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
前段時間在知乎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C++單例模式不能直接全部使用 static變量和 static函數呢?如果全部使用 static的話,是不是也不會有多線程的問題了?而且“類型::方法”的訪問方式比起先getInstance()再訪問難道不是更加簡單清晰嗎?
(還是說是為了附和 “單例” 這樣一個字面上的意思)
//大概這個樣子
classSingleton{
public:
staticvoidon(){Singleton::isOn=true;}
staticvoidoff(){Singleton::isOn=false;}
staticboolstate(){returnSingleton::isOn;}
private:
staticboolisOn;
};
這可能是很多C++學習者都會有的疑惑,下面是我的回答。
正文
通過getInstance()
函數獲取單例對象,這種模式的關鍵之處不是在于強迫你用函數來獲取對象。關鍵之處是讓static對象定義在函數內部,變成局部static變量。看下這種實現方式的經典demo:
classSingleton{
public:
staticSingleton&getInstance(){
staticSingletoninst;
returninst;
}
Singleton(constSingleton&)=delete;
Singleton&operator=(constSingleton&)=delete;
//其他數據函數
//...
private:
Singleton(){...}
//其他數據成員
//...
};
學名是:Meyers' Singleton
。沒錯,也就是說這是Scott Meyers
最早提出來的C++單例模式的推薦寫法。
注意這種單例寫法需要C++11。因為是從C++11標準才開始規定 static變量是線程安全的。也就是說無需我們自己寫加鎖保護的代碼,編譯器能夠幫我們做到。
所以C++程序員們不要在讀完Java單例模式的資料之后,在C++程序中寫double check或volatile了!
如果是把 static對象定義成 Singleton的私有static成員變量,然后getInstance()
去返回這個成員即:
classSingleton{
public:
staticSingleton&getInstance(){
returninst;
}
Singleton(constSingleton&)=delete;
Singleton&operator=(constSingleton&)=delete;
//其他數據函數
//...
private:
Singleton(){...}
staticSingletoninst;
//其他數據成員
//...
};
SingletonSingleton::inst;
雖然它也是 先getInstance()
再訪問,但這種不是Meyers' Singleton
!
那么為什么Meyers推薦的是第一種的呢?
原因是這解決了一類重要問題,那就是static變量的初始化順序的問題。
C++只能保證在同一個文件中聲明的static變量的初始化順序與其變量聲明的順序一致。但是不能保證不同的文件中的static變量的初始化順序。
然后對于單例模式而言,不同的單例對象之間進行調用也是常見的場景。比如我有一個單例,存儲了程序啟動時加載的配置文件的內容。另外有一個單例,掌管著一個全局唯一的日志管理器。在日志管理初始化的時候,要通過配置文件的單例對象來獲取到某個配置項,實現日志打印。
這時候兩個單例在不同文件中各自實現,很有可能在日志管理器的單例使用配置文件單例的時候,配置文件的單例對象是沒有被初始化的。這個未初始化可能產生的風險指的是C++變量的未初始化,而不是說配置文件未加載的之類業務邏輯上的未初始化導致的問題。
而Meyers' Singleton
寫法中,單例對象是第一次訪問的時候(也就是第一次調用getInstance()
函數的時候)才初始化的,但也是恰恰因為如此,因而能保證如果沒有初始化,在該函數調用的時候,是能完成初始化的。所以先getInstance()
再訪問 這種形式的單例 其關鍵并不是在于這個形式。而是在于其內容,局部static變量能保證通過函數來獲取static變量的時候,該函數返回的對象是肯定完成了初始化的!
講到這,我們對Meyers' Singleton
的盲目鼓吹也需冷靜一下,因為C++同樣能保證所有文件內(非函數內)的static變量在main()函數開始運行之后肯定是都能做完初始化的。所以如果你是在main()函數運行之后,用日志管理器的單例訪問配置文件的單例,那么其實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就引出Meyers' Singleton
的第二個優勢,那就是當產生繼承的時候。如果出現繼承,這種寫法中:
classSingleton{
public:
staticvoidon(){Singleton::isOn=true;}
staticvoidoff(){Singleton::isOn=false;}
staticboolstate(){returnSingleton::isOn;}
private:
staticboolisOn;
};
classMonitor:publicSingleton{
public:
staticvoidaddBrightness(intval){brightness+=val;}
staticvoidsubBrightness(intval){brightness-=val;}
staticintgetBrightness(){returnbrightness;}
private:
staticintbrightness;
};
如果有子類繼承這一父類,來拓展成新的子類,比如Monitor顯示器類有開關狀態,同時擴展了一個亮度的成員。但是父子類的static成員變量是共享的,其isOn成員會有問題。
好吧,如果你說你的單例完全不會出現繼承的情況,是不是就不需要寫成Meyers' Singleton
?我只想說,如果你一定要強加這么多限定的話,那么這種設計模式的討論本身就沒有意義。就很像是在說:我自己能夠保證每個new出來的指針我都能delete掉它,所以我不需要RAII……
所謂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慣用法(idiom)這種老程序員的經驗之談都是讓你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你不懂其奧秘,但凡遵守了,就能避免掉很多潛在的問題。盡管這種問題并不能百分百發生。所以這倒沒必要去抬杠。
審核編輯 :李倩
-
函數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67瀏覽量
64049 -
C++
+關注
關注
22文章
2116瀏覽量
74712
原文標題:C++ 的單例模式為什么不直接全部使用 static,而是非要實例化一個對象?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Hub,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itop-3568開發板驅動開發指南-實驗程序的編寫
static在單片機中的妙用
在starvision2上移植FreeRTOS,objdump后發現static變量的地址是0,怎么解決?
AFE5801的static_PGA模式不能使用怎么解決?
AFE5801 TGC配置中采用Static PGA模式時細調增益配置的疑問求解
C語言如何處理函數的返回值
Spire.XLS for C++組件說明

使用ads1294發送RDATA指令,收到的static卻是40 00 00,是什么原因呢?
同樣是函數,在C和C++中有什么區別
C語言中申請的堆內存能不能自動釋放
C++新手容易犯的十個編程錯誤
C++中實現類似instanceof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