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可信數據空間是在現有信息網絡上搭建數據集聚、共享、流通和應用的分布式關鍵數據基礎設施,通過體系化的技術安排確保數據流通協議的確認、履行和維護,解決數據要素提供方、使用方、服務方等主體間的安全與信任問題,進而實現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
★ 可信數據空間★
系列科普
Q
技術視角下的可信數據空間系統架構
為了實現功能視圖中的上述功能,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的實現主要需要以下七大類技術,包括安全技術、隱私計算技術、存證溯源技術、數據控制技術、管理技術、計算處理技術以及OT技術(如圖1所示)。
圖1:可信數據空間一技術視圖
1.安全技術
安全技術是保障數據安全重要基礎。主要包括文件加密、身份認證、數字簽名、數據脫敏、反爬蟲技術、傳輸網絡、傳輸協議、傳輸安全以及可信執行環境等技術。
2.隱私計算技術
隱私計算類技術可以在原始數據不出本地的情況,發揮數據的價值,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主要包括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機密計算、差分隱私、同態加密等技術。
3.存證溯源技術
存證溯源技術主要負責對數據全生命周期進行日志存證與溯源。主要包括日志采集技術標識技術、區塊鏈技術、數據流轉記錄技術使用憑證技術以及數據溯源等技術。
4.數據控制技術
數據控制技術實現了數據提供方對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掌控,例如數據撤回、使用次數與時間限制、以及用后即焚。使用控制技術主要包括: 控制技術、訪問控制以及數據沙盒等技術。總體而言數據控制技術是對傳統訪問控制技術的豐富與革新。
5.管理技術
管理技術主要用于實現中間服務層和計算處理層的功能。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數據安全審計、風險識別技術、標準化認證、等保2.0體系、自我描述、數據質量控制、元數據技術、文件和內容管理以及價值評估等技術。
6.計算處理技術
計算處理技術負責對數據的清洗、儲存、計算與處理提供支持。主要包括網絡性能優化數據清洗技術、數據建模和設計技術、數據儲存技術、數據集成技術以及數據互操作等技術。
7.OT技術
OT技術為可信工業數據空間架構提供支撐主要包括資產管理殼、智能裝備、信息模型設備語義互操作技術、相關專業技術及領域知識等技術。
-
架構
+關注
關注
1文章
528瀏覽量
25981 -
數據控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5973 -
智能裝備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1瀏覽量
18980
原文標題:小盟科普丨技術視角下的可信數據空間系統架構
文章出處:【微信號:AII_20160201,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48V架構下連接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直播預告 | @5/22 以英飛凌安全芯片為基礎,打造可信任的 AI 應用架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