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企業概念
所謂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Lee創造出來的概念: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
獨角獸企業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
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企業。作為爆發式成長的代表,“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新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的集中體現。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貴。美國著名Cowboy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將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并將這些公司稱為“獨角獸”。
13家來自于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的28家獨角獸企業;而北京獨角獸企業仍以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的總估值成為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總估值規模占整個大中華區近半數。
據悉,此次胡潤發布的榜單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7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數據截止日期為2017年11月30日。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對投資者來說,獨角獸的增長速度和潛力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這些獨角獸企業的估值變化很快,我們按照最新公布的數據來制作榜單,有些企業可能有新一輪融資但沒有公布,最新估值可能都已經翻倍了。”
中國獨角獸公司分布的行業
天風證券劉晨明團隊報告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這類獨角獸特點是基于互聯網的生活性服務企業,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理財有陸金所、螞蟻金服,手機支付有微信、支付寶,吃飯外賣有美團點評、餓了么,旅行服務有攜程,交通出行有滴滴、摩拜、OFO,看電影有貓眼、格瓦拉……
第二類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素與制造業的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國在智能手機制造上的優勢,采取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成長,并積累了眾多的粉絲。大疆、蔚來汽車分別在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領域構建起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利用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制造優勢相融合取得的成就。
第三類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在人工智能方面,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芯片等領域構建起聲譽。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云、騰云天下等依托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模式。在生物科技方面,復宏漢霖、信達生物、上市前的華大基因分別在單抗藥物、高端生物制藥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竟爭力。
胡潤研究院選出的2017年中國120家獨角獸企業中,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大高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為29家,占比達到25%。其中高端制造類企業居多且總估值排名靠前,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11家)、上海(7家)、深圳(3家)、杭州(3家)等城市。
安信證券陳果團隊研報指出,獨角獸企業主要來自于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行業,各有22家,在14個行業中并列第一。互聯網金融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在各行業中反超居于數量榜首的互聯網服務及電子商務,以超7190億人民幣占據首位。前三大行業(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的獨角獸占到上榜獨角獸企業總數的50%。其中,互聯網服務數量第一,估值第三;互聯網金融數量第三,估值第一。此外,文化娛樂、汽車交通、醫療健康領域也聚集了較多的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成互動平臺熱詞
作為稀有物種,“獨角獸”成為投資者近期最為關注的熱門。市場認為,目前業內對“獨角獸”的定義并不明確,某個領域或者細分領域做到很大份額的甚至龍頭企業,作為“獨角獸”,頗受市場歡迎。
當前二級市場,投資者竭力尋找具備“獨角獸”潛質、存量“獨角獸”、參股“獨角獸”的公司以及供應鏈公司,富士康、小米、螞蟻金服等新經濟“獨角獸”類企業登陸A股的進程,“獨角獸的小伙伴”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其中,作為小米概念股普路通近期連續錄得3個漲停,布局工業互聯網的東土科技2月以來累計上漲超過50%。據不完全統計,近日在互動平臺上,涉及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的近百家上市公司被投資者追問是否就是大家尋找的“獨角獸”,或是與“獨角獸”有關。
投資“獨角獸”企業應首先考慮風險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撰文指出,投資“獨角獸”企業,風險意識不容松懈。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獨角獸”企業的最大特點,不是10億美元的估值,而是其作為新興行業企業難以估量的發展前景。首先應該考慮的,還是如何控制風險的問題。
桂浩明稱,相比傳統行業,新興行業一個很大的特點在于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行業政策還是市場容量以及運行環境,都存在不小的變數。我國有很多共享經濟企業,其中估值一度升到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也非個別,但今天來看,真正還能夠堅持的還有多少,這是因為“獨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都已成型,如果遇到發展瓶頸,調整難度可想而知。另外,“獨角獸”企業的溢價一般也不會低,對于投資人來說,需要承擔由此而來的相應風險。
不過,也有機構分析師指出,本輪熱追“獨角獸”背后有市場的因素。仁橋資產投資總監夏俊杰向媒體表示,當前還是需要在“安全邊際”的基本原則下,仔細甄別、動態評估,耐心等待和把握機會。他認為,當前A股對“中概股”回歸議題,已經產生了一定“免疫力”,雖然相關回歸個股享受了一波股價飆升、市盈率翻倍的紅利,但是長期來看,泡沫遲早還是會被擠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16年借殼世紀游輪的巨人網絡,股價飆升最高上漲至77.95元/股,但在2017年一季度后,股價持續下挫,從最高價到如今累計跌幅達55%(前復權)。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由于“獨角獸”的到來,市場增加了對二級市場可比公司的關注,甚至發現可以從新經濟方向去估值,但也有非常多的偽成長股,或績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隨著優質成長股的供給增加而愈發喪失投資價值。換句話說,隨著新興“獨角獸”登臺,偽龍頭會被市場加速“淘汰”。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49瀏覽量
106383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109瀏覽量
279595 -
獨角獸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2瀏覽量
269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隼眼科技榮獲2025年度南京市培育獨角獸企業
智行者科技獲評2025中國獨角獸企業
東軟睿馳榮獲2024年遼寧省獨角獸企業
英創匯智榮獲“中國汽車隱形獨角獸”稱號
同星智能榮獲“中國汽車隱形獨角獸”稱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