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mdia最新發布的《2021-30年機器人硬件市場預測》報告,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步入快速增長軌道。該報告預測,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的出貨量將突破10,000臺大關,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激增至38,000臺,標志著2024年至2030年間,該市場將實現驚人的83%復合年增長率。
這一顯著增長背后,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人型機器人領域的深入應用。特別是近年來,以波士頓動力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在人型機器人領域的廣泛投資與探索,極大地推動了雙足擬人形態規格的商業化進程。隨著伺服電機、諧波傳動及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與優化,人型機器人的開發成本已降至最優水平,為大規模生產鋪平了道路。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領軍企業英偉達也敏銳地捕捉到了人型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積極推廣其計算密集型設備內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人型機器人在運動控制、導航及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的人工智能軟件集成,也為人型機器人在未來機器人自動化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人型機器人的初步應用場景已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領域,特斯拉、蔚來等領先企業已率先采用人型機器人以提高生產效率。然而,其潛力遠不止于此。人型機器人在一般制造、物流、零售、餐飲、客戶服務及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均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眾多初創公司如Agility Robotics、達闥、小米、Figure、傅利葉、優必選和宇樹等也紛紛加入這一賽道,共同推動人型機器人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盡管前景樂觀,但人型機器人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大規模生產與大范圍部署的諸多挑戰。多數機器人仍處于試驗或概念驗證階段,距離全面商業化尚需時日。不過,隨著自然語言交互、傳感器融合、導航算法及預測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型機器人將變得更加安全、智能且易于操作,為機器人自動化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Omdia首席分析師蘇廉節指出,中國公司如達闥等在人型機器人領域的積極探索,將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與靈感。他同時強調,機器人自動化需求的持續增長將為整個機器人市場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而人型機器人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前景尤為值得期待。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421瀏覽量
21127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9瀏覽量
2459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35年出貨量將達百萬!當下,人形機器人的商業拐點在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