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又稱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航天器。一般來說,空間站大都在約400公里高度的軌道上運行,比如,我國的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目前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以及我們開始建造的中國空間站。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空間站為什么只“飛”400公里高?
大家都知道,航天發射是非常昂貴的。空間站飛往更高的軌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對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如果要把成噸的設備攜帶到較高的高度,一來沒有太大必要,二來成本也過于高昂。
實際上,大氣是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的,太空和地球大氣層之間并沒有明確、清晰的邊界。國際航空聯合會將100公里的高度定義為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即“卡門線”,卡門線之外的部分稱為太空。一般太空實驗所需要的接近真空的環境、無云層遮擋的望遠鏡觀測優勢、近乎無重力的實驗條件等,400公里高度都可以滿足。
這個高度設置,還考慮了航天員和空間站本身的安全問題。
在地球周圍有一個名為“范艾倫輻射帶”的空間區域,它大致分成1500~5000公里和13000~20000公里的高度范圍,在空間天氣擾動的時候還會向上、向下擴張。這一區域有能量非常高、密度也非常大的帶電粒子,對在其中飛行的飛行器傷害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地磁場本身不是對稱的,在南大西洋上方的地磁場形態導致這里的輻射帶高度比較低,在有擾動的時候可能只有1000公里左右的高度,空間站飛高了就很容易進入輻射帶,受到帶電粒子的傷害。
因此,綜合考量發射成本、觀測需求,以及航天員的健康和飛行器、儀器設備的安全等因素,科學家把空間站飛行的高度設定在400公里附近。
責任編輯:lq
-
航天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8瀏覽量
21131 -
飛行器
+關注
關注
13文章
735瀏覽量
46130 -
空間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5瀏覽量
15324
原文標題:空間站為啥只“飛”400公里高,高度設置有何考慮?
文章出處:【微信號:cas-ciomp,微信公眾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實現1.36公里外毫米級成像技術
北斗有源終端:打通應急通信‘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技術

比亞迪發布會:比亞迪超級e平臺,兆瓦閃充“1秒2公里”開啟油電同速

康尼新能源與汽車之家南京空間站達成戰略合作
蔚來輔助駕駛連續兩個月單月里程破1億公里
啟源芯動力打造晉冀綠色動脈:650公里長黃干線賦能新能源電動重卡的清潔運力

NASA將首次通過Twitch平臺直播國際空間站活動實況
磷酸鐵鋰電池續航300公里電動車大全詳細介紹/配置/價格 出行新選擇

智慧高鐵站的概念與優勢
飛凌嵌入式技術創新日(深圳站)精彩回顧
高鐵站客運樞紐IPTV電視系統-鹽城高鐵站西廣場IP電視系統應用淺析

嵌入式展演講 | 《如何實現以300公里/小時的速度創建3D城市地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