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石河子大學:研發電化學和電化學發光雙模式適配體傳感器!】
研究內容
交鏈孢酚(AOH)是絲狀真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常見于水果、蔬菜和糧食作物中。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對植物、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AOH的靈敏監測對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石河子大學洪成林和魏忠開發了一種利用雙功能納米材料聚苯二胺(PoPD)/Ru-Au的雙模適配體傳感器。該傳感器同時提供電化學(EC)和電化學發光(ECL)信號,可以極大地避免傳統單一信號的潛在假陽性,從而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實驗結果表明,AOH的EC檢測范圍為0.01-100 ng/mL,ECL檢測范圍為0.001-100 ng/mL,兩者都表現出優異的的線性關系。
研究要點
要點1.PoPD/Ru-Au中,PoPD具有良好的EC響應,增強Ru-Au的ECL行為。此外,Ru-Au表現出優異的ECL性能,有效激活K2S2O8以放大PoPD的EC響應。兩者的互補效應可以有效地放大最終的檢測信號。
要點2.PoPD/Ru-Au納米材料表現出優異的導電性,進一步增強了EC和ECL響應信號。實驗結果表明,AOH的EC檢測范圍為0.01-100 ng/mL,ECL檢測范圍為0.001-100 ng/mL,兩者都表現出優異的線性關系。
要點3.該方法不僅消除了對多個信號指示器的復雜組合的需要,而且還擴展了傳感器的檢測范圍,提高了靈敏度,并降低了檢測極限。
研究圖文
圖1.用于AOH檢測的雙模適配體傳感器的示意圖。
圖2.(A)PoPD、(B)Au NPs、(C)Ru-Au NPs和(D)PoPD/Ru-Au NP的HRTEM。(E-H)Ru-Au NP的映射測試。(I)Au NPs的Zeta電位測試。(J)Ru-Au納米顆粒的EDS。(K)Au NP、Ru(bpy)32+和Ru-Au NP的紫外-可見光譜。(L)Ru-Au NPs、PoPD和PoPD/Ru-Au NP的FT-IR光譜。
圖3.(A)Ru-Au的XRD。(B-D)Ru-Au的XPS高分辨率光譜。(E)PoPD和PoPD/Ru-Au的電導率測試。(F,G)通過紫外-可見光譜法測定PoPD和PoPD/Ru-Au的帶隙能量。(H,I)PoPD和PoPD/Ru-Au的CV曲線和EIS。
圖4.(A,B)PoPD/Ru-Au NPs的響應信號穩定性和循環穩定性。(C)驗證DPV和ECL測試的可重復性。(D)PoPD/Ru-Au納米顆粒的發光穩定性。(E,F)電化學發光的掃描速率和激發電位范圍的優化。(G-I)PoPD/Ru-Au NPs/GCE的電活性表面積和表面覆蓋率。
圖5. 適配體傳感器組裝過程的(A)CV和(B)EIS。(C)Ru-Au納米顆粒對電化學響應信號放大效應。(D)Ru-Au納米粒子對K2S2O8活性影響。(E)不同襯底材料的ECL強度。(F)通過CV曲線比較不同基質材料的氧化還原反應行為。(G)AOH檢測的電化學和電化學發光機制示意圖。
圖6. 電化學檢測性能。
圖7. 電化學發光檢測性能。
傳感動態
【秦川物聯上半年虧損擴大 研發投入同比增39.63%】
秦川物聯8月15日晚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3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13.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56.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61.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009.1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06.71%。
秦川物聯是專業從事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理論研究及其產品的開發、制造、銷售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物聯網智能燃氣表及其運行體系、IC卡智能燃氣表、物聯網智能水表等。
歸母凈利虧損擴大 多種費用支出增長
秦川物聯于2020年7月科創板上市,是四川第二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彼時擬募資逾4.75億元用于智能燃氣表研發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智能燃氣表腔體項目等。除流動資金補充已完成外,上述項目均處于建設中,并均擬于2023年年底進入可使用狀態。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除上市次年即2021年,營收與歸母凈利雙增外,此后營收與凈利指標出現走勢分化,且盈利能力與營利預期均不樂觀。
具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雙雙大幅度增長,分別達33.42%到和64.26%。此后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走勢出現分化,2021年同期營收漲幅開始收窄,但仍有1.53億元且漲幅為13.48%,當年同期歸母凈利為1686.58萬元,已有38.31%的下降幅度。2022年同期,在公司營收幾乎未有任何增長情況下(1.54億元),歸母凈利開始虧損615.73萬元,且大幅度下滑136.51%。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下降13.54%,歸母凈利虧損擴大至3456.8萬元,同比下降幅度至461.42%。
對于財務指標不容樂觀的原因,秦川物聯表示,主要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開拓難度加大;因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積極拓展市場,投資成立新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等,導致包括期間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在內的指標均同比大幅度增長。
報告期內,秦川物聯還涉及司法訴訟,公司依據相關會計準則計提了預計負債,使得營業外支出同比增長。
持續押注智能傳感器賽道
出于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盈利狀況不佳的原因,秦川物聯已于2022年6月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眉山秦川智能傳感器有限公司,切入智能傳感器賽道。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子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目前已實繳1.1億元,經營范圍為物聯網設備制造和電子元器件制造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秦川物聯研發投入一直不斷上漲,也符合其切入新賽道拓寬市場和營收的戰略規劃。今年報告期內,公司投入研發費用3185.19 萬元,占收入比重為23.93%。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幅分別為48%、63.39%、26.54%、39.63%。
而秦川物聯大筆投入的智能傳感器賽道為物聯網技術底層,主要應用場景為汽車、醫療保健、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秦川物聯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智能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以及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設等因素,都帶給了傳感器產業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信通院數據也顯示,2017-2021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從814.10 億元增長至約1113.4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14%,預計到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308.30億元。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秦川物聯除全資控股眉山秦川智能傳感器有限公司外,還持有山東鑫能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40%股權,但上述兩家公司目前均為虧損狀態。
此外,秦川物聯還持有工業云制造(四川)創新中心有限公司1.17%股權。股權穿透顯示,工業云制造(四川)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成員,是四川省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的承載主體。
【募資126億,華潤微子公司潤鵬半導體擬引入大基金二期等外部投資者】
華潤微子公司潤鵬半導體引入大基金二期等新股東。
8月15日,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華潤微,688396)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潤鵬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簡稱“潤鵬半導體”)擬增資擴股并引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二期”)等外部投資者。本次交易完成后,潤鵬半導體注冊資本將由24億元增加至150億元,募集部分資金以補充其資本金,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為126億元,對應注冊資本126億元。其中,公司本次擬增加投資25.75億元,所持有潤鵬半導體的股權比例將下降為33%。
公開信息顯示:潤鵬半導體于2022年6月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并于2023年2月完成首次增資擴股,新增注冊資本由華潤微科技(華潤微另一家子公司)認繳人民幣23億元用于“華潤微電子深圳300mm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深圳12吋線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部分,潤鵬半導體的注冊資本由人民幣1億元增加至人民幣24億元。
華潤微表示,截至目前,潤鵬半導體投資建設的深圳12吋線項目進度正常,人員逐步到位,資金投入大幅增加,除需公司自有資金補足外亟需引入外部投資者共同參與項目建設。本次交易擬引入主業關聯度高、協同效應強的戰略投資者,為深圳12吋線項目建設提供資金和產業資源支持,符合公司和潤鵬半導體的發展戰略需求。此前,用于深圳12吋線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部分的募集資金23億元已全部使用完畢。
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后,潤鵬半導體董事會席位將增至9名,公司通過子公司華潤微科技提名委派3名董事,公司在潤鵬半導體董事會席位將低于半數,進而可能會影響對其的最終控制權。
本輪增資擴股后,潤鵬半導體前五大股東分別是華潤微科技持股33%,大基金二期持股25%,中國國有企業機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深圳市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
潤鵬半導體的主要股東基本情況
華潤微的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及智能控制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銷售,以及提供開放式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制造服務。
華潤微2023年一季報營業收入為23.46億元,同比下降6.67%;歸母凈利潤3.8億元,同比下降38.59%。
【金壯龍會見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柯偉茂】
2023年8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北京會見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柯偉茂一行,就汽車產業節能減排、工業綠色發展、智能制造等議題進行交流。
金壯龍表示,霍尼韋爾在航空領域、智能制造、特性材料等領域與中國業界開展了良好合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全面推進制造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支持外資企業參與先進制造業發展,希望霍尼韋爾公司繼續扎根中國,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柯偉茂表示,中國是霍尼韋爾重要的研發、生產基地和市場,霍尼韋爾將在智能制造、節能減排技術等領域深化在華合作,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見。
【英特爾宣布放棄收購高塔半導體 支付3.53億美元分手費】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6日下午消息,英特爾宣布由于無法及時獲得合并協議所要求的監管批準,英特爾已與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達成一致,終止此前披露的收購協議。根據合并協議的條款,英特爾將向高塔支付3.53億美元的終止費。
2022年2月15日,英特爾宣布與高塔半導體達成最終收購協議。根據協議,英特爾將以每股53美元的現金收購高塔半導體,交易總價值約為54億美元。
對此,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我們的芯片代工計劃,對于充分釋放‘IDM 2.0’戰略的潛力至關重要。將來,我們會繼續推動公司戰略的各個方面。當前,我們正在很好地執行既定路線圖,到2025年重新獲得晶體管性能和功率性能的領先地位,與客戶和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合作并投資,以提供世界所需的制造能力。在此過程中,我們對高塔半導體敬佩有加,我們將繼續探索未來的合作機會。”
英特爾代工服務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Stuart Pann表示:“自2021年推出以來,英特爾代工服務(IFS)已經獲得了客戶和合作伙伴的青睞。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球第二大外部代工廠商,如今已取得重大進展。”
在過去的一年,英特爾代工服務確實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逾300%。
【韓國7月信息通信產業出口同比減少24.3%,連降13個月】
8月16日電 韓聯社報道,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16日公布的7月信息通信產業(ICT)進出口統計顯示,7月韓國ICT出口額為146.1億美元,同比減少24.3%,連續13個月同比下滑。
報道稱,韓國ICT出口額雖然連續13個月縮水,但減幅從年初超過30%收斂至30%以下。其中,芯片出口減幅33.7%,顯示器減少5.4%,手機減19.6%,電腦和周邊產品減少28%,通信器材減少21.1%。
報道提到,韓國芯片出口額上月為75.4億美元,連續12個月減少。其中,存儲芯片出口36億美元,減少41.7%,連減13個月。系統芯片出口34.7億美元,減少25.9%,連減7個月。
報道稱,按出口地區來看,韓國對日出口時隔10個月由降轉增,增幅為23.2%。對華、對越南、對美國、對歐盟的出口分別減少27.7%、18.6%、28.3%、24.9%。
此外,韓國7月ICT進口額為114.2億美元,同比減少13.7%,ICT貿易收支實現31.9億美元順差。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76瀏覽量
7672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gtek:電壓放大器在電化學傳感器測試中的作用是什么

【科普】電化學傳感器使用壽命影響因素

廣州醫科大學:研發基于金和MXene納米復合材料的電化學POCT傳感器

光譜電化學及其在微流體中的應用現狀與挑戰(上)
基于LMP91000在電化學傳感器電極故障檢測中的應用詳解
星碩傳感發布GDD4O2-25%VOL電化學氧氣傳感器
英國DDS推出小型封裝電化學氣體傳感器
印度齋浦爾馬拉維亞國家技術學院材料研究中心TrAC.:電化學傳感器在放射性核素全面檢測與分析中的應用進

安森美電化學傳感與無線傳輸解決方案助力遠程醫療

電化學氣體傳感器信號放大調試經驗
熱烈祝賀三郡科技電化學生物傳感電極芯片擴產能三億支
掃描速率對各體系的電化學行為有什么影響
電化學感知技術的新時代

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聚焦離子束制備高分辨率電化學-電致發光耦合雙極納米電極陣列傳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