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市場連續三月出現量額齊跌
據奧維云網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國內彩電市場報告,剛剛過去的Q3,中國彩電市場依然是量額齊跌。其中銷量990萬臺,同比下降6.4%,銷額261億元,同比下降7.4%。自6月增長之后,7-9月連續三月出現量額齊跌,市場整體表現持續萎靡。
對于Q3彩電市場持續“下滑”,奧維云網認為,除了疫情對市場消費造成了一定的抑制,上游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讓彩電產品的單價不斷拉升,也讓整個市場持續萎靡最為重要的“真兇”。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起上游液晶面板價格進入暴漲通道,10月65英寸液晶面板采購價210美元,對比今年年初增長22.8%,對比去年同期增長25.7%;55英寸面板價格對比年初增長51.9%,對比去年同期增長58.0%。
三季度面板需求增多,再加上北美、歐洲彩電市場恢復,海外地區特別是發達國家電視終端零售維持強勁,四季度LCD TV面板市場集結了旺季備貨、渠道補貨以及品牌新品備貨等多重需求。同時, 疊加IT等應用需求維持高位,全球LCD TV面板供應緊缺情況延續至四季度。
從整個全球彩電市場需求供給來看,液晶面板已經從原來的供大于求轉變成求大于供,這勢必會不斷讓液晶面板價格持續“拉升”,而液晶面板價格不斷走高,這也彩電產品的單價也要順勢“漲價”。
據悉,受成本上漲影響,多數品牌從今年9月就快速回調產品零售價,十一大促期間市場均價走高,大促價不降反升。以往價格戰激烈的線上市場價格回調更為迅速,十一大促線上均價2508元,同比增長23.0%,對比今年618 均價上漲540元,漲幅27.4%。線下均價4613元,同比增長7.6%。而最新的消息,進入11月創維等品牌還將開啟新一輪的全尺寸產品漲價潮。
認為,當下行業上游液晶面板價格和彩電終端價格,已經重回2019年初的水平——即半年之內漲價達到四分之一:彩電企業即便想打價格戰,也已經無能為力!這預示著彩電市場如上半年的“瘋狂低價橫行局面”在接下來Q4很難再出現,甚至在今年雙十一也不會出現618那樣“低價探底”。
618超低價局面在雙十一還會上演嗎?
對于618超低價局面是否能在雙十一上演?奧維云網方面認為,在成本制約下,幾乎沒有大規模興起價格戰的概率,大部分的理智型廠商恐怕不會再去發起“自殺式價格戰”。預計今年雙十一難以再現618超低價。
而從當下相關平臺預售數據來看,市場表現也相對比較“平靜”,沒有超低價拉動下,預計今年雙11也不能“上量”,而且也會出現“量額齊跌”的局面,其中線上銷量380萬臺,同比下降4.9%,銷額81億元,同比下降3.8%。
此外,面對新冠疫情和面板漲價兩波沖擊,整個彩電品牌格局也出現一些新“跡象”:那就是TOP5品牌集中度再度走高,一些中小品牌生存空間將進一步擠壓。
在今年前三季度,以小米、海信、創維、TCL等TOP5頭部品牌市場占比來到了65.9%,達到近3年市場占比新高。TOP6~10整體市場占比只有20.3%,而TOP10之外的品牌則更加被市場邊緣化,10~15名只有7%市場占有率。
TOP5品牌由于承受能力更好,應對手段更為豐富,在產品和技術結構調整上比較“迅速和到位”,特別向大屏和場景化細分市場調整轉移非常的“徹底”,很好的契合市場的需求。而一些TOP10之外依賴低價和細分市場的部分品牌,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壓。
由于雙11彩電市場貢獻降低,奧維云網預測,今年全年彩電市場低迷局勢基本已定。預計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4534萬臺,同比下降7.4%,銷額1165億元,同比下降14.9%。
后記:面對國內彩電市場全年走勢低迷局面已不可“逆轉”,面板全線大漲的局面下!彩電用價格換市場的方式,不要說“彩電存量市場結構中,沒有多少空間”,就連“降價的可行性”都已經不存在。
在如此局面下,彩電廠商需要全面反思,要干脆果斷放棄價格制勝的單邊策略,同時要堅決選擇推出高端化、優質化、差異化的品質型產品,真正在消費需求的升級點上做文章,這樣或許才會有機會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出頭”!
責任編輯:tzh
-
彩電
+關注
關注
3文章
524瀏覽量
45690 -
lcd
+關注
關注
34文章
4520瀏覽量
171504 -
液晶面板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83瀏覽量
404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禾賽科技2024年Q4及全年財報解讀 全年營收20.8億 全球行業唯一盈利

慧榮2024年全年營收大幅增長26%
英飛凌2025財年開局良好,上調全年業績展望
DRAM與NAND閃存市場低迷,DRAM現貨價格持續下滑

國內市場Mini LED電視滲透率強勁增長
小米上調全年電動汽車交付預期至13萬輛
MiniLED電視爆火,海信E7N成國補首選,AI畫質才是真“王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