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 Effect,PV),在太陽能電池內部PN 結上形成電位差,從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因此光伏電池是決定光伏發電效率的核心器件。
光伏電池中的最核心部分是 PN 結,作為光伏電池的基本結構單元,在P型(摻硼)半導體 和 N 型(摻磷)半導體的交界面形成。P 型半導體摻雜元素為硼,空穴作為多數載流子(多子) 主要參與導電,電子是少數載流子(少子);N 型半導體摻雜元素為磷,電子作為多子主要參與 導電,空穴是少子。
由于半導體內載流子濃度的差異,在 PN 結會形成一個由 N 指向 P 的內電場。當太陽光照射在半導體表面, PN 結附近的電子吸收能量變為移動的自由電子,同時在原來的位置形成空穴。自由電子受到內電場的作用會向 N 區漂移,同時對應空穴向 P 區漂移。當連接電池正負極形成閉合回路時,自由電子受到內電場的力從N 區經過導線向 P 區移動,在外電路產生電流。
根據半導體材料的不同,可以將太陽能電池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晶硅電池是研究最早、最先進入應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按照材料的形態可分為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其中單晶硅電池根據基體硅片摻雜不同又分為 P 型電池和 N 型電池。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單晶PERC電池即為P型單晶硅電池,而TOPCon、異質結、IBC 等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主要是指 N 型單晶硅電池。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01瀏覽量
237663 -
光伏電池
+關注
關注
5文章
269瀏覽量
33085 -
光伏發電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298瀏覽量
806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紅外光的基本原理
基于STM8的新型光伏控制器設計方案
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_光伏發電高壓并網原理_光伏發電電路圖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光伏發電并網系統的仿真實驗

光伏逆變器的基本原理

光伏逆變器的基本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