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蟑螂你會怎么辦?踩死還是趕走?
作為“宇宙最強”物種之一的蟑螂來說,你又了解多少?
據了解,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昆蟲類群之一,目前蟑螂大約有6000種左右,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
由于蟑螂生命力頑強,也就得到了“打不死的小強”稱號。
近日,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員在活體蟑螂的背部安上了電極、芯片、電池等設備,通過刺激蟑螂觸角的神經來控制其活動。
改造后的蟑螂可以運輸物品,變成顯示器或在紙上進行畫畫,在將來可能還會充當“輸入接口或音頻設備”。
據悉,研究人員通過對蟑螂腿部的自然三維動作進行分析,了解其行走動作順序后,通過設計好的電流刺激順序,刺激蟑螂從而精確改變蟑螂邁步頻率及調整步伐。
有研究人員還計劃將蟑螂開發出一個團隊,來更好的服務人類。
不得不說,日本研究人員的腦洞確實大,但應該也沒人愿意在家放這么多蟑螂,倒不如將它們放到人類去不了的危險環境進行工作。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091瀏覽量
435367 -
電極
+關注
關注
5文章
840瀏覽量
276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地物光譜儀如何幫助科學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遙感、生態、農業等研究領域,科學家們常常會提到一個工具: 地物光譜儀 。它看起來像一臺“測光的槍”,卻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隱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譜儀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學研究中

JBD助力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助的醫用AR 眼鏡開發項目
? 近日,JBD宣布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資助的戰略創意研究推進項目CREST中的醫用AR眼鏡開發項目提供微顯示模組產品。該項目由東京科學大學、三井化學等機構聯合推動,旨在利用超材料
發表于 02-05 17:48
?288次閱讀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研究,創新科研新范式。這一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院士領銜創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們探索AI與各學科交叉融合,為科研創新提速。為此,西湖大學在浪潮信息等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了傳統學科界限,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從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奧秘。同時,AI技術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研究范式,即數據驅動的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強調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推動科學
發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人工智能:科學研究的加速器
第一章清晰地闡述了人工智能作為科學研究工具的強大功能。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AI能夠處理和分析海量數據,發現傳統方法難以捕捉的模式和規律。這不
發表于 10-14 09:12
電極式傳感器如何控制水位的
電極式傳感器是一種利用電學原理來檢測水位的設備。它通過測量液體與電極之間的電阻或電導率來確定水位的高低。這種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環境監測等
科學家開發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光纖激光器的實驗裝置圖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了第一臺可在電磁光譜的可見光范圍內產生飛秒脈沖的光纖激光器,這種能產生超短、明亮可見波長脈沖的激光器可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材料加工等領域。通常產生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據新華社報道,我國科學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成功證實在鎳氧化物中具有壓力誘導的體超導電性,而且超導體積分數達到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人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學的科研團隊再次邁出了令人矚目的步伐。7月5日,該校宣布了一項革命性的成果——科學家們利用前沿的干細胞技術,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擬人類大腦的類腦器官,并創新性地將其與機器人系統通過先進的片上腦機接口技術緊密相連,開啟了人腦與機器深度融合的新紀元。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神經探針是一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的針狀電傳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機半導體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這種探測器不僅“身段”更柔軟,可貼合需要掃描物體的形狀,從而提高患者篩查的準確性,降低腫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療的風險,而且成本
科學家通過逐點優化實現光學相控陣校準
光學相控陣(OPA)是一種具有高指向性和偏轉效率的非機械波束控制裝置。由于其高分辨率、響應速度快、無慣性等優點,在激光雷達、自由空間光通信、多波束形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受制造水平的限制,結構

科學家開發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器
圣安德魯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經過長達數十年的努力,在緊湊型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激光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通信、醫學、測量、制造和測量等領域。它們用于在互聯網上傳輸信息,用于醫療,甚至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