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PCB或PCBA的運輸往往被視為“后端環節”,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一次運輸破損,可能導致整批產品延誤交付,甚至引發連鎖品控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板子在運輸途中出現劃傷、斷裂、器件脫落甚至靜電損傷并不罕見。那么,如何科學應對運輸中的破損問題?又有哪些實際可行的預防措施?
一、板子運輸破損的常見原因
包裝不當
PCB或PCBA板體本身較薄,一旦包裝材質或方式不合理,極易在碰撞、堆壓中發生彎曲或邊角破裂。
堆放與運輸姿態錯誤
板子如果豎放或與硬質材料直接接觸,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因震動或壓力產生物理損傷。
靜電防護缺失
特別是在PCBA階段,靜電擊穿器件的風險不容忽視。運輸中如果未使用防靜電包裝,極易造成潛在的可靠性問題。
氣候環境影響
濕度、溫差大的環境可能導致PCB受潮,尤其是存儲時間較長時。
二、預防措施:從包裝到平臺選擇
規范化包裝標準
高質量的運輸包裝應包括防靜電袋、防震泡棉、定制泡殼或紙箱等層級防護。對PCBA板而言,還需考慮器件的易損性,采用托盤式封裝以避免擠壓。
明確運輸標識
包裝外應有“易碎品”“防壓”“防潮”“向上”等標識,配合物流方正確搬運。
采用帶追蹤系統的物流服務
使用有軌跡可查的快遞或貨運服務,確保運輸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能及時響應和補救。
選擇具備交付保障的一站式平臺
目前部分PCBA一站式平臺如捷多邦,已將運輸環節納入品控流程。例如對每批成品進行包裝拍照記錄、運輸過程監控等,遇損可第一時間定位問題點并啟動售后機制。
三、萬一破損,如何應對?
即便采取了完善措施,也難做到絕對零風險。因此,制定明確的“破損應急流程”同樣關鍵:
簽收時查驗外觀:外包裝若有明顯壓痕、破損,應拍照記錄并向物流方保留責任憑證。
通電測試前檢查板面:特別是PCBA,推薦到貨后先目檢焊點、器件是否有偏移、脫落等,再進行通電測試。
平臺售后機制介入:如為平臺訂單(如捷多邦一站式PCBA),可根據訂單號反饋破損情況,通常會提供免費返修或重制服務。
四、從設計源頭預防運輸脆弱性
不少設計人員忽略了“運輸適應性”設計——例如板子形狀異型、有尖角、邊緣器件突出等情況,運輸中更易受損。在設計階段就應考慮:
盡量避免過于邊緣布置高價值器件;
加強走線和固定孔的對稱性,提升機械穩定性;
對多板拼版時設計合理的邊框和工藝邊,避免應力集中。
審核編輯 黃宇
-
PCBA
+關注
關注
24文章
1704瀏覽量
53308 -
PCB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90瀏覽量
132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CBA 加工環節大盤點,報價全流程及周期深度剖析
深度解析 PCBA 代加工:流程與關鍵環節全攻略
避免生產風險:文件審核在PCBA流程中的作用
PCBA代工不良率飆升?這5大隱藏原因你中招了嗎?
揭秘PCBA加工背后的PCB板規范,你了解多少?
深度解析:PCB與PCBA在電子制造業中的角色與差異
揭秘PCBA打樣與量產價格差異:如何降低成本?
射頻識別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
四向車立庫中的輸送線和提升機能用無人叉車替代嗎?看完你明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