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提起“HUAWEI”皆屬國人的驕傲,但這個英語發音卻難倒了外國人。近日華為英文名稱將改為“Wahway”,已在華為南非twitter官網遭到證實,相傳未來也將陸續在海外更名。這也折射出華為從1987年成立迄今,開啟另一條新的國際化品牌營銷道路。
華為改名背后中國企業國際化道路長
盡管國人對華為家喻戶曉,但在國外市場,華為一路發展卻一步一腳印累積,但是仍始終沒有打入最主要的美國市場。華為從1987年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0年,近年來更是發展非常快,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180000+的員工,36個聯合創新中心,15個研發中心。
從近日華為發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475億元,同時2017年的研發費用高達811億元,在全球巨頭中排名第六,超過蘋果。如此大規模的公司業績,也足以體現華為公司穩步發展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盡管如此,華為幾十年來國際化之路仍充滿艱難,尤其在美國市場處處受到限制。華為手機甚至被營運商、零售商停止出售,其自主研發芯片也被美國視為安全威脅的存在。甚至在美國市場,還曾有人玩笑稱說被“歪果仁”“HUAWEI”喊成“Hawaii”。
改名為了英語系發音國家提升品牌辨識度
華為南非官方推特賬號證實為了方便消費者發音,華為公司名稱的拼寫“HUAWEI”將更改為“Wahway”。
華為公司官方表述為:“華為公司早已意識到,世界上很多用戶無法發出華為這個音。根據華為此前對包括南非在內的43個國家所做的為期6個月的調查顯示,將華為的發音以及拼寫相結合,有助于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提升華為品牌的辨識度。”
華為還表示:“我們相信,華為名稱拼寫的改變對于多語言國家,如南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生活在這些國家的人們能夠盡可能容易地叫出我們的品牌名字,因為他們是忠誠的消費者。”
預計華為將在近期陸續在其他社會媒體賬號上發布關于改名的具體細節。
這次的改名,據官方的說法主要是在全球各個國家的消費者,對于“HUAWEI”的認知度和拼讀上,存在很大的問題,難以發音,特別是在南非等其他非洲國家,存在多個語音的基礎上。所以,對此問題,華為決定改名。
華為戰略目光更著眼于國際市場
如今,華為的海外市場不斷擴大,包括在服務器、企業網絡技術等、華為云、移動手機等等。改名策略顯然只是基于華為全球品牌戰略的一個冰山一角而已。
從華為連續從去年秋季CES到今年MWC之后,甚至直接在巴黎大皇宮舉行單場主場發布會華為在全球舞臺的營銷氣勢凌厲,聲勢奪人,同時營銷手法也足見國際化、細膩化、節奏感強,對消費族群需求體驗的敏銳度也甚高。
但卻始終在最主要的美國市場不得其門而入。在美國國會、游說機構的阻撓下,各大運營商、零售商最終還是回絕了跟華為的合作。但顯然并未削減華為繼續挺進國際市場的決心與勝算。
日前華為消費產品業務 CEO 余承東就稱華為并未退出美國市場。“我們致力于發展美國市場,通過專注于提供世界一流的產品和創新,來贏得美國消費者的信任,”余承東在一封郵件中稱,“我們永遠不會辜負這一信任。”
“我們知道,我們在美國不是一個知名品牌,我們需要在這里建立我們的品牌,”余承東稱,“第一步就是贏得美國消費者的信任。”
華為后續想追上三星和蘋果這傳統兩強,美國市場恐怕仍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檻。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155瀏覽量
255425
原文標題:【智慧城市】國際化之路求變 華為擬改英文名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憶聯持續領跑中國企業級固態硬盤市場
天合儲能位居2024年中國企業全球儲能系統出貨量前十
中國企業占據日本平板電視市場半壁江山
賽目科技成功登陸港交所,開啟資本與國際化新征程
軟通動力ESG創新實踐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
軟通動力ESG創新實踐成功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

立訊精密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100指數”
軟通動力入選2024中國企業ESG藍皮書案例
施耐德電氣助力中國企業綠色出海
西井科受邀參加專精特新企業國際化發展論壇
高通發布《2023高通中國企業責任報告》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
Meta商業技術負責人出席“2024中國企業出海高質量發展創新大會暨鈦動科技秋季AI產品發布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