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最近有博主爆料稱,小米14 Ultra正在測試單點超聲波指紋的方案,并積極驗證中,同時還準備了雙供應商的方案。目前市面上智能手機鎖采用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供應商幾乎都是高通,外界猜測這個新的供應商很可能是匯頂科技。
在更早之前也有產業鏈消息稱,匯頂超聲波屏下指紋已經有多家國內手機廠商正在接觸。這或許意味著屏下指紋識別的技術路線上,超聲波將成為最后的贏家,而國內供應商的突破,也將加速推動超聲波屏下指紋在智能手機上的普及。
超聲波指紋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
2015年,高通發布了一款指紋識別技術Snapdragon Sense ID,與當時智能手機上常見的電容式指紋識別不同的是,高通采用了超聲波技術來掃描指紋信息。
由于超聲波對金屬、玻璃等材料的穿透性較好,甚至可以穿透皮膚獲取到指紋的3D特征,手指上的污漬不容易干擾指紋采樣,同時3D特征的加入也讓指紋識別更加“安全”。因此作為最早推出的屏下指紋技術方案,超聲波也被寄予厚望。
然而其中還有很多因素影響,直到四年后的2019年,三星S10系列才首發搭載了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
而在這期間,光學屏下指紋技術發展迅速,在2018年1月,全球第一款商用的屏下指紋手機vivo X20 Plus就已經推出。這款手機搭載了來自Synaptics的光學指紋方案,原理較為簡單,在屏幕面板上對屏下指紋CMOS傳感器的位置上增加一個區域的透光率,然后通過屏下指紋模組或是OLED面板在該區域發出強光,CMOS傳感器獲得從手指上反射回來的指紋圖像數據,通過與之前錄入的數據對比來進行身份識別。
從原理上看,有點像是給指紋拍一張照片來進行識別。事實上,后來在一些成本較低的屏下指紋方案中,還采用到了短焦鏡頭來獲取指紋信息。
光學屏下指紋方案成本有較大優勢,迅速占領了智能手機市場。但體驗上看,由于在檢測時屏幕需要將指紋識別區域點亮,亮度較高,在暗光或夜晚解鎖時用戶體驗較差。同時因為光學屏下指紋是獲取指紋的2D圖像數據,因此屏幕玻璃或手指上的污漬、水都會對指紋識別造成影響。
而超聲波指紋方面,在首發這項技術的三星S10上就遭遇了大面積的安全事故。在2019年11月,海內外多家支付平臺,包括國內的微信、支付寶、中國銀行,英國的NatWest和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銀行等,都關閉了三星采用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設備的指紋登錄功能,甚至有海外金融機構對三星S10、Note 10用戶下架了APP。
原因是當時有海外用戶發現,在給手機裝上全包的透明硅膠保護套再錄入指紋后,任何人的手指都能夠解鎖手機,甚至可以進入銀行APP登錄機主賬戶。當然三星也迅速回應了,立即發布了一則聲明,對目前出現的情況表示歉意,并已經意識到指紋識別上存在的問題,將在近期通過軟件補丁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時有分析稱,這是由于硅膠類材料擁有很高的聲衰減性,使得超聲波難以穿透,導致可能會錄入到硅膠的紋理,并且超聲波指紋對于貼膜的要求極高,貼膜與屏幕之間的氣隙也會對指紋識別產生影響。
然而問題并沒有解決,后來有更多的用戶發布視頻復現,在正常錄入指紋信息后,隔著硅膠保護套任何人的手指都能夠解鎖手機。自此,超聲波指紋的安全性就一直被質疑。
2021年推出的魅族18也采用了高通的屏下指紋技術,在小編的使用過程中其實也遇到過指紋解鎖失效的情況,也就是在正常錄入指紋的情況下,通過特定角度的滑動,任何導電的問題都能夠解鎖指紋。
不過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高通也推出了第二代的屏下指紋技術,識別面積更大、識別速度更快、更安全等,在后續多家國內手機廠商的應用中,也沒有再出現大規模的安全性問題。
超聲波指紋方案難點
超聲波指紋識別的核心在于換能器,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所使用的換能器,一般是采用MEMS器件,通過薄膜等振動來發生超聲波。該MEMS期間通過晶圓級封裝與CMOS ASIC電路進行整合,就能夠通過一片很薄的模塊實現超聲波發生、信號接收等功能。
高通的第一代超聲波指紋就采用了上述的結構。當然,也有一種被稱為PMUT(Piezoelectric Micromachined Ultrasonic Transducer壓電MEMS超聲換能器),通過壓電材料的正逆壓電效應使壓電薄膜振動,從而發射或者接收超聲波信號。
PMUT的特別之處在于當PMUT用于發射超聲波時,它是一個執行器;當PMUT用于接收超聲波時,它是一個傳感器,也就是說單一器件就能夠完成發射和接收兩項工作。不過由于成本較高,要進入到手機屏下指紋領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小結:
雖然目前匯頂還未公布其超聲波指紋技術的細節,但相信國產廠商的入局,會加速推動超聲波指紋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應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在更早之前也有產業鏈消息稱,匯頂超聲波屏下指紋已經有多家國內手機廠商正在接觸。這或許意味著屏下指紋識別的技術路線上,超聲波將成為最后的贏家,而國內供應商的突破,也將加速推動超聲波屏下指紋在智能手機上的普及。
超聲波指紋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
2015年,高通發布了一款指紋識別技術Snapdragon Sense ID,與當時智能手機上常見的電容式指紋識別不同的是,高通采用了超聲波技術來掃描指紋信息。
由于超聲波對金屬、玻璃等材料的穿透性較好,甚至可以穿透皮膚獲取到指紋的3D特征,手指上的污漬不容易干擾指紋采樣,同時3D特征的加入也讓指紋識別更加“安全”。因此作為最早推出的屏下指紋技術方案,超聲波也被寄予厚望。
然而其中還有很多因素影響,直到四年后的2019年,三星S10系列才首發搭載了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
而在這期間,光學屏下指紋技術發展迅速,在2018年1月,全球第一款商用的屏下指紋手機vivo X20 Plus就已經推出。這款手機搭載了來自Synaptics的光學指紋方案,原理較為簡單,在屏幕面板上對屏下指紋CMOS傳感器的位置上增加一個區域的透光率,然后通過屏下指紋模組或是OLED面板在該區域發出強光,CMOS傳感器獲得從手指上反射回來的指紋圖像數據,通過與之前錄入的數據對比來進行身份識別。
從原理上看,有點像是給指紋拍一張照片來進行識別。事實上,后來在一些成本較低的屏下指紋方案中,還采用到了短焦鏡頭來獲取指紋信息。
光學屏下指紋方案成本有較大優勢,迅速占領了智能手機市場。但體驗上看,由于在檢測時屏幕需要將指紋識別區域點亮,亮度較高,在暗光或夜晚解鎖時用戶體驗較差。同時因為光學屏下指紋是獲取指紋的2D圖像數據,因此屏幕玻璃或手指上的污漬、水都會對指紋識別造成影響。
而超聲波指紋方面,在首發這項技術的三星S10上就遭遇了大面積的安全事故。在2019年11月,海內外多家支付平臺,包括國內的微信、支付寶、中國銀行,英國的NatWest和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銀行等,都關閉了三星采用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設備的指紋登錄功能,甚至有海外金融機構對三星S10、Note 10用戶下架了APP。
原因是當時有海外用戶發現,在給手機裝上全包的透明硅膠保護套再錄入指紋后,任何人的手指都能夠解鎖手機,甚至可以進入銀行APP登錄機主賬戶。當然三星也迅速回應了,立即發布了一則聲明,對目前出現的情況表示歉意,并已經意識到指紋識別上存在的問題,將在近期通過軟件補丁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時有分析稱,這是由于硅膠類材料擁有很高的聲衰減性,使得超聲波難以穿透,導致可能會錄入到硅膠的紋理,并且超聲波指紋對于貼膜的要求極高,貼膜與屏幕之間的氣隙也會對指紋識別產生影響。
然而問題并沒有解決,后來有更多的用戶發布視頻復現,在正常錄入指紋信息后,隔著硅膠保護套任何人的手指都能夠解鎖手機。自此,超聲波指紋的安全性就一直被質疑。
2021年推出的魅族18也采用了高通的屏下指紋技術,在小編的使用過程中其實也遇到過指紋解鎖失效的情況,也就是在正常錄入指紋的情況下,通過特定角度的滑動,任何導電的問題都能夠解鎖指紋。
不過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高通也推出了第二代的屏下指紋技術,識別面積更大、識別速度更快、更安全等,在后續多家國內手機廠商的應用中,也沒有再出現大規模的安全性問題。
超聲波指紋方案難點
超聲波指紋識別的核心在于換能器,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所使用的換能器,一般是采用MEMS器件,通過薄膜等振動來發生超聲波。該MEMS期間通過晶圓級封裝與CMOS ASIC電路進行整合,就能夠通過一片很薄的模塊實現超聲波發生、信號接收等功能。
高通的第一代超聲波指紋就采用了上述的結構。當然,也有一種被稱為PMUT(Piezoelectric Micromachined Ultrasonic Transducer壓電MEMS超聲換能器),通過壓電材料的正逆壓電效應使壓電薄膜振動,從而發射或者接收超聲波信號。
PMUT的特別之處在于當PMUT用于發射超聲波時,它是一個執行器;當PMUT用于接收超聲波時,它是一個傳感器,也就是說單一器件就能夠完成發射和接收兩項工作。不過由于成本較高,要進入到手機屏下指紋領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小結:
雖然目前匯頂還未公布其超聲波指紋技術的細節,但相信國產廠商的入局,會加速推動超聲波指紋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應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超聲波
+關注
關注
63文章
3095瀏覽量
139708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6瀏覽量
1029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超聲波頻率和功率對在線式超聲波清洗的影響如何?
在線式超聲波清洗是一種高效、環保的清洗方式,在多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超聲波頻率和功率是影響清洗效果和清洗速度的關鍵因素。在本文中,我們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分析超聲波頻率和功率對在線式

超聲波焊接工藝詳解 超聲波焊接應用領域
一、超聲波焊接工藝詳解 超聲波焊接是一種利用高頻振動波進行焊接的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將高頻振動波傳遞到兩個需焊接的物體表面,在加壓的情況下,使兩個物體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層之間的熔合。以下是關于
超聲波焊接技術原理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塑料材料因其輕便、耐腐蝕和成本效益高而被廣泛使用。超聲波焊接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塑料連接方法,因其快速、清潔、無需使用粘合劑或溶劑而受到青睞。 超聲波焊接技術原理 超聲波焊接技術
超聲波液位計的工作原理 超聲波液位計與其他液位計的比較
超聲波液位計是一種利用超聲波信號來測量液體高度的儀器。其工作原理基于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以下是超聲波液位計的基本工作原理: 發射超聲波
超聲波測厚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超聲波測厚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詳細如下:技術原理超聲波測厚儀利用超聲波脈沖反射原理來測量材料的厚度。具體工作原理如下:
發射超聲波脈沖:測厚儀的探頭(也稱為換能器)向被測物體發射一束
發表于 09-27 15:06
超聲波水表是什么?量程比又是什么?
一、超聲波水表概述1.定義:超聲波水表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技術來測量水流速度,進而計算出流經管道的水體積流量的計量設備。它通過發送和接收超聲波信號的時間差來確定水流的速度,從而精確地計量水

超聲波測速的原理、方法及應用
超聲波測速是一種利用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來測量物體速度的技術。它廣泛應用于工業、醫療、交通等領域。 一、超聲波測速的原理 超聲波的定義 超聲波
超聲波測速是利用超聲波的什么效應
引言 超聲波測速主要利用的是 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是為紀念奧地利物理學家及數學家克里斯琴·約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這一
超聲波無損檢測原理及應用
超聲波無損檢測(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簡稱UT)是一種利用超聲波在材料內部傳播的特性,檢測材料內部缺陷和結構的無損檢測技術。本文將詳細介紹超聲波無損
無損檢測超聲波檢測原理是什么
無損檢測超聲波檢測原理是一種利用超聲波在材料中傳播的特性來檢測材料內部缺陷的檢測方法。它具有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無損性、可重復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多種材料的檢測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