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稱有信心在年內將星艦送入軌道
在北京時間2月11上午的SpaceX星艦發布會上,SpaceX創始人和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在技術和監管障礙的雙重挑戰下,他依然有信心在今年將星艦送入軌道。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審查推遲了發射計劃,但SpaceX已經做好多手準備,甚至可以選擇遷移發射地點。
Leland點評:雖然SpaceX已經獲得了NASA的登月項目合同,但FAA的審查主要是對環境進行評估,再者星艦的硬件也還在加緊準備階段,但總的來說今年應該是比較樂觀的發射窗口。
此次發布會上,馬斯克并沒有公布過多原計劃之外的消息,但著重強調了星艦會進一步降低單次發射成本,畢竟要做到一天三次的發射目標,以目前的燒錢速度來看,即便是馬斯克也承受不起。SpaceX作為一家還沒有上市的公司,往往不會提到發射成本,馬斯克此次稱SpaceX的計劃就是在兩到三年內把成本降低至1000萬美元以內,這一省錢的理念也可以從星艦的硬件中看出。
星艦的六角形隔熱板是世界上最大的隔熱板,但SpaceX成功將其做到了較低的成本,而且可以重復使用。超重火箭目前搭載了29臺猛禽發動機,未來用上簡化后的第二代猛禽發動機后,會進一步增加到33臺,且可以做到一天一臺的生產速度,但馬斯克也強調了引擎在高溫下的融化問題仍有待解決。而海上降落平臺目前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優先級,星艦今年可能還是以陸地發射回收為主。
鋰硫電池關鍵技術突破,容量超普通鋰電池三倍
近期,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工程師們已經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據了解,他們利用一種硫的稀有化學相來防止破壞性化學反應,這使鋰硫電池更接近于商業用途。
該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的陰極,可以與已經在商業應用中的碳酸鹽電解質一起工作。該陰極由碳納米纖維制成,可以減緩多硫化物在醚電解質中的移動。經過一年的測試和4000次充放電循環,陰極保持穩定,科學家說,這相當于10年的常規使用。該團隊用這種負極制作的電池原型,可以提供標準鋰離子電池三倍的容量。
Simon點評:
鋰硫電池是以硫元素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最大的優勢是理論比容量與電池理論比能量比市場中廣泛使用的鈷酸鋰電池要高得多。并且單質硫在地球中的儲量比較豐富,而且對環境友好,具備價格低廉、幾乎無污染的特點。
盡管鋰硫電池具備如此多有點,但想要推廣使用,還面臨三大問題,一個是鋰多硫化物溶于電解液;第二個是硫作為不導電的物質,不利于電池的高倍率性能;三是硫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較大,可能導致電池損壞。
如今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的工程師提供的方案解決了硫化物溶于電解液以及不導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將使得鋰硫電池具備極佳的商業化。或許過幾年會就會發現,電動車中的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鋰電池將替換成鋰硫電池,并且在續航上有質的飛躍。
成本激增,2021光伏下游產業虧損嚴重
近期光伏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近期陸續披露,相比上游廠商的風光無限,下游電池、組件廠商成為虧損重災區。愛康科技全年營收不增反降,預虧1.95億元~3.9億元,扣非后虧損3.45億元~5.4億元;中來股份2020年還有接近1億元的凈利潤,而去年預虧2.2億元~2.8億元;東方日升預虧金額為3500萬元~5250萬元。
Anson點評:據有關媒體報道,導致光伏產業下游廠商業績由盈轉虧的最關鍵因素是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海運運費飆升這兩點原因。下游廠商夾在上游供應商與終端客戶之間,為了不侵害到客戶的利益保住市場份額,不得不在利潤這一方面進行取舍。
據了解,2021年光伏產業下游電池與組件廠商所用到的玻璃、硅膠、鋁片、硅片、電池片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得十分明顯,導致實際產出終端產品的市場價格漲幅跟不上原材料價格漲幅的速度。并且一些下游企業與終端客戶在原材料未漲價前就已經簽署了大批量的供貨訂單,原材料價格的漲幅已經超出了此前簽署訂單時可調整價格的預期。同時,由于上游供應商供應貨品成本的增加,以及國內疫情的反復,導致產線產能得不到完全的釋放,使得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
如今光伏產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經邁入了發展的黃金周期,隨著上游原材料廠商的擴產項目完工,屆時產能的釋放有望緩解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扭轉下游廠商營收虧損的局面。
中興7納米5G基站芯片 已經向臺積電下單
據外媒報道,中興通訊已委托臺積電以代工其自研的7納米5G基站主控芯片,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后續有望持續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2020年9月中興通訊副總裁、MKT及方案政企部總經理李暉就對外表示,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芯片上,中興自研的7nm芯片已實現市場商用,5nm也已經進入實驗階段。
Lily點評:早在2019年,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基于華為自主研發的ARM架構7nm工藝鯤鵬920處理器打造,重量降低的同時提供了芯片運算性能250%的提升,功耗也進一步降低。由于美國的制裁,華為無法與臺積電開展業務,這為中興通訊開辟了廣闊的領域。
中興通訊的目標是在服務器和基站領域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并且對臺積電的領先芯片節點也很感興趣,即該公司的 5nm 工藝。預估中興通訊7nm基站芯片訂單占臺積電營收比重約3%以內,盡管占比不大,若雙方合作持續并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仍將成為臺積電增長的新動能。
2021年半導體設備廠商凈利潤增長率TOP9,日本和美國各占4席
近期各大半導體設備廠商陸續公布了其2021年的利潤,根據公開的資料,東京電子、愛德萬、ASML、應用材料、KLA等9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均實現了同比利潤增長。整個行業因2021年旺盛的需求而沸騰,其中日本企業占了凈利潤增長率的前列。由于這些企業在日本國內的零部件采購比率較高和供應方不斷提高產能,設備的交付取得進展。利潤率也明顯改善。其中,SCREEN控股、東京電子、愛德萬、迪思科四家日本企業增長率靠前,KLA、應用材料、Lam Research、ASML及泰瑞達緊隨其后。后面的五家企業中,除了ASML,均為美國企業。
kevin點評:在利潤增長率方面,從9家企業凈利潤增長率的排名來看,前列均被日本企業占據,日本SCREEN控股和愛德萬(ADVANTEST)的利潤增長率超過2倍。各企業需要應付因市場擴大而增加的訂單,但日本企業通過第一時間確保零部件,順利地推進了生產和供貨。這帶來營業收入的增長,擴大了利潤。
另外,庫存管理也成為日本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日本企業存在為應對災害等不測事態而更多準備庫存的傾向。庫存將導致成本增加,平時將庫存控制在最小限度被認為更佳,但在供應鏈出現混亂的局面下,庫存產生了積極作用。
前段時間,市場還曾傳出半導體設備廠商由于缺少芯片,而無法按期給半導體廠商交付設備的新聞。可見半導體設備廠商也面臨缺芯的情況。不過,今年的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
在北京時間2月11上午的SpaceX星艦發布會上,SpaceX創始人和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在技術和監管障礙的雙重挑戰下,他依然有信心在今年將星艦送入軌道。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審查推遲了發射計劃,但SpaceX已經做好多手準備,甚至可以選擇遷移發射地點。
Leland點評:雖然SpaceX已經獲得了NASA的登月項目合同,但FAA的審查主要是對環境進行評估,再者星艦的硬件也還在加緊準備階段,但總的來說今年應該是比較樂觀的發射窗口。
此次發布會上,馬斯克并沒有公布過多原計劃之外的消息,但著重強調了星艦會進一步降低單次發射成本,畢竟要做到一天三次的發射目標,以目前的燒錢速度來看,即便是馬斯克也承受不起。SpaceX作為一家還沒有上市的公司,往往不會提到發射成本,馬斯克此次稱SpaceX的計劃就是在兩到三年內把成本降低至1000萬美元以內,這一省錢的理念也可以從星艦的硬件中看出。
星艦的六角形隔熱板是世界上最大的隔熱板,但SpaceX成功將其做到了較低的成本,而且可以重復使用。超重火箭目前搭載了29臺猛禽發動機,未來用上簡化后的第二代猛禽發動機后,會進一步增加到33臺,且可以做到一天一臺的生產速度,但馬斯克也強調了引擎在高溫下的融化問題仍有待解決。而海上降落平臺目前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優先級,星艦今年可能還是以陸地發射回收為主。
鋰硫電池關鍵技術突破,容量超普通鋰電池三倍
近期,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工程師們已經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據了解,他們利用一種硫的稀有化學相來防止破壞性化學反應,這使鋰硫電池更接近于商業用途。
該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的陰極,可以與已經在商業應用中的碳酸鹽電解質一起工作。該陰極由碳納米纖維制成,可以減緩多硫化物在醚電解質中的移動。經過一年的測試和4000次充放電循環,陰極保持穩定,科學家說,這相當于10年的常規使用。該團隊用這種負極制作的電池原型,可以提供標準鋰離子電池三倍的容量。
Simon點評:
鋰硫電池是以硫元素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最大的優勢是理論比容量與電池理論比能量比市場中廣泛使用的鈷酸鋰電池要高得多。并且單質硫在地球中的儲量比較豐富,而且對環境友好,具備價格低廉、幾乎無污染的特點。
盡管鋰硫電池具備如此多有點,但想要推廣使用,還面臨三大問題,一個是鋰多硫化物溶于電解液;第二個是硫作為不導電的物質,不利于電池的高倍率性能;三是硫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較大,可能導致電池損壞。
如今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的工程師提供的方案解決了硫化物溶于電解液以及不導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將使得鋰硫電池具備極佳的商業化。或許過幾年會就會發現,電動車中的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鋰電池將替換成鋰硫電池,并且在續航上有質的飛躍。
成本激增,2021光伏下游產業虧損嚴重
近期光伏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近期陸續披露,相比上游廠商的風光無限,下游電池、組件廠商成為虧損重災區。愛康科技全年營收不增反降,預虧1.95億元~3.9億元,扣非后虧損3.45億元~5.4億元;中來股份2020年還有接近1億元的凈利潤,而去年預虧2.2億元~2.8億元;東方日升預虧金額為3500萬元~5250萬元。
Anson點評:據有關媒體報道,導致光伏產業下游廠商業績由盈轉虧的最關鍵因素是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海運運費飆升這兩點原因。下游廠商夾在上游供應商與終端客戶之間,為了不侵害到客戶的利益保住市場份額,不得不在利潤這一方面進行取舍。
據了解,2021年光伏產業下游電池與組件廠商所用到的玻璃、硅膠、鋁片、硅片、電池片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得十分明顯,導致實際產出終端產品的市場價格漲幅跟不上原材料價格漲幅的速度。并且一些下游企業與終端客戶在原材料未漲價前就已經簽署了大批量的供貨訂單,原材料價格的漲幅已經超出了此前簽署訂單時可調整價格的預期。同時,由于上游供應商供應貨品成本的增加,以及國內疫情的反復,導致產線產能得不到完全的釋放,使得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
如今光伏產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經邁入了發展的黃金周期,隨著上游原材料廠商的擴產項目完工,屆時產能的釋放有望緩解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扭轉下游廠商營收虧損的局面。
中興7納米5G基站芯片 已經向臺積電下單
據外媒報道,中興通訊已委托臺積電以代工其自研的7納米5G基站主控芯片,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后續有望持續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2020年9月中興通訊副總裁、MKT及方案政企部總經理李暉就對外表示,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芯片上,中興自研的7nm芯片已實現市場商用,5nm也已經進入實驗階段。
Lily點評:早在2019年,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基于華為自主研發的ARM架構7nm工藝鯤鵬920處理器打造,重量降低的同時提供了芯片運算性能250%的提升,功耗也進一步降低。由于美國的制裁,華為無法與臺積電開展業務,這為中興通訊開辟了廣闊的領域。
中興通訊的目標是在服務器和基站領域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并且對臺積電的領先芯片節點也很感興趣,即該公司的 5nm 工藝。預估中興通訊7nm基站芯片訂單占臺積電營收比重約3%以內,盡管占比不大,若雙方合作持續并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仍將成為臺積電增長的新動能。
2021年半導體設備廠商凈利潤增長率TOP9,日本和美國各占4席
近期各大半導體設備廠商陸續公布了其2021年的利潤,根據公開的資料,東京電子、愛德萬、ASML、應用材料、KLA等9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均實現了同比利潤增長。整個行業因2021年旺盛的需求而沸騰,其中日本企業占了凈利潤增長率的前列。由于這些企業在日本國內的零部件采購比率較高和供應方不斷提高產能,設備的交付取得進展。利潤率也明顯改善。其中,SCREEN控股、東京電子、愛德萬、迪思科四家日本企業增長率靠前,KLA、應用材料、Lam Research、ASML及泰瑞達緊隨其后。后面的五家企業中,除了ASML,均為美國企業。
kevin點評:在利潤增長率方面,從9家企業凈利潤增長率的排名來看,前列均被日本企業占據,日本SCREEN控股和愛德萬(ADVANTEST)的利潤增長率超過2倍。各企業需要應付因市場擴大而增加的訂單,但日本企業通過第一時間確保零部件,順利地推進了生產和供貨。這帶來營業收入的增長,擴大了利潤。
另外,庫存管理也成為日本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日本企業存在為應對災害等不測事態而更多準備庫存的傾向。庫存將導致成本增加,平時將庫存控制在最小限度被認為更佳,但在供應鏈出現混亂的局面下,庫存產生了積極作用。
前段時間,市場還曾傳出半導體設備廠商由于缺少芯片,而無法按期給半導體廠商交付設備的新聞。可見半導體設備廠商也面臨缺芯的情況。不過,今年的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電池技術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18瀏覽量
49917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711瀏覽量
5697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王東海最新Nature Materials:全固態鋰硫電池新突破
研究背景 全固態鋰硫(Li-S)電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優異的安全性和長的循環壽命在下一代電池技術中展現出巨大潛力。然而,全固態Li-S

高通明年驍龍8 Elite 2芯片全數交由臺積電代工
芯片代工伙伴。上一次高通選擇三星代工,還要追溯到2021年的驍龍8第一代芯片,當時采用的是三星的4納米制程。 據悉,臺積
翱捷科技完成5G RedCap實驗室和外場關鍵技術驗證
近日,在IMT-2020(5G)推進組的指導下,翱捷科技攜手華為、中興通訊和諾基亞貝爾順利完成5G輕量化(RedCap)關鍵技術驗證,此次驗證基于翱捷科技全新推出的
谷歌Tensor G系列芯片代工轉向臺積電
近日,谷歌Tensor G4將成為該公司最后一款由三星代工的手機芯片。從明年的Tensor G5開始,谷歌將選擇臺積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我國5G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截至8月末,全國5G基站總數已突破400萬大關,達到404.2萬個,這一數字占據了移動基
今日看點丨谷歌明年將把Tensor G5生產轉移到臺積電;京東方推出新型OLED面板原型
智能手機 “Pixel 10”系列將搭載下一代移動應用處理器“Tensor G5”,預計將采用臺積電的3納米工藝生產。 ? 此前,谷歌委托三
發表于 09-14 11:10
?567次閱讀
臺積電2025年繼續漲價,5/3納米制程產品預計漲幅3~8%
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全球芯片制造巨頭臺積電已不僅限于2024年的價格調整策略,而是將漲價趨勢延續至2025年。近期,臺
谷歌Tensor G5芯片轉投臺積電3nm與InFO封裝
近日,業界傳出重大消息,谷歌手機的自研芯片Tensor G5計劃轉投臺積電的3nm制程,并引入臺
臺積電布局FOPLP技術,推動芯片封裝新變革
近日,業界傳來重要消息,臺積電已正式組建專注于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的團隊,并規劃建立小型試產線(mini line),標志著這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企業在芯片封裝
臺積電2納米工藝生產設備提前部署完成
臺灣半導體制造巨頭臺積電(TSMC)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再次得到強化,據投資銀行瑞銀集團(UB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