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芯片和mcu芯片區別
SOC芯片和MCU芯片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
首先,從定義和集成度來看,SOC芯片,即“System on a Chip”,是一個集成了多種功能的可編程芯片,通過在一個芯片上集成多種功能模塊和外設接口,實現通信、計算和控制等各種功能。這種高度集成的設計使得SOC芯片能夠支持復雜的應用,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而MCU芯片,即微控制器單元,是一種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和各種輸入輸出接口的微型計算機芯片。它雖然也具有一定的集成度,但主要集成的是較為基礎的外設控制器,如時鐘、定時器、A/D轉換器、UART、SPI、I2C等,需要通過外部的存儲器、器件和其他IC組件來實現更為復雜的功能。
其次,從功耗和成本來看,SOC芯片通常采用先進的制程工藝和電源管理技術,以降低功耗并延長電池壽命。而MCU芯片則更注重低功耗設計,以滿足對功耗要求嚴格的應用場景。在成本方面,MCU芯片通常比SOC芯片便宜,這主要是因為MCU芯片的功能相對簡單,集成度較低。
MCU分類
MCU按照位數(數據總線寬度)劃分,可分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市場主流的還是8位和32位;
(1)8位MCU: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使用便捷等優點,應用場景:工商業。
(2)16位MCU:性能不及32位,性價比不如8位MCU,市場份額被邊緣化。
(3)32位MCU:運算能力強,價格接近8位MCU,可滿足大多數復雜嵌入式場景。
從存儲器結構,可將MCU分為馮諾依曼結構和哈佛結構。馮諾依曼結構將程序指令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合并在一起。哈佛結構將程序指令和數據分開存儲,分開讀取,因此程序指令和數據指令可以有不同的數據寬度,通常具有較高的執行效率。
按應用領域劃分,可以分為通用型和專用型。通用型MCU是指具有MCU的基本組成,但是將MCU中可利用的資源(包括RAM、ROM、串并行接口等)全部提供給用戶,不是為了某種專門用途設計的。專用型MCU是指按照具體用途而專門設計的MCU,秉承“MCU+特定組件”的形式,通常會在MCU內集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硬件單元,比如數字信號處理單元、藍牙協議棧等。
MCU最開始一啟動后去哪里讀代碼?
CPU上電啟動后被設計為去地址0x00000000位置處讀取代碼;首先會連續讀取兩個字,分別是棧指針初始值和復位異常處理函數的地址;然后跳去執行復位異常處理函數。
當然在一些早期的ARM處理器設計中,如Arm7TDMI,復位后會直接讀取0地址處的代碼進行執行,由軟件初始化棧指針,0地址處存放的直接就是中斷處理函數,而不是函數地址。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推測出,第一個字是棧地址是因為接下來的復位中斷處理函數涉及函數跳轉,可能已經需要存放內容在棧里了。
審核編輯:黃飛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806瀏覽量
359708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625瀏覽量
166272 -
SoC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634瀏覽量
35625 -
中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6瀏覽量
16764 -
計算機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36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CPU/MCU/FPGA/SoC芯片的區別
MCU和SOC的區別是什么
SOC版與MCU版的區別
MCU和SOC有什么區別嗎?
解析愛普生MCU芯片的分類及應用
MCU和SOC的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