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一臺智能手機里有50—200個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一臺智能汽車里至少有100個MEMS傳感器,它們占其單車成本約1/5-1/10。在MEMS技術的加持下,智能微系統甚至能搭建出模擬人體肺部的“芯片肺”、基于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的心臟微系統“片上心臟”、各種“片上器官”組成的“片上人體”……
10月19日,2024東湖論壇的22場平行論壇之一、微機電(MEMS)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尤政、劉勝、劉明、房建成等四位院士圍繞“智能傳感 智領未來”作主旨報告,描繪好似科幻片的未來圖景,為推動MEMS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來自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汽車制造、新能源、冶金等領域的企業精英及專家學者開展研討交流,共謀MEMS產業規模化、特色化、高端化發展。
MEMS集微傳感器、微執行器和微能源等形成獨立智能系統,融合微電子技術和微機械技術,演化而成新興產業。MEMS制造技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生物醫療、消費電子等領域,對我國關鍵產業、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至關重要。此次論壇備受關注,其目的是為MEMS產業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方面培養創新人才,加快全行業快速發展,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傳感器產業集聚,構建高質量產業生態鏈提供助力。
《芯片推動系統技術進步,系統引領芯片技術創新——微系統技術發展的思考》《集成電路技術:挑戰與機遇》《量子精密磁場測量:從科學裝置到計量儀器、再到芯片化傳感器的研究探索》《MEMS傳感器芯片先進封裝測試平臺》……作為行業領軍人物,院士們分享了最前沿資訊和團隊最新成果。在他們的發言中,“卡脖子”三個字頻頻出現。
“我國在產業鏈各環節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是智能微系統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他介紹,傳感器被稱為“工業基石”,是各類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直接決定重大裝備和整機產品的性能、質量;基于微系統技術與MEMS技術的智能傳感器,必將成為構筑未來智能社會基礎設施、工業基礎支撐體系、各類裝備產品的關鍵。目前,我國微系統與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發展滯后,在中高端市場上,超過60%的市場份額被國外愛默生、西門子、博世、意法半導體、霍尼韋爾等外國巨頭占據,特別是高端產品幾乎全靠進口,80%的傳感器芯片依賴國外。
如何改變當前的面貌?院士們提出,首先要關注“產教融合”,使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深度關聯融合;其次要強化協同創新,對這一投資密集、產品應用廣、產業分散的行業來說,急需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用戶、金融機構等各創新要素被納入統籌規劃,做到合理布局、協同創新,并通過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和共性技術開發與共享機制,來實現行業的高效運行;最后要加大示范應用,可以圍繞國家的重大工程任務、國家亟需的重要戰略裝備以及有代表性的社會經濟生活需求,有組織地開展創新,體現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推動產業集聚,形成生態鏈。
來源:極目新聞
-
mems
+關注
關注
129文章
4048瀏覽量
192639 -
MEMS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30瀏覽量
42993 -
微機電系統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5瀏覽量
241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燧原科技入選工信部2024年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優秀典型案例
吉方工控深度參與南科大 “深海未來2025” 高質量發展大會,共繪海洋產業新藍圖

四位數碼管12個引腳怎么分配
四維圖新亮相2024年四川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大會
未來10年智能傳感器怎么發展?美國發布最新MEMS路線圖

美新半導體亮相第十六屆傳感器與MEMS產業化技術國際研討會
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四大引領方向
這位82歲院士連續三年為中國未來量子計算人才頒獎

光領萬物,賦能未來|度亙核芯2024中國(蘇州)光子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十五屆全國激光加工產業論壇圓滿收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