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統概述
區域智能管理平臺是貝爾物聯利用最新型的物聯網信息技術研發并推出的一套綜合性管理系統??蓪Σ┪镳^、學校、醫院、社區、科技園等特定區域,提供人員、物資的分布顯示、跟蹤定位、報警監控和綜合管理等服務功能,實現區域范圍內的安全保衛、資產防盜、考勤管理、訪客管理和禁區監控等,從而真正實現區域的智能化管理。
2 原理結構
圖 2.1系統原理圖
信息采集
相當于人體的神經系統,實現各種狀態信息的實時感知和傳輸匯集功能。系統按照實際需要,為人員和物品配備相應的標識卡;同時,在區域內的合理位置安裝信息采集設備,以實現各種狀態和身份信息的實時感知,并將各種感知信息發送到數據中心。
信息管理
可理解為人的大腦,能對各種感知的數據進行綜合管理和智能分析,并根據實際管理需要構建各種實時監控、智能報警和綜合管理等智能化區域管理手段。
3 系統功能
3.1 總體描述
位置和狀態監控
對區域內裝配電子標識卡的人員、車輛和物件的身份信息、實時位置、移動軌跡和實時狀態等,進行實時感知和全面監控。
視頻聯動
出現異常或突發情況時,系統將自動調取相應攝像頭畫面,上傳管理平臺系統,查看實時的監控視頻。同時,相應攝像設備也會自動開啟錄像功能。
多樣技術結合
系統以新一代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結合RFID射頻識別技術、視頻監控技術、3G通信技術等先進手段,為區域的日常監管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方案。
實時智能警示
根據系統中預設的管理規則,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系統可以立即通過報警窗口、聲光報警器、短信和視頻聯動等形式進行警示,并提供報警源定位和應急調度等功能。
3.2 應用功能
3.2.1 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主要指對區域內的資產進行狀態監控、跟蹤定位、防盜報警、資產盤點以及資產整體分布、管理等應用功能。
資產信息管理:對資產信息、負責人、存放位置,資產的增加方式、折舊、檢驗等信息管理;并支持用戶增加自定義屬性字段,和數據批量導入、導出和報表、打印。
資產申請:提供資產的借用、領用、報損、維修、出庫等申請、審批和記錄,并可對申請記錄導出、打印和統計分析。
檢驗管理:根據資產檢驗需求,進行資產檢驗周期提醒,并支持制定檢驗計劃和檢驗結果記錄。
資產盤點:根據盤點計劃進行資產盤點提醒,以及生產盤點單,并提供盤點資料整理、報表和導出、打印。(系統可支持通過基站自動盤點、手持機掃描條碼盤點、人工導入盤點數據)
出入庫管理:根據資產出入庫情況,實現監控并記錄資產出庫、入庫信息;并可手動記錄資產出入庫,以及對記錄導出、打印和統計分析。
設防/撤防:可設置設防規則,選擇設防的資產以及設防時間段等。
智能監控:通過集成的光敏卡、掛繩卡、磁阻卡等類型標識卡,對資產出現振動、移出或被取下防盜裝置、掛繩斷開、電池卸載、信號消失等異常情況,自動報警提醒、顯示報警詳情及位置。
定位分布:實時跟蹤定位各個資產位置,以及對其分布查詢。
軌跡記錄:自動記錄資產移動軌跡,并可用圖表查看或在地圖上回放歷史移動軌跡。
3.2.2 安保管理
安保管理是指針對安保人員的工作進行管理的系統模塊,可以實現安保管理的設定、工作的監督及人員的監控等功能。
排班管理:對安保工作的班次、站崗點、巡邏線路管理,以及站崗、巡邏排班和考勤規則設置。
工作監督:安保工作時,對未巡邏/站崗,站崗早退/遲到/離崗,巡邏次數不足、未按順序巡邏、巡邏漏點等異常情況自動報警提醒、顯示報警詳情及位置,實現安保工作監督。
人員監控:實時跟蹤各個安保人員位置,以及對其分布查詢。
軌跡分析:實時記錄安保人員的移動軌跡,可以用圖表查看或在地圖上回放歷史行走軌跡。
考勤記錄:自動對安保站崗和巡邏考勤進行記錄,并可對考勤記錄進行導出、打印和統計分析。
3.2.3 考勤管理
通過集成的基站、低頻定位器和標識卡,采用有源RFID技術實現遠距離非接觸的考勤管理。
排班管理:可設置上下班時間(支持考勤跨天的處理)和日期,以及遲到、早退、曠工設置。
請假/加班:通過請假/加班事項的申請、審批,或增加請假單/加班單,實現人員請假或加班管理,并自動對請假人員不進行考勤監控。
考勤補簽:針對人員忘帶卡、卡已損壞等造成考勤記錄異常情況,可提供手動考勤補簽功能。
考勤記錄:根據人員請假、加班、補簽信息,以及假期信息等,自動關聯考勤,生成考勤記錄;系統支持對考勤記錄的查詢、報表、導出和打印。
出勤監控:當出現人員遲到、早退、曠工等異常情況,系統可根據預設的管理規則和通知規則,自動以提示窗、短信等形式進行通知。
3.2.4 訪客管理
訪客管理主要通過向訪客發放臨時人員卡,并在系統中登記和綁定其身份證信息、拜訪對象信息等,可實現對訪客全程跟蹤和管理,出現異?;顒訉崟r警示。
訪客登記
通過集成的身份證閱讀器和物品拍照攝像頭,實現無需手動輸入快速獲取訪客信息,并可郵件或短信通知接待人,以及打印訪客憑條、發放臨時訪客卡。
現場實時拍照,對訪客攜帶的物品照片進行保存、管理。
系統可實時查看各個訪客的狀態,以及訪客進入禁區的授權管理。
提供黑名單管理,登記時可進行黑名單人員提醒。
訪客監控
卡片應用:為訪客發放一張臨時訪客卡,用于訪客身份識別和區域控制,簽離時交回。
定位跟蹤:可實時跟蹤訪客位置和查詢分布,實時記錄訪客移動位置并可回放軌跡。
訪客記錄:提供訪客歷史資料參閱、以及對訪客記錄的報表、打印和統計分析。
3.2.5 會議管理
會議管理功能主要可對會議信息、會議文件以及會議的現場考勤情況進行智能化的統一管理。會議考勤,可自動記錄出席會議的配卡人員情況。還可以對會議室使用情況監控,對會議進行考勤記錄等。
會議管理:提供會議室的預約、會議通知、會議文件發送,以及會議資料整理和歸檔等功能。
會議室監控:對區域范圍內的各個會議室的進行監控,可實時查看各個會議室的使用狀態(包括會議進行中、還是空閑或暫停使用),還可以查看會議詳細信息。
會議出勤監控:根據發布的會議,自動實時對參會人員進行考勤記錄。
實時監控并顯示準時參會人員、遲到人員、缺席人員、早退人員等,并提供請假記錄功能。
可根據實際情況,手動控制開始或結束會議。
對會議考勤記錄可進行查看、導出、打印和統計分析1
3.2.6 禁區管理
針對特定的安全、涉密或其它重要區域,通過對指定的人員、物件授權配置,實現智能識別及控制,對非法進入的可實時報警提醒。
3.2.7 協同管理
協同管理目標在于解決日常辦公頻繁出現的一般事項流程(如請假、報銷)審批、公文流轉及審批等人工流程,實現管理無紙化、自動化,提高辦公及人力效率。
協同工作:發起及處理已有流程的工作協同,包括發起事項,處理待辦事項,已發事項的催辦、撤銷和跟蹤等,以及已辦事項的取回等。
表單應用:制作流程需要用到的表單,以及根據其相關流程對表單進行權限分配,同時提供表單查詢管理功能。
流程管理:定義及編輯協同事項的流程步驟,綁定流程相關表單。
3.2.8 車輛管理
實現車輛的日常信息管理,以及提供對車輛進行跟蹤定位、整體分布和軌跡分析等監管功能。
信息管理:提供對車輛的出車、維修、規費、保養、違章、事故、年檢、保險等信息管理,以及數據的導出、報表和統計分析。
軌跡回放:對車輛的歷史移動軌跡數據,可用圖表查看,或在地圖上以動畫形式回放軌跡。
實時監控:對車輛進行分布查詢、跟蹤定位。
定位分布:實時跟蹤定位各個車輛位置,以及對其分布查詢。
3.2.9 停車場管理
通過集成的車位卡、地磁套件和車位鎖等,實時采集車輛出入記錄、場內位置,實現車輛出入和場內車輛的動態和靜態管理,以及收費賬務管理、車道設備控制等。
車位預約:根據停車場實時的車位停放和預約情況,進行車位預約或解除預約。
反向尋車:根據車牌號碼進行反向尋車,確定車輛停放位置。
停車場監控:實時監控各個停車場的車位停放情況,獲取總車位、已停車位、可停車位等信息。
出入口自動扣費:當車輛經過停車場出入口閘門時,顯示車輛收費信息,并自動結賬以及支持臨時收費結賬,收費員可通過系統控制出入口閘門的升降。
3.2.10 報警提醒和處理
當系統監控到異常狀況(資產狀態異常、安報考勤異常、非法進入禁區等),提供各種報警提醒方式及處理功能。
報警提醒
網頁提醒:實時彈出報警窗口并開啟網頁報警聲音,其中報警窗口顯示報警的時間、類型和詳情等。
視頻聯動:實時彈出報警源附近的監控視頻,且顯示報警詳情。
聲光報警:當監控到異常情況,實時啟動聲光報警器,進行聲音和燈光報警通知。
短信提醒:實時將報警詳情發送到相關人員中,如自動將資產異常信息發送到資產管理員。
報警處理:提供報警源位置定位、報警詳情查看,以及報警處理記錄使其停止報警。
3.3 輔助功能
3.3.1 基礎數據
基礎數據管理是記錄所有需要錄入系統的人員或物件等基本信息資料的模塊,主要對人員、資產、標識卡、建筑、基站、定位器、車輛和攝像頭等信息管理。
3.3.2 系統維護
對系統中所有基礎設置,如組織機構、用戶、角色、地圖、報警參數等進行設置管理,通過設定這些基礎設置數據,才能保證系統其它功能的實現。
3.3.3 站內郵件
站內郵件為系統用戶提供寫信和收信的功能,通過郵件功能可以向系統的相關人員發送郵件文件和附件信息,方便系統用戶的溝通。同時,可自動接收系統的訪客通知、會議通知等郵件信息。
3.3.4 系統控制
安全管理
提供多級權限控制,靈活區分不同角色用戶的功能權限、數據權限,分別執行不同操作,并動態記錄系統運行日志。
授權管理
本系統產品分為試用版和正式版,用戶可通過導入文件、輸入驗證碼或遠程驗證賦予授權激活產品。試用版本產品可正常使用系統各個功能,但在用戶數量、標識卡數量、使用次數和使用期限上有限制。
3.4 擴展功能
3.4.1 遠程電源
通過對電源的接入,用戶可通過網絡遠程控制電源的開關,實現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對設備的電源開關進行操作。
3.4.2 車輛智能監控
在汽車上裝配專用的車輛智能監控設備,乘車人員佩戴標識卡,通過車輛智能監管系統實現汽車位置定位跟蹤、車內視頻實時監控,乘車人員識別和智能管理、行車狀況實時監控等全方位車輛監管功能,以及車內一鍵呼救功能。
3.4.3 食堂智能監管
通過對人員的智能識別,建立健全的食堂準入機制。為食品分批發放電子標簽,實現食品溯源管理。結合有害氣體傳感設備,實時檢測食堂有害氣體濃度,保障食堂和食品安全。
4 系統運行環境配置要求
4.1 服務端環境
(一) 服務器配置(參考要求)
外形:建議使用機架式服務器
處理器:四核處理器或以上
內存:≥4GB ECC DDR3 1066MHz(2G*2配置),最大支持≥8個內存插槽
存儲:250G SSD固態硬盤或以上
網卡:主板集成雙千兆自適應網卡,支持網絡喚醒、網絡冗余、負載均衡等功能
配件:USB 鼠標、標準鍵盤
說明:
數量:至少2臺,具體數量可根據實際進行調整。
功能:服務器應用于部署內存數據庫、磁盤數據庫、JMS消息對列中心,采集系統、采集解析系統,報警分析處理系統,同步系統、WEB系統、視頻服務系統、短信服務系統等。
用戶也可選擇使用代理服務器,無需自己配備服務器。(不推薦使用代理服務器)
(二) 支持的操作系統
Windows Server 2003/2008
redhat enterprise 6
CentOS 6.2
(三) 支持的數據庫
oracle 10g/11g
4.2 客戶端環境
(一) 計算機配置(參考要求)
處理器:Intel P4 2.0G Hz或以上,建議使用雙核
內存:2GB內存或以上
存儲:100G硬盤或以上
聲卡:2.1聲道聲卡或以上
顯示器:17寸顯示器或以上
網卡:100Mbps以太網卡以上
配件:USB 鼠標、標準鍵盤
說明:至少需要配置1臺計算機,用于平臺系統的基本操作、綜合監管和報警處理等,以及后臺系統的管理操作。
(二) 運行環境
操作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及以上版本
建議: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
輔助軟件:Internet Explorer 8.0及以上版本的Web瀏覽器
網絡:2Mbps寬帶接入
5 硬件設備及工程施工
5.1 硬件設備
5.1.1 標識卡
定時發射自身標識信息
內置供電電池
可同時實現遠程與近距離讀寫功能
資產類標識卡具備防撕功能、物體狀態感應功能
5.1.2 信號收發器
實時采集標識卡發射的信息
具有識別距離遠、靈敏度高、識別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
內配有備用電池,支持斷電工作模式
5.1.3 定位器
實時采集標識卡發射的信息
具有識別距離遠、靈敏度高、識別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
內配有備用電池,支持斷電工作模式
5.1.4 停車場設備
1 停車場的車位智能鎖定
2 停車場的車位檢測
3 停車場的車位指示
5.1.5 視頻監控設備
1 與計算機終端或其他設備連接用于視頻監控工作
2 支持以太網、WIFI、3G等數字視頻傳輸方式,可監控并記錄圖像
5.1.6 其它應用設備
1 用于讀取居民身份證信息
2 通過網絡實現遠距離電源管理及控制
3 與涉密U盤配合使用,為涉密U盤提供授權信號
3.1 可與不同的U盤進行綁定,調節授權范圍的大小
4 可用來收發短信的設備
4.1 與平臺系統軟件集成,實現短信收發的功能
5.2 工程施工
5.2.1 系統拓撲圖
5.2.2 布線及安裝說明
信號網關電氣連接
接入220V不間斷線路,經電源適配器轉換為12V直流工作電壓,為基站設備供電?;緝炔坎⒙撚?2V蓄電池,以備意外停電時為信號網關提供電源。如下圖所示:
圖2 接線示意圖
信號網關通信連接
有線信號網關:通過網線將信號網關的RJ45接口與室內校園以太網接口連接,信號網關數據經校園以太網發往采集服務器,采用該信號傳輸方式,要求有線以太網穩定、暢通,網絡延時及網絡丟包率低。
無線信號網關:無需提供網線連接,信號網關數據直接經通信模塊發往數據中心。采用無線信號網關需要提供固定IP的網絡專線。
信號網關安裝
將信號網關放置于室內天花之上,或者使用螺絲固定于墻體合適位置。
其他設備
工控機
圖 2工控機
工控機在系統里是作為有線信號網關的采集服務器使用,在接收到信號網關上傳的數據,經過初步的處理,再將數據發給數據中心(數據庫服務器)。
工控機根據現場的環境,可以簡易安裝在合適的機柜里。
短信機
圖4
短信機,其實是一種用來收發短信的設備,他和我們用的手機一樣,需要手機SIM卡的支持,通過(USB或者串口、網口)數據線與數據庫相連,在系統中實現短信收發的功能,如學生進出校門的通知、校園監控設備的異常報警、會議通知等。短信機根據現場的環境,可以簡易安裝在合適的機柜里。
6 系統特點
實時智能監控
采用物聯網智能傳感技術,實現對區域內異?;蛲话l情況進行實時感知、智能判別、視頻聯動、智能警示等。
綜合化管理
整合RFID射頻識別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和3G通信技術等先進手段,實現對區域的整體管理和監控。
兼容性和個性化設計
系統可最大限度兼容用戶原有系統,可根據需求配置功能模塊和硬件設備,避免資源浪費。
責任編輯:gt
-
射頻識別
+關注
關注
8文章
587瀏覽量
39359 -
監控
+關注
關注
6文章
2296瀏覽量
56263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7文章
45794瀏覽量
3871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