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固態表皮生物標志物傳感器,可無創監測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當前,隨著遠程醫療、居家醫療的興起,醫療級數據的收集成為關鍵一環。為了進行準確的分析,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物標志物(例如葡萄糖、乳酸和膽固醇)水平,這些通常通過指尖采血測試等方式。
然而,這些方法是侵入性的,會患者導致不適和患者依從性差的問題。此外,指尖采血測試只能間歇性地進行,可能導致疾病管理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一種非侵入性和連續監測人體生物標志物的方法。正因此,當前的研究普遍集中于檢測汗液中生物標志物。
然而,對于不活躍、或者臥病在床的人群來說,獲取汗液并不現實,因此需要一種易于獲取、非侵入性和連續的生物標志物。
基于此,新加坡國立大學劉宇鑫教授團隊、和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楊樂(曾入選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亞太區榜單)研究員團隊,發展出一種新型生物標志物類別,并將其稱為固態表皮生物標志物(SEB,Stretchable ionic–electronic bilayer),其能以固態形式存在于皮膚表面。
固態生物標志物已被證明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關,但由于收集皮膚樣本的難度以及分析這些標志物需要使用復雜且昂貴的設備,所以采用目前的方法無法進行連續監測。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希望開發一種新型的可穿戴傳感器平臺,以用于監測固態表皮生物標志物。
(來源:Nature Materials)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85瀏覽量
378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暨南大學:鐵電極化調控的自供電、高靈敏PEC型腫瘤標志物傳感技術

無創血糖手表對比:華為 WATCH 4 VS?橙子大健康?Watch D Pro

血糖檢測傳感器技術演進:從指尖采血到“無感監測”的未來圖景
桂花網藍牙網關物聯網醫院動態血糖管理應用案例
廣州唯創電子WT2605C藍牙語音芯片:賦能智能血糖儀,開啟糖尿病管理新篇章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新型的超材料生物傳感器件最新設計制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