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醫院,也能隨時隨地獲取身體數據,以更便捷的方式獲取實時心率、血壓飽和度、血壓;聯動手機獲取消息提醒,就算手機不在身邊也能不錯過任何一通電話、一條微信;外出跑步忠實記錄移動軌跡,合理給出配速建議……2012年因谷歌眼鏡的亮相被稱作“智能可穿戴設備元年”,短短八年時間,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正憑借著其獨有的功能,逐漸普及成為廣受青睞的小型化個人終端。
根據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9年第四季度》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761萬臺,同比增長25.2%。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227萬臺,同比增長22.1%,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534萬臺,同比增長40.0%。2019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9924萬臺,同比增長37.1%。
再看2020年,盡管上半年COVID-19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影響,但2020年上半年仍取得了積極成果。盡管供應商縮減了生產規模并隔離了最終用戶,但對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仍保持穩定。市場對可聽設備的需求接近創紀錄的水平,這足以抵消對手表和腕帶的需求略有下降。2020年下半年將繼續保持這一趨勢,隨著來自多家供應商的新產品(包括聽覺設備,手表和腕帶)的推出,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有望達到近4億部。
智能可穿戴設備如此火熱的局面,離不開消費者、時局與廠商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便攜、智能的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本次新冠疫情爆發后,也使更多消費者更加關心健康和免疫力問題,從而轉向關注帶醫用效果的可穿戴設備;在廠商方面,不僅有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終端大廠入局,還有眾多小廠活躍其中,更有上游廠商提供技術支持。在本次2020年首屆慕尼黑華南電子展中,便有不少相關廠商參展,通過現場產品以及解決方案演示,為觀眾直觀展示智能可穿戴設備中涌現的新技術與升級。
打造低功耗穩定傳輸方案,藍牙助力可穿戴設備智聯未來
在現有的技術方案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小型化與多功能化無法共存,可穿戴設備依然更多的作為智能手機的輔助以及功能衍生,從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中采集到的數據需要傳輸到手機中借助APP進行更好的統計展示,TWS耳機所接收到的音樂也需要來自手機的播放……與智能手機、個人電腦之間進行數據互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可靠、低延時的連接方式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關鍵所在,現有的大部分可穿戴設備依然是基于藍牙連接。
自上世紀末誕生以來,藍牙(Bluetooth)這項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已經經歷了20年的技術積累,廣泛用于音頻傳輸、數據傳輸、位置服務、設備網絡等領域,并隨著物聯網市場的爆發呈現出巨量增長,從無線音頻傳輸到可穿戴設備,從智能家居到位置服務,從數據傳輸到設備聯網,藍牙技術應用都爆發出了勃勃生機。藍牙技術聯盟預測到2024年,藍牙設備年出貨量將達到62億。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0年慕尼黑華南電子展現場論壇之一的藍牙生態峰會上,來自Bluetooth SIG、Dialog Semiconductor、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等多個廠商的相關負責人就聯袂帶來了藍牙技術在當下市場需求的發展講解,展示了藍牙技術發展新機遇。
藍牙技術的發展至今,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技術備受矚目。低功耗藍牙在2.4 GHz ISM頻段中運行,具有高達1.4 Mbps的應用吞吐量、廣達1,000米的應用范圍,且可最大限度降低功耗。英國芯片設計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所提供的藍牙IP——Ensigma,專為注重功耗的應用而設計。Ensigma藍牙IP利用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處理技術來提供最低的有功和空閑功率,從而延長了系統電池壽命,同時保持了一致的連接性。同時,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還一并提供Ensigma藍牙解決方案,結合Ensigma藍牙IP與基于IEEE 802.15.4的技術,具有集成的RF和基帶。它具有最佳的射頻性能和先進的省電功能,非常適合低功耗電池供電的應用,廣泛用于物聯網(IoT)和可穿戴設備等低功耗市場。
近年來,頻繁在可穿戴設備發布會中被提及的國內廠商匯頂科技在低功耗藍牙方面也頗有建樹,匯頂科技推出的單模低功耗藍牙系統級(SoC)GR551x系列芯片支持Bluetooth 5.1,內置ARM Cortex-M4F 32位微處理器,支持浮點運算,并具有片內DC-DC轉換器、片內I/O LDO提供I/O電壓并支持為外部器件供電,Ultra Deep Sleep模式下電流典型值0.65 μA。僅為可以配置為廣播者(Broadcaster)、觀察者(Observer)、外圍設備(Peripheral)和中央設備(Central),并支持上述各種角色的組合應用,在物聯網和智能穿戴設備領域同樣應用廣泛。
此外,上海橙群微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工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等廠商也都在本次華南展中亮相,并帶來了藍牙通信新方案。
INPLAY的NanoBeacon Soc
瞄準長時間續航應用,構建多功能超低功耗MCU
對于智能可穿戴設備而言,如何實現設備的低功耗特性、便攜性以及穩定性仍然是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處理核心,MCU(微控制單元)可以充分滿足大多數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此外,最新MCU可在單個芯片中集成大部分功能,這對降低可穿戴設備的整體尺寸和BOM成本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MCU直接決定了設備的整體性能。因此,采用超低功耗MCU可有效延長續航時間,打造消費者市場重要賣點。
國內專注于MCU產品與應用方案的領先供應商靈動微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推出的MM32L系列MCU專注于打造超低功耗與安全應用,MM32L系列MCU使用高性能的ARM Cortex-M0 為內核的 32 位微控制器, 最高工作頻率可達48MHz,內置高速存儲器,豐富的增強型I/O 端口和外設連接到外部總線。MM32L0X2 產品系列工作電壓為2.0V ~ 5.5V,工作溫度范圍包含-40℃~+85℃ 常規型和-40℃~+105℃ 擴展型,多種省電工作模式保證低功耗應用的要求。
靈動微電子MM32系列產品線
另外一家老牌半導體制造商意法半導體(ST)在MCU領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根據IHS 的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ST MCU(不含汽車和安全MCU)的全球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其通用加汽車MCU在中國的出貨量更是高居第一,領先于排名第二的NXP。意法半導體在今年推出的STM32L4+微控制器集成最低的存儲容量512KB的閃存和320KB的SRAM,提供緊湊的10mmx10mm 64引腳和7mmx7mm 48引腳兩種封裝選擇,可適用于多種可穿戴設備的外觀尺寸。新STM32L4+MCU有7個主要低功耗模式,使設計人員能夠更加靈活地管理功耗和喚醒時間,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需求。這些產品同時還支持FlexPowerControl高能效任務處理技術,以及在CPU在停止時仍繼續高能效采集數據的批處理模式,為進一步延長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續航時間帶來了無限遐想。
慕尼黑華南電子展意法半導體展臺
作為可穿戴設備的另外一個核心,傳感器也是重中之重。一款成熟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中往往內置了多個不同類型傳感器,以常見的智能手表為例,有加速度計、陀螺儀等運動傳感器來實現運動監測、導航功能;有血壓傳感器、心電傳感器等生物型傳感器來實現醫療健康功能;還有紫外線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環境性傳感器實現環境監測、天氣預報等功能……根據來自Grand View Research的市場報告,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約為1.5億美元;預計其將在2025年達到28.6億美元。
在眾多傳感器類型中,最受關于的莫過于用于醫療作用的傳感器。經本次新冠疫情后,體溫測量也是可穿戴設備的看重點之一。體溫測量方法可分為侵入式與非侵入式兩大類,日常測溫主要是非侵入式為主,又可分為接觸式與非接觸式。非接觸式主要以紅外熱電堆原理的耳溫槍或額溫槍為主,通過算法補償將皮膚溫度轉換為體溫,具有測量速度快的優點,但測量易受環境影響,精度有限。接觸式體溫測量傳統上以電子體溫計為主,一般通過腋下、口腔等方式測量,使用條件有一定限制。而可穿戴設備因為具有長期佩戴和與人體緊密接觸的兩個特點,雖然目前手臂或腕部的皮膚溫度還沒有嚴格準確的模型和算法換算到核心溫度,但通過對皮膚溫度的長期監測,可以提供相對精確的溫度變化,尤其是對于需要持續觀察體溫的特殊人群,通過該方式可以方便的實現實時體溫監測、異常報警等功能。
國內領先的信號鏈芯片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納芯微電子帶來的高精度雙引腳數字脈沖輸出溫度傳感器NST1001具有脈沖計數型數字輸出以及在寬溫度范圍內高精度的特性,可直接與MCU連接使用,保障測量精度的同時降低開銷。NST1001器件在–50°C 至150°C 的溫度范圍內支持±0.5°C 的最大精度,同時具有極高的分辨率(0.0625°C),無需借助系統校準或軟硬件補償。脈沖計數型數字接口設計用于直接連接GPIO 或比較器輸入,從而簡化硬件實施。簡單的雙引腳架構,適用使得NST1001器件可輕松轉換成雙線溫度探針,能夠較為準確的獲取到等價腋下溫度。
總結
從幾十年前極為小眾的極客設備,到現在逐漸普及化的時尚科技配飾,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市場需求量正在不斷增長,后疫情時代下,運動、健康和醫療成為可穿戴設備在移動場景功能的重要拓展方向。社會事件促進需求自然增長的同時,廠商對于需求的培養和引導也至關重要。不同可穿戴設備廠商之間的通力合作,必能引爆下一個市場增長點,人人都有可穿戴設備的智慧未來正向我們招手。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短短八年時間成長為年出貨4億部的巨量市場,這類產品的這些技術動態趨勢必須關注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e星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智能終端
+關注
關注
6文章
939瀏覽量
35395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3332瀏覽量
117371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47瀏覽量
168635
原文標題:短短八年時間成長為年出貨4億部的巨量市場,這類產品的這些技術動態趨勢必須關注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tronicaChina,微信公眾號:e星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約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展望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
固態鋰微型電池助力可穿戴設備電源方案突破

是德DSOX4024A示波器可穿戴設備信號測試
TRIZ理論解鎖可穿戴設備新體驗!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語音芯片賦能可穿戴設備:開啟個性化音頻新體驗


可穿戴設備存儲迭代!ePOP產品小型化,AI需求驅動數據處理提速

智能設備設計理念及其在小型醫療、可穿戴與娛樂設備中的開發應用
可穿戴設備論壇順利召開!看可穿戴設備如何撬動萬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