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太能看懂高通為什么一直不遺余力地發展毫米波技術,甚至在高通努力將5G毫米波推廣演進的過程中,還令世人生出了很多誤解:好好的5G的Sub-6頻段手機用著挺快的,為什么還吃力不討好地去研究難度重重的毫米波技術。以至于后來居然有了這樣的解釋:毫米波頻段是美國的,而Sub-6GHz厘米波頻段是中國的。何其謬也!,不管厘米波還是毫米波都是5G通信技術標準,由全球產業參與者共同制定。
確實,是我國5G商用部署的初期,Sub-6是我們主導的頻段資源。主要是為了先解決5G網絡的信號覆蓋問題,因為Sub-6是可以依靠4G網絡基礎設施,節約成本并提高5G網絡部署速度,能夠讓5G技術盡快投入實際應用,讓大多數消費者都能更早地用上5G網絡。
但是,同樣為5G標準的毫米波由于大帶寬優勢可以實現諸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慧工廠等工業級應用。具體來講,支持Sub-6GHz的基帶芯片下行速率為4.7Gbps,而支持毫米波的基帶芯片下行速率已經可以實現10Gbps的高速傳輸。例如,高通此前發布的第四代5G基帶及射頻系統驍龍X65,就在毫米波天線模組的支持下,首次實現了10Gbps的傳輸速率,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快的5G速度,能夠催生更多創新和使用場景。
高通能夠取得今天這樣在5G毫米波方面無人能及的突出成就,跟它對前沿技術的精準預判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很多廠商都在技術上相對成熟的厘米波頻段發力的時候,高通將自己的5G研發方向放在了毫米波頻段。當然這也不意味著高通放棄了Sub-6GHz厘米波頻段,只是厘米波頻段的研發對高通來說技術上沒有難度,輕而易舉就能實現,所以,它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毫米波難題的攻克上面。
眾所周知,毫米波這種電磁波穿透力很差,面對技術挑戰,高通給出了完整的5G毫米波解決方案。首先,高通借助5G NR技術實現毫米波的移動化,從而使毫米波在非視距移動環境中能夠更穩健地工作;同時,高通還通過先進的模擬波束成形技術以及窄波束成形克服損耗,此外,高通通過自適應波束導向與切換實現切換,以克服手部、身體和植被對毫米波的阻礙。
在高通將5G毫米波技術商用化的難題攻克以后,毫米波在全世界范圍內快速推廣開來。除了最早部署毫米波的美國,還有后續跟進的韓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等國家。當然,對于毫米波的建設,我國同樣也沒有停下腳步。
去年,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說明國家層面已經在倡導運營商為毫米波的商用做好準備,以便于未來的5G建設發展。而明年的北京冬奧會,作為唯一網絡運營商的聯通公司已經和高通達成合作,確定在賽事直播時候采用高通5G毫米波技術,為人們帶來更加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
隨著5G的演進,高通為什么從一開始就研發困難重重的毫米波技術這個問題,答案已經顯而易見。高通在毫米波技術上的前瞻性布局和執著的研發,讓我們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有機會領略到5G毫米波帶來的優越體驗。未來,5G毫米波帶給我們的還會更多,你做好準備了嗎?
fqj
-
高通
+關注
關注
77文章
7576瀏覽量
192468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61瀏覽量
65658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711瀏覽量
5697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走上自研之路,蘋果將推首款WiFi芯片與5G基帶芯片,不支持毫米波

二維氮化硼散熱膜 | 毫米波通訊透波絕緣散熱材料

ALN4000-10-3530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華為發布5G-A毫米波萬兆網絡
毫米波雷達信號的傳輸特性
5G毫米波市場蓬勃發展的因素
蘋果自研5G芯片獲重要進展,毫米波技術暫缺席
5G毫米波測試助力突破高頻段設備局限,實現高效外場測試

5G網絡毫米波支持的最大載波帶寬是多少?

愛立信與高通、Dronus共同完成使用5G毫米波無人機的制造與倉儲用例測試
Qorvo收購Anokiwave,以硅晶創新推動毫米波5G商業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