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 月,印度 Larsen & Toubro 建筑公司在 Kanchipuram 測試基地用 3D 技術打印了一座混凝土住宅樓模型,占地面積 65 平方米。在打印過程中,該公司主要使用了丹麥公司 COBOD 的 3D 建筑打印機以及 L&T 內部開發的混凝土混合物。
顯然,該模型只是一種概念驗證。但這種住宅(如上圖所示)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事實上,與普通的 3D 打印技術相比,混凝土打印技術的難度更高。首先需要確保在打印過程中,混凝土都能夠流暢地流動,這樣才能順利進出打印機,不發生堵塞,其次,打印機中擠出的混凝土又要能夠快速硬化,變得足夠牢固,只有這樣才能承受后續層次的負荷,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基礎上,還需要實現這些層與層之間的充分粘結。
L&T 的高級執行副總裁 M.V. Satish 表示,“此外,3D 混凝土打印還需要克服在露天環境中(工作)的一系列挑戰,因為環境種的灰塵、濕度、水分、溫度等都是影響混凝土性能的變量,所以必須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控制。
換言之,若想開發出適宜的 3D 混凝土混合物,并盡量滿足團隊使用當地可用的建筑材料的需求,開發團隊需要進行大量的現場試驗來不斷加以完善。
Satish 指出,他們后來發現,在印刷過程中存在著另外一項挑戰 —— 整合水平和垂直的鋼筋。為應對這一挑戰,他們專門修改了打印頭,將鋼筋嵌入其中。
根據印度政府提出 Pradhan Mantri Awas Yojana – Gramin(PMAY-G)計劃,又名 “人人有房住” 計劃(Housing for All),當地政府的目標是在 2022 年為農村貧困人口建造 3000 萬套住房,這意味著在農村地區每年要建造住房 500 萬套。
Satish 認為,面對印度的住宅行業在建設規模與建設速度上的巨大需求,3D 打印一定是最合適的技術。
而且截止目前,L&T 已經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可行性,但是他們的原型還處于早期階段,尚不清楚如果進行大規模開發的話,具體需要耗費多少成本和多長時間。
Satish 認為這主要取決于各種因素,比如建筑配置、建筑復雜程度、墻壁尺寸、項目建設面積、一幢建筑的樓層或公寓數量等等。
雖然他們在 Kanchipuram 打印的模型符合印度的建筑規范,但 “仍然需要經過法定機構、研究機構等多方面的設計驗證過程。”
在世界的另一端,總部位于加州的 Mighty Buildings 公司已經向客戶交付了一系列 3D 打印建筑。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 Sam Ruben 介紹道,他們使用一種專有的熱固性復合材料,能夠有效合成石頭。他們打印出整個工作室,建筑面積達 350 平方英尺,然后將其直接放到建筑工地上,再接上(水、電等)到公共事業設備。而兩個這樣的工作室模型連接到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更大的房子。
據悉,在今年晚些時候,該公司將推出由 3D 打印面板制成的定制化住宅,面積更大,并且這些房屋將被運到建筑工地并在那里進行組裝。
盡管 Mighty Buildings 的大部分銷售訂單都是針對 C 端消費者的附屬住宅單元,但該公司希望能夠借機切入現有的建筑行業供應鏈,從而進入到 B2B 服務領域。
Ruben 稱:“對我們而言,專注于 3D打印和材料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能夠與(特定) 領域的專業開發商和建筑商開展合作。”
Ruben 指出,公司的愿景就是讓他們的生產工藝遍布到美國,乃至世界各個能夠找到合作伙伴,滿足其開拓需求的地區。
印度、美國兩家公司高管 Satish 和 Ruben 不約而同地表示,3D 打印有望徹底改變大規模建筑市場的發展現狀。
盡管與傳統技術相比,盡管與傳統技術相比,自動化 3D 打印建筑技術需要較高的資本投資,但其在安全性、建設速度、建設規模和設計復雜性等方面具備相應的優勢。
“我們如今的建筑業,使用的還是 100 年前的人們所熟悉的技術、設備和工具,” Ruben 揶揄道,“建筑業(幾乎)是最后一個沒有采用高新技術來提高生產率的行業了。”
原文標題:搬磚工人或將失業?3D打印住宅技術正在世界范圍內逐步擴張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7文章
3590瀏覽量
112469
原文標題:搬磚工人或將失業?3D打印住宅技術正在世界范圍內逐步擴張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答疑|3D打印能打印立體字母嗎?
3D打印技術,推動手板打樣從概念到成品的高效轉化
有源晶振在3D打印機應用方案
3D打印技術應用的未來
3D打印汽車零部件建模設計3D打印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