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制最佳接收原理 二進制最佳接收機的實現形式有哪兩種?
二進制最佳接收原理是計算機通信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在二進制通信中通過一定的方法,使接收機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能夠準確、可靠地接收到發(fā)送端傳輸過來的數據。二進制最佳接收原理的實現形式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非相干接收和相干接收。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這兩種實現形式以及它們的工作原理。
非相干接收是一種簡單且易實現的接收方式,它利用了接收機的直流分量進行信號檢測。在這種接收方式中,接收機通過比較接收到的信號與一個固定閾值,來判斷發(fā)送端傳輸來的信號是1還是0。當接收到的信號超過閾值時,接收機識別為1;否則,識別為0。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實現簡單,但只適用于信噪比較高的環(huán)境,并且易受到信噪比的影響。
相比之下,相干接收是一種更復雜、更可靠的接收方式。它通過解調和解碼過程來實現對二進制信號的接收和識別。在相干接收中,接收機需要進行相位和頻率的同步,以正確地解調信號。接收機首先需要通過某種方法獲得發(fā)送端的載頻和相位信息,以便進行同步。在信號接收過程中,接收機需要將接收到的信號與已知的載頻和相位進行反相乘積,然后通過低通濾波器濾除高頻成分,得到解調信號。接著,接收機需要根據編碼規(guī)則,將解調信號進行解碼,得到發(fā)送端原始的二進制數據。
要實現相干接收,接收機需要進行相位同步、頻率同步和解調三個步驟。其中,相位同步主要通過鎖相環(huán)等方法來實現,頻率同步則通過接收到的信號進行頻率補償,使接收機的本地振蕩器與發(fā)送端保持一致。在解調過程中,接收機需要利用已知的載頻和相位信息,使解調信號的譜線與發(fā)送端的符號譜對齊,然后經過低通濾波器后去除噪聲,得到原始的二進制數據。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適用于各種信噪比的環(huán)境,并且能有效降低誤碼率,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總的來說,非相干接收和相干接收是實現二進制最佳接收的兩種常見方式。非相干接收通過比較信號與閾值來進行判斷,實現簡單但信號質量要求較高。相干接收通過相位和頻率同步以及解調和解碼過程來實現對信號的接收和識別,可以在不同信噪比的環(huán)境下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對于具體的應用場景,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接收方式,以實現二進制最佳接收。
-
接收機
+關注
關注
9文章
1224瀏覽量
54554 -
二進制
+關注
關注
2文章
807瀏覽量
4231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