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透社報道了國際半導體芯片巨頭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將在2025年裁員約2400名員工的消息,稱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公司效率、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本次裁員約占安森美全球員工總數的9%,裁員完成后,預計每年可節省 1.05 億-1.15 億美元。 為什么安森美進行裁員? ? 安森美的本次裁員,與2024年的業績息息相關,據安森美近期發布的2024財年報告顯示,2024年安森美營收為70.82億美元,同比下降約14%。 ? 目前,安森美有三大業務部門,業績全部下滑超過10%,其中,電源解決方案集團(PSG)營收33.48億美元,同比下滑14%;高級解決方案集團(ASG)營收26.09億美元,同比下滑15%;智能感知集團(ISG)營收11.25億美元,同比下滑14%。
? 此前,安森美連續多年業績迅猛增長,2021年營收約67.4億美元,同比增長28.3%;2022年營收約83.26億美元,同比增長24%。2023年開始安森美營收略微下滑到82.53億美元,在2024年則出現高達14%的兩位數的下滑。 ? ?
▲來源:英為財情 ? 安森美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的經濟不確定性,客戶削減了訂單,對其汽車和工業芯片的需求疲軟。安森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ssane El-Khoury表示:
“我們將保持財務紀律,簡化運營,并繼續提供高價值、差異化的智能電源和傳感解決方案,使安森美更加強大。”
目前,安森美有約54%的業務來自汽車芯片領域,其次是工業芯片領域。 除了市場需求的疲軟外,在各芯片領域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或許亦是安森美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從60%暴跌到33%,全球汽車CIS領域的絕對王者,被中國CMOS圖像傳感器廠商蠶食 我們知道,在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CIS)中,以市場規模計算,索尼是毋庸置疑的領軍者,市場份額常年超過40%。 但在CIS的細分領域——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中,這一情況發生了改變,安森美是全球汽車CIS的絕對王者,巔峰時期擁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遠高于索尼在消費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的占有率。 據市場機構Yole的相關報告顯示,自2017年以來,安森美在全球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份額逐漸攀升,至2020年達到頂峰——安森美約占有60%市場份額,汽車CIS芯片成為安森美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 ▲來源:Yole,集微網 ? 然而自2021年以來,這位汽車CIS王者在該領域的統治力逐年下降,2022年,安森美以42%的市占率在全球汽車CIS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23年,安森美仍是全球汽車CIS份額第一的傳感器廠商,但市場份額已降至33%。 據Yole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汽車CIS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2023年微弱增長至約23億美元,受自動駕駛及經濟環境等需求影響,預計2023~2029年汽車CIS的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 整體來看,全球汽車CIS市場雖然低迷,但仍在增長,增長的份額被誰吃掉了? 神奇的轉折,中國CMOS圖像傳感器廠商在汽車領域的爆發式崛起 為什么自2020年后,安森美在汽車CIS的市場份額逐年下滑? 眾所周知,2019年末發生了一件影響全球的黑天鵝事件,深刻地影響了全球的發展格局,在汽車CIS領域同樣如此。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芯片供應鏈驟然被中斷,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同樣供應緊張。安森美的主要晶圓廠,都不在中國境內。 此時安森美掌握著全球超一半的汽車CIS芯片市場份額,而汽車芯片產業鏈不像消費電子,擁有嚴格的市場認證和準入機制,下游車企要替換相關芯片往往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驗證,短則兩三年,長則七八年,為什么汽車CIS芯片市場變化如此迅速? 除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外,那幾年同時也是安森美的轉型期——安森美是一家IDM芯片廠商,擁有自己的晶圓廠,然而為了提高利潤率,安森美計劃轉型成一家Fablite芯片廠商。 于是,在疫情最嚴重的那幾年,安森美相繼賣掉了美國緬因州南波特蘭、比利時Oudenaarde、愛達荷州波卡特洛的200mm晶圓廠,以及位于日本的新瀉工廠。雖然安森美通過臺積電等代工廠增加彌補產能,但需要磨合以及產能爬升等國產,仍導致短期芯片產能下滑。 此外,2020年左右,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逐漸崛起,帶來了龐大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需求,對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的需求劇增。 在疫情阻斷、轉型陣痛、新能源汽車爆發三重因素疊加下,全球汽車CIS的供需矛盾前所未有的巨大,于是中國本土下游車企將目光專向了國內的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 中國技術、市場份額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廠商韋爾股份(旗下豪威科技)脫穎而出,成為這場汽車CIS芯片國產替代的最大受益者。 相比CPU、GPU等芯片,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對制程要求不高,國內中芯國際、華潤微、芯聯集成、晶合集成等多家晶圓企業均能滿足提供CMOS芯片的代工,因此中國本土CMOS芯片設計企業不受產能瓶頸的約束。 據韋爾股份過去數年的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汽車市場CIS營收23.21 億元,同比增長80%,2022年提升至36.33 億元,同比增長56.55%,2023年再次攀升至45.47 億元,同比增長25.15%。而據最新的2024年業績預報來看,2024年韋爾股份在汽車CIS領域同樣是高速增長的態勢。 可見,自2020年后,韋爾股份在汽車CIS領域的營收呈現爆發式增長,在2022年,韋爾股本以27%的市場份額僅次于安森美,成為全球汽車CIS市場第二。
? ? ? 除韋爾股份外,另外兩大國產CIS企業——思特威和格科微,亦在發力汽車CIS市場。 ? 思特威已量產 1M 至 8M(即800萬像素)的車規級CMOS圖像傳感器,應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設備。格科微的CIS產品主要集中在汽車后裝市場。 ? 現代圖像傳感器創造者,安森美的汽車CIS并購之路 安森美的前身是摩托羅拉的半導體業務,于1999年分拆成獨立公司,安森美主要針對汽車、工業、通信、消費電子和計算等領域提供半導體芯片產品。 作為全球汽車圖像傳感器領域的奠基者,安森美通過系統性技術整合與戰略并購實現了行業領跑。早在2005年,該公司就率先推出首款車規級CMOS圖像傳感器。經過近二十年發展,其產品已累計超3億顆部署于全球汽車上,并構建起包含2300多項專利的知識產權壁壘。 這種技術優勢源于其多年的產業并購: 2011年2月,安森美以3100萬美元并購了賽普拉斯半導體(Cypress Semiconductor)的CMOS圖像傳感器業務部門,它的前身是Fillfactory,再早就是imec,它相當于歐洲最早的研發中心。 2014年4月,安森美收購了TRUESENSE,這是一家在業界非常有名的老牌CCD傳感器公司,是柯達CCD傳感器技術的繼承者。 2014年8月,安森美以4億美元完成收購總部位于加州的Aptina。Aptina的前身是Micron,Micron的前身就是Photobit——這是全球首個商用化CMOS傳感器企業。換言之,安森美圖像傳感器屬于業界三個最元老公司的整合,也因此坐擁業界很多的第一。
?
結語 全球汽車CIS市場正處于量價齊升的黃金期,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技術迭代和國產替代將是核心動力。 短期內安森美仍主導高端市場,但韋爾股份、思特威等中國廠商通過性價比和本土化服務快速崛起,未來競爭格局可能進一步重塑。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86瀏覽量
767298 -
CIS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8瀏覽量
301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從追趕到領跑,瑞之辰解碼MEMS傳感器的國產加速度

國產傳感器突圍:瑞之辰如何用技術創新打破海外壟斷

說說國產傳感器的短板與挑戰
氣壓傳感器工作原理詳解 氣壓傳感器在汽車中的應用
干簧傳感技術如何引領汽車行業的未來變革?

直播預告 | 探索干簧傳感技術在汽車市場的應用潛力

國產1.8億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破局,挑戰索尼壟斷
只是組裝?遙遙領先的國產激光雷達,繞不開索尼的傳感器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