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線商店中的Cardboard VR紙板眼鏡已經無法購買了,如果你想要買一個作紀念的話,亞馬遜和eBay等渠道還有銷售,但很難設想未來這種紙糊的VR眼鏡會再次流行,它們達到了幫助傳播VR技術的目的,但產品本身還是最好留在過去。
Oculus被廣泛認為是現代虛擬現實技術的啟蒙者,但包括Google在內的其他幾家公司在我們今天的發展中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谷歌在近七年前推出了一款名為Cardboard的低成本虛擬現實眼鏡架,這款設備完全是由紙板構成的,人們可以將手機滑入鏡架前面的插槽中,從而用不多的錢創造出一個臨時的VR頭顯。
谷歌Cardboard在2016年促成了DayDream平臺的建立,但的歷程非常短暫,推出不到三年就停產了。
不久之后,這家搜索巨頭決定將Cardboard開源,Cardboard VR這種低成本方案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221瀏覽量
107388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65瀏覽量
151996 -
智能眼鏡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2瀏覽量
735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谷歌三星高通聯手!Android XR登場,智能眼鏡應用生態重塑
電子發燒友網(文/莫婷婷)當前,AI智能眼鏡市場持續發展,感受最深的要數Meta公司。Meta一方面受困于VR設備需求下滑,另一方面又受益于AI智能眼鏡需求的強勢增長。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行業集結:共同定制 RK3566 集成 AI 眼鏡的前沿 AR 方案
VR眼鏡的2個顯示屏?這是項目的關鍵,這里我們硬件通過HDMI轉成DP輸出,再陪搭配DP顯示即可實現,下面我們看一下原理圖: 龍訊LT6711A可以實現HDMI到DP輸出的轉換。 輸出部分采用標準typec
發表于 02-20 18:44
三星電子與谷歌聯手研發AR眼鏡
的Project Moohan頭顯設備。 據三星電子移動體驗(MX)事業部長盧泰文透露,公司正與谷歌展開深入合作,旨在進軍增強現實(AR)眼鏡市場。這一消息無疑為科技愛好者和行業觀察者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盧泰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自去年12月兩家公司
AI眼鏡形態席卷可穿戴市場!谷歌眼鏡幾次“流產”,將靠AI翻盤
技術前沿的谷歌,始終在尋找AI技術的最佳落地場景,可穿戴設備是其中一個目標。 ? 谷歌最近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是MR設備領域迎來多個進展,包括Project Astra將通過眼鏡原型設備進行測試


霍尼韋爾宣布與谷歌云達成合作
近日,霍尼韋爾(Honeywell)宣布與谷歌云(Google Cloud)達成合作,共同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mini引入工業領域。這一合作標志著霍尼韋爾在高科技和制造領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Meta在VR與AR領域的探索與挑戰
自Meta成功收購Oculus以來,它便開始在PC VR領域邁出堅實的步伐,并通過后續的Quest系列在輕量級移動VR市場中占據了領先地位。不僅如此,Meta還積極進軍智能眼鏡市場,推出了Ray-Ban系列智能
星紀魅族攜手博士眼鏡,共拓XR智能眼鏡新藍海
近日,科技巨頭星紀魅族與眼鏡行業佼佼者博士眼鏡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深度聚焦智能眼鏡領域,攜手推進星紀魅族XR品牌及其智能眼鏡產品的市場拓
高通與三星谷歌合作開發混合現實眼鏡
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合作動態:高通正攜手三星與谷歌,共同研發一款創新的混合現實眼鏡。這款眼鏡設計獨特,旨在與智能手機無縫連接
愛普生FA2012AN晶振適用于VR眼鏡應用
VR眼鏡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它能高科技發展,自然離不開芯片與晶振頻率器件的完美結合。但是不是還有很多朋友質疑VR眼鏡與晶振有什么關系??晶振在VR眼鏡中的作用?晶振作為使用最廣泛的時間和頻率

VR眼鏡和VR一體機的區別
身臨其境的體驗。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VR設備的種類也日益豐富,其中VR眼鏡和VR一體機是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兩種類型。 二、VR眼鏡與VR
vr眼鏡相當于多少寸的屏幕
VR眼鏡,即虛擬現實眼鏡,是一種通過頭戴式顯示器將虛擬世界呈現給用戶的設備。與傳統的屏幕不同,VR眼鏡提供了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用戶仿佛置身于虛擬世界中。而傳統屏幕,如電視、電腦顯示器、手機等,則是
谷歌I/O大會AI+AR眼鏡原型揭幕,Meta/微美全息加速引領AR消費生態新篇章
5月14日,一年一度谷歌(GOOG.US)2024 I/O大會如期召開。大會上,谷歌宣布了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和即將發布的產品,包括Gemini模型的廣泛升級、未來的人工智能助手“Astr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