快速識別與響應:
特性:RFID通信速度極快,支持實時或準實時輪詢多個標簽。
價值:BMS能瞬時獲取全域溫度信息,顯著提升對異常溫升(如內短路初期發熱)的早期預警能力,為安全措施(降低功率、啟動冷卻、報警)爭取寶貴時間。
系統簡化與可靠性提升:
簡化:減少大量線束、連接器,降低系統復雜度和重量。
可靠:消除線束磨損、連接器松動、高壓隔離失效等潛在故障點,提升系統整體魯棒性。
成本效益:
規?;篟FID標簽成本隨規模量產持續下降。
綜合成本:相比復雜的有線傳感網絡,其部署、維護綜合成本更低,尤其在大容量電池包(需大量測溫點)中優勢顯著。
二、 在電池管理系統中的關鍵應用場景
單體/模組級溫度精準監測:
在每個電池單體或模組的關鍵位置(如中心、邊緣、正負極)部署標簽,構建精細化的溫度場分布圖。
價值:為電池健康狀態評估、不一致性分析、均衡策略制定提供精確數據基礎。
熱失控早期預警與定位:
對溫度變化速率和絕對溫度進行實時監控。當某個或某幾個標簽檢測到異常快速溫升或超過安全閾值時,立即觸發最高級別報警。
價值:實現熱失控事件的最早發現和精準定位,為乘客疏散、消防系統啟動提供關鍵信息,極大提升安全性。
優化熱管理策略:
基于全域實時溫度數據,BMS可智能控制冷卻/加熱系統的強度和流向(如分區冷卻)。
價值:確保電池工作在最佳溫度窗口,避免過冷或過熱;減少無效能耗,提升能效;延長電池壽命。
電池狀態評估與壽命預測:
長期、多點溫度數據是分析電池老化機制(如鋰析出、SEI膜增長)的重要輸入。
價值:結合其他參數(電壓、電流),建立更精準的電池健康狀態模型和剩余壽命預測模型。
生產與質控過程監控:
在電池生產(如化成、老化)和倉儲運輸過程中,利用RFID標簽非接觸讀取溫度,監控環境是否符合要求。
三、 技術挑戰與應對
金屬環境干擾:
挑戰:電池包內大量金屬會屏蔽、反射射頻信號,影響通信距離和可靠性。
應對:優化標簽天線設計(如采用抗金屬標簽)。
合理規劃讀寫器天線位置和功率。
選用合適頻段(如UHF在金屬環境穿透性相對較好)。
利用金屬外殼作為天線反射板(需特殊設計)。
高溫耐受性:
挑戰:電池熱失控時溫度極高(> 200°C甚至更高)。
應對:選用耐高溫的芯片和封裝材料(如陶瓷基板、高溫硅膠)。
標簽部署位置避開最高溫核心區域(如監測其周邊)。
明確標簽的測溫范圍和安全工作溫度上限。
測量精度與穩定性:
挑戰:無源標簽供電波動、環境溫度梯度、標簽與被測點接觸熱阻影響精度。
應對:優化芯片內部溫度傳感電路設計。
確保標簽與被測表面良好熱接觸(使用高導熱膠)。
系統級校準補償。
選用高精度、低漂移的溫度傳感器芯片。
多標簽讀取與沖突:
挑戰:大量標簽同時響應造成信號沖突。
應對:采用成熟的防碰撞算法(如基于時隙ALOHA、二進制樹搜索)。
標準與集成:
挑戰:與現有BMS硬件/軟件集成需標準化接口和協議。
應對:推動行業標準制定;提供開放的API接口。
四、 政策紅利與行業趨勢
政策驅動:
《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明確要求提升設備能效與安全性,RFID技術因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重點推廣方向。2025年起,新能源乘用車標配RFID標識可獲30%成本補貼。
市場爆發:
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RFID溯源市場規模將突破27億美元,中國新能源電池管理領域RFID應用規模預計超百億。
技術迭代:
未來RFID將與邊緣計算、區塊鏈深度融合。
結論
RFID測溫芯片以其無源無線、多點密集、快速響應的核心優勢,為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提供了革命性的溫度監測手段。它有效解決了傳統有線方案在覆蓋范圍、布線復雜度、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的瓶頸,特別是在實現熱失控早期精準預警和全域溫度精細化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盡管在金屬環境適應性、高溫耐受性和精度等方面仍存在挑戰,但隨著芯片設計、天線技術、材料工藝和系統算法的持續進步,與AI、多功能傳感的融合,以及政策支持與成本下降,RFID測溫技術必將成為構建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新一代電池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支柱,為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刪)
審核編輯 黃宇
-
RFID
+關注
關注
391文章
6440瀏覽量
242420 -
新能源電池
+關注
關注
6文章
168瀏覽量
13319 -
測溫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54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多通道電源管理芯片在分布式能源系統中的優化策略
電池生產設備在新能源發展中的角色
新能源汽車電源管理中的電容與電阻應用解析
新能源汽車散熱解決方案
NTC溫度傳感器:護航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運行

蓄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
解決方案丨EasyGo新能源系統實時仿真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