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繼電器是一種自動電器,適用于遠距離接通和分斷交、直流小容量控制電路,并在電力拖動系統中用于控制、保護及信號轉換。控制繼電器的輸入量通常是電流、電壓等電量,也可以是溫度、壓力、速度等非電量,輸出量則是觸點動作時發出的電信號或輸出電路的參數變化。控制繼電器的特點是當輸入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輸出量才會發生跳躍性的變化,即繼電器的觸點發生分、合動作,通過觸點的分、合動作去操作控制回路。控制繼電器按反映不同信號可分為:電壓繼電器、電流繼電器、時間繼電器、熱繼電器、溫度繼電器、速度繼電器和壓力繼電器等。
?一、電磁式繼電器的結構
大多數控制繼電器采用電磁式結構,電磁式繼電器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同一個磁系統中配上不同的線圈或阻尼線圈,即能分別做成電壓繼電器、電流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這類繼電器從結構上看具有通用性,故又稱通用繼電器。電磁式繼電器由電磁系統和觸點系統組成。控制繼電器一般不采用滅弧裝置,觸點的結構也比較簡單。
?1、電磁系統
電磁系統是反映輸入量的,包括鐵芯、銜鐵、線圈和反力彈簧等。
1)直流磁系統用整體鋼材制造,為U形拍合式結構,銜鐵制成板狀,繞棱角轉動,線圈不通電時銜鐵靠反力彈簧的作用打開。
2)交流磁系統用硅鋼片疊成雙E結構,并加短路環。
?2、觸點系統
觸點系統是反映輸出量的,大多繼電器觸點采用橋式雙斷點結構,額定電流不大,一般為5~10A。由于繼電器的觸點用于控制回路中,控制回路的功率一般不大,所以對繼電器的觸點額定電流及轉換的能力要求不高。
?二、電磁式繼電器的原理
在繼電器線圈兩端加上電壓,線圈中流過電流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在電磁力的吸引作用下克服彈簧的反作用力被吸向鐵芯,帶動銜鐵的動觸點動作,使常開觸點吸合,常閉觸點斷開;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隨之消失,銜鐵在反力彈簧作用下帶動觸點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常閉觸點吸合,常開觸點斷開。從而達到了導通、切斷控制電路的目的。
?三、常用電磁式控制繼電器
?1、電壓繼電器
電壓繼電器的線圈稱為電壓線圈,用來接受輸入的電壓信號,當電壓達到動作值時,電壓繼電器動作,電壓線圈在電路中與信號電壓并聯。為了在繼電器磁路中產生一定的磁通勢,又不影響其他電路的正常工作,要求流過電壓線圈的電流盡可能小,故電壓線圈具有較大的電阻和較多的匝數,所用的導線較細。電壓繼電器按吸合電壓大小不同可分為過電壓繼電器和欠電壓繼電器。
1)過電壓繼電器
線圈在額定電壓時銜鐵不吸合,當線圈電壓高于額定電壓時銜鐵動作吸合,之后當電路電壓降低到繼電器釋放電壓時,銜鐵返回釋放狀態。過電壓繼電器的電壓釋放值低于動作值,吸合電壓的調節范圍為1.05~1.2UN。
2)欠電壓繼電器
線圈電壓低于額定電壓時銜鐵產生吸合動作,而當線圈電壓很低時,銜鐵才釋放。一般直流欠壓繼電器吸合電壓U0=0.3~0.5UN,釋放電壓Ux=0.07~0.2UN;交流電壓繼電器吸合電壓U0=0.6~0.85UN,釋放電壓Ux=0.1~0.35UN。
?2、電流繼電器
電流繼電器的線圈稱為電流線圈,用來接收輸入的電流信號,當電流達到動作值時,電流繼電器動作,電流線圈在電路中與信號電流串聯。流過電流線圈的電流較大,又要求電流線圈產生的壓降盡可能小,所以電流線圈的匝數很少,一般幾匝到幾十匝,導線較粗,電阻很小。電流繼電器按吸合電流大小不同可分為過電流繼電器和欠電流繼電器。
1)過電流繼電器
正常工作時繼電器線圈中流過負載電流,即使是額定負載電流,銜鐵也不吸合。當負載電流比額定電流大一定值時,銜鐵吸合帶動觸點動作。常用過電流繼電器做電路的過流保護,交流過電流繼電器吸合電流I0=1.1~3.5lN,直流過電流繼電器吸合電流I0=0.75~3IN。
2)欠電流繼電器
正常工作時流過電磁線圈的負載電流大于繼電器的吸合電流,銜鐵處于吸合狀態。當負載電流降低到繼電器釋放電流時,銜鐵釋放帶動觸點動作。在直流電路中,如果直流電動機勵磁回路斷線,將會發生直流電動機飛車的嚴重后果,因此必須用欠電流繼電器進行保護,而交流回路中沒有欠電流繼電器。
?3、中間繼電器
1)中間繼電器其實就是電磁式電壓繼電器,一般用來控制各種電磁線圈,所不同的是觸點的數量較多,結構小巧,反應靈敏。中間繼電器主要用來擴大觸頭數量及觸頭容量。
2)中間繼電器的電磁系統采用螺管式電磁鐵,線圈通電時,動鐵芯被吸向錐形擋鐵并帶動橫梁,使兩側的動觸頭支架向上運動,使觸點進行轉換。線圈斷電后,在反力彈簧作用下,動鐵芯和動觸點支架均恢復原位。
-
電路
+關注
關注
173文章
6026瀏覽量
175028 -
線圈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846瀏覽量
45427 -
控制回路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6瀏覽量
15799 -
控制繼電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86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