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飛速發展的當下,身為國之大計的教育也站在轉型的“風口浪尖”,探索數字教育新形態,正是直擊痛點的良方。
VR技術還原真實考場、云教室打破物理邊界、產教融合直通就業崗位,教育的時空局限正被數字技術逐一瓦解。
中興通訊攜手高校構建教育數字新生態,帶你解鎖未來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校園全光覆蓋
告別“加載中”,迎接“秒開時代”
在廣東工業大學全光網絡正重塑教學體驗,基于傳統網絡方案構建的校園網絡頻頻出現上網卡頓、跨校區教學質量差等諸多問題,面對這些痛點,廣東工業大學提出了“新基建、新中臺、新架構、新生態”的數字化建設目標,與中興通訊攜手采用 OTN&POL 全光解決方案建設100G OTN連接校區的傳輸網&10G PON校園網,廣工大校園網進入了大帶寬、低時延、智能化的“秒開時代”。
廣東工業大學網絡信息與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馮廣主任感慨說,如今,全光網覆蓋了校區每一處角落,網絡可用帶寬從之前的50~60Gbps提升至95Gbps左右,即使在宿舍、食堂、足球賽事等人員密集、流量大的場合,學生們查閱資料、觀看視頻、玩游戲都能體驗“飛一般的感覺”。教師跨校區進行沉浸式直播教學和實時學術交流的質量也有了“質保”,師生們正在享受“處處能教、處處可學”的新時代教學模式。
此外,廣工大開設了對實訓和互動的要求很高的機械、鍛造、外語VR等特殊學科,在全光網加持下也煥發出新的活力,比如,有了低時延、大并發的網絡底座,以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科目為代表的5G智能實訓室紛紛落地,能平穩支撐幾百人,同時上機訓練和遠程互動。
高清VR技術也應用到外語課程中,學生可以使用VR沉浸式熟悉雅思考試流程,體驗外語演講、考官對話等,“一比一還原”場景并通過系統智能反饋,快速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提升考場表現。
課堂飛上“云”端
按需變身,“一間”更比“六間”強
廣東科技學院隸屬廣東南博教育集團,建校之初就確立了 “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的辦學目標,這要求學生要親身感受產業環境和工作場景,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和對實操的掌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為了讓學生們在畢業時收獲扎實的技能,更流暢地銜接產業、服務社會,向中興通訊發出了數字化方案的“定制”邀請,云電腦集中部署模式自此落地生輝。
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劉金勇副主任提到,對于數字時代的實踐型技術技能人才培育而言,“云”上教室更輕盈、更百變、更前沿,可謂“一間”更比“六間”強。
同一集團旗下的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和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也相繼加入讓教室上“云”的先鋒隊。
目前,已有超100 間“云” 教室在這些高校投入使用,電腦“飛”上“云”端后,無論是計算機專業的編程實訓、服裝設計專業的圖形處理,還是其他專業的軟件應用都能得到穩定的技術支持。
“云”上教室由學校統一部署和調度分分鐘就能為不同班級,準備好實訓環境,還能根據辦公室、閱覽室等不同場景靈活“變身”,輕松適配多元化教學需求。
同時,教師也和笨重的傳統PC成功“解綁”,只要有網絡就能隨時隨地辦公備課,絲滑訪問教學資源和課程資料,還能通過在線協作、云存儲等功能控制課堂進程,一“屏”完成作業收發、組織討論、教學觀察并與學生實時互動,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云電腦具有彈性擴容的獨特優勢,能夠從容應對未來學生規模的快速增長,通過云端平臺即可完成集中維護調優和安全策略配置,這不僅為學校節省了可觀的采購費用和時間、人力成本,還提高了運維管理效率,有效保護數據安全。
5G+產業學院
是玩游戲,更是學本領
在濟南職業學院電子工程系的講臺上,很多講師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中興通訊的一線工作者。
這種雙重身份無疑讓課堂變得更加特別,因為行業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不再局限于理論和書本,而能夠通過一顆顆芯片、一組組通信模塊、一臺臺網絡設備和一堂堂實訓課程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知識像實景游戲一樣直觀有趣。
5G、物聯網、人工智能再也不是抽象概念,學生們可以親手實踐和探索如何搭建網絡、配置數據,甚至操作智能生產線。
當他們從這所中興通訊5G+產業學院畢業,在通信行業的崗位發光發熱時,會發現昔日的教學真正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奠定了“無縫對接”的基礎。
中興通訊的技術專家將一線行業設備和一手實踐案例帶到校園,為師生提供師資技術培訓、最新行業動態和職業發展建議、各類 5G 技能與科研競賽、創新產品研發項目、數智化課題實訓基地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成為培養數字時代通信人才的沃土。
這里的學生將站在行業“巨人”肩頭,跨越求學與就業的重重“鴻溝”,更早看到 ICT 職業未來的廣闊前景。
長江數智工匠學院
為求知若渴的世界獻一部“中華寶典”
為了將學校和祖國的先進 5G 技術、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經驗輸出到海外,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攜手中興通訊揚帆“出海”,打造長江數智工匠學院,有了這所工匠學院中國師生將參加全球運營商培訓和海外項目,通過校企合作,獲得海外就業機會和跨文化視野,為全球數字建設和當地人才成長盡一份“中國力量”。
如今作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國的印度尼西亞即將發放 5G 牌照,踏上數字化建設的“高速路”,印尼高校的學生也能通過人才聯合培養、共建研究中心、2+2交換項目等渠道赴中求學,學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享受多彩的中國文化活動,汲取豐富的通信專業知識和科研實踐技能,并在學成后將前沿技術和人才給養帶回家鄉。
教隨產出、校企同行,這是一場以人為本、傳承科技薪火、推動“中華寶典”進入“國際視野”的揚帆遠航,教育數字化的篇章剛剛開啟,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也正在重塑教育的未來。
近日,中興通訊聯合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一驀科技、壁仞科技打造的智海AI教育一體機快速實現了國產算力與DeepSeek的適配及知識課程、實訓課題、智能體等教學工具的設計開發,形成了包含AI通識課、專業課、實踐實訓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讓學校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利用AI技術加速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與實現。
從校園全光網絡到產業學院,從云上教育中樞到全球技術賦能,再到構建完整的AI教育系統,中興通訊正攜手合作伙伴助力教育產業構建“教學-實訓-就業”的數字閉環,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
中興通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2074瀏覽量
56591 -
校園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7696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2瀏覽量
573678
原文標題:求解,如何追平教育的“時間差”?
文章出處:【微信號:ZTEInChina,微信公眾號:中興通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興通訊與XLSMART達成戰略合作
SOLIDWORKS 2025教育版 教育資源的整合與支持

華為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加速構建智慧城市新生態
2025中興通訊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圓滿落幕
華為智能微模塊助力沈陽工學院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態
中興通訊榮獲GTI Awards 2025四項大獎
中興通訊攜手中國電信共推算網產業升級
中興通訊亮相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
中興通訊成功舉辦2024產業數字化生態論壇
深開鴻與翰錦教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數字化AI智學教育生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