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日前,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推特上分享了對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看法。他寫道,當全球電動汽車行業走向成熟時,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躋身前五大品牌,每年交付超過1000萬輛汽車。
圖:雷軍推特雷軍認為,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制造門檻已經大大降低。3萬個零部件高度模塊化。電動汽車將是一種消費電子產品,其核心是智能化、軟件化和用戶體驗,汽車行業的本質將從機械演變為消費電子,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頭部企業。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每年交付1000萬臺的車企基本上就是行業龍頭了。不過目前排名第一、第二的豐田和大眾,主要還是以燃油車為主。在汽車行業占據數一數二的位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了,豐田和大眾,都經歷了幾十年的歷史積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于1937年,距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據介紹,豐田集團在世界各地擁有各種子公司就高達500多家,在全球范圍內有40多家工廠,世界員工人數超過28萬。大眾汽車集團成立于1938年,全球員工高達67萬人。當然,如今世界各國都在提倡節能減排,電動汽車的占比會越來越高,未來的情況會有所不同。不過電動車年銷量能達到1000萬輛,可想而知,應該也是全球領先的位置了。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全球電動車保有量將達到2500萬輛,以每月100萬輛的速度增加。其中,中國占總銷售額的46%,歐洲占34%,北美大約占15%。目前,在電動汽車的銷售方面,特斯拉和比亞迪占據領先位置。特斯拉年初至今已交付超90萬輛,最近一年內已交付121.7萬輛。比亞迪9月共銷售新能源車20.13萬輛,今年累計銷量達117.53萬輛,有望沖擊200萬輛。業界普遍認為,2030年將是全球電動車市場走向成熟的關鍵點。國際評級機構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突破3400萬輛。如果這個時候市場份額已經趨于集中化,前五大電動汽車品牌占據80%份額,那就是約為2700萬輛。從當前的進展情況來看,比亞迪、特斯拉很有可能會在這前五中占據一席之地。按小米雷軍的目標,每年銷售量達到1000萬輛,如果真能達成,那必然能居身前五之列,甚至超過特斯拉、比亞迪。不過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家普遍認為這種可能性較小。一是,從整體銷量來看,1000萬輛在前五中的占比接近40%,這應該算是絕對的龍頭了。二是從生產來看,小米未來幾年的擴產速度不一定跟得上。小米目前在建的工廠,2024年全部完工,產能為30萬輛。1000萬輛的需要34座這樣的工廠。

每年交付1000萬臺汽車是什么概念根據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數據,日本豐田是唯一一家年銷量突破1000萬的企業,達到1050萬。排名第二的是德國大眾,年銷量為888萬。第三、第四、第五依次是法國日本雷諾日產、韓國起亞、美國通用汽車,年銷量分別為768萬、687萬、600萬。

小米造車進展如何了小米最早于2021年3月宣布造車。根據當時小米集團的公告,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小米CEO雷軍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在團隊搭建上,小米已組建超過5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預計今年年底小米汽車團隊將超過600人。團隊專注于傳感器、芯片、仿真技術、高精度測繪、感知規控算法、工具鏈、高精定位、決策規劃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另外,小米的汽車業務還可以獲得公司內部其他部門的支持,如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和智能手機攝像頭等。今年8月,有消息稱,小米在自動駕駛領域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同時還通過全資并購以及對上下游企業的產業投資等方式,推進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中長期產業布局。據了解,小米已經投資了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縱目科技和幾何伙伴、以及智能停車平臺愛泊車,以彌補其在各領域的短板。小米自動駕駛技術也進入了測試階段。雷軍此前在演講中,還對外公開了自動駕駛技術路面測試實拍視頻,并宣稱“2024年小米將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小米汽車首臺工程車已于9月28日下線。另外有消息稱,汽車工廠將在今年年底前竣工。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當時一期計劃在2022年4月開工,二期項目計劃在2024年3月開工,工廠累計年產量將達30萬輛。按照計劃,小米首輛汽車將會在2024年下線并實現量產。
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不僅僅是小米,各家車企對于未來的期待都相當高。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2021年的股東大會期間表示,2030年將實現年銷售2000萬輛的目標。馬斯克還表示,有信心至少保持50%的交付量增長。今年10月,在宣布進入歐洲四國市場后,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蔚來將在2030年成為全球前五的車企。小米汽車面對的競爭對手很多,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還有小鵬、理想,以及各大入局電動車市場的傳統車企。雖然過去兩年小米的進展不算慢,但是相對其他企業來說,小米的入局都是較晚的。在早早入局的這些年里,不少企業已經在很多方面占據優勢,比如特斯拉,從整車制造到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再到汽車功率芯片、零部件等都實現了自研。整體而言,在電動車這個市場,小米將要面對的競爭可想而知。不過小米有它的優勢,比如上下游供應鏈整合能力,極強的網絡營銷能力等。只能說,未來會如何無從知曉,但是向著目標努力奮斗是必要的。

- 車載大屏產業鏈分析,主要玩家都有誰?
- 谷歌3D全息電話亭,顛覆現有視頻通話!宛如真人面對面
- 富士康Model B/V正式發布,ALL IN電動車代工,全產業鏈布局格局顯現
- 半導體TOP 10廠商股價集體腰斬,臺積電再傳危機信號
- 2026年交付!索尼造車終于塵埃落定,本田成代工廠
原文標題:小米汽車目標年出貨1000萬輛!要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71瀏覽量
147265 -
小米汽車
+關注
關注
1文章
343瀏覽量
6424
原文標題:小米汽車目標年出貨1000萬輛!要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東風汽車5月銷售20.6萬輛
三月銷量破萬。東風乘用車銷售1.8萬輛,同比增長31.2%。1-5月,東風汽車累計交付90.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31.8
2024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達到 640.7 萬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最新數據,2024 年我國汽車全年累計出口量達到 640.7 萬輛,同比增長 22.7%;出口金額達 1173.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5% 。
2024年上汽終端交付463.9萬輛
2024年12月,上汽集團整車批發銷量達48.3萬輛,終端交付量達50.6萬輛,月銷量環比實現六連漲,全年累計批發銷量達到401.3萬輛,終端交付量達到463.9
廣汽集團2024年汽車銷售達200.3萬輛
近日,廣汽集團發布產銷公告顯示,2024年12月全集團汽車銷量達28.3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9.3%和42.3%。全年累計銷量達200.3萬輛,其中出口12.7
廣汽集團2024年預計銷售汽車200萬輛
》。2024年,廣汽集團全年預計實現汽車產銷分別為191.2萬輛和200.3萬輛,2025年將努力挑戰15%的年度銷量增長
11月廣汽集團汽車銷量19.9萬輛
廣汽集團12月5日發布產銷快報,2024年11月全集團汽車銷量達19.9萬輛,環比增長7.1%。自主品牌雙子星月銷均突破4.2萬輛。1~11月全集團累計出口
小米上調全年電動汽車交付預期至13萬輛
小米集團近日再次上調了其全年電動汽車交付預期,計劃今年將交付130,000輛電動汽車。這一數字相較于之前宣布的12
比亞迪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近日,“智見未來”比亞迪2024年全球媒體中國行成功舉辦。來自巴西、墨西哥、智利、阿聯酋、沙特等13個國家的50余位國際媒體人士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參與了比亞迪成立30周年暨第
海微HIWAY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度1000萬輛
日前,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本次活動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隨著10余家車企的整車下線
豐田汽車計劃2030年前在華年產至少250萬輛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豐田汽車正醞釀一項重大擴產計劃,旨在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市場的產能規模。三名知情人士透露,豐田
中國新能源汽車2024年全年銷量有望達到1200萬輛
958.7萬輛和949.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高達31.6%。陳士華指出,今年9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量再度刷新記錄,預計今年1月至10月的累計銷量將達到10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