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29 號,華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下稱車 BU),9 月 25 日,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車 BU 部門的員工總人數已經超過 4000 人,“去年我們提到的三個域控制器、三個操作系統 (HOS、AOS、VOS)都已經可以拿出來了。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去年 4 月份提出想做的事情、在做的事情,都能拿出實物或者展示出來。下一步,我們計劃到 2022 年初,把這些東西都裝上車。這是華為的節奏。”
徐直軍透露,今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投入超過 5 億美元,并且目前不考慮盈利的問題。“短期內根本沒有考慮過車BU部門的盈利問題。汽車產業是有規律的,我們對汽車產業有耐心。雖然投資是巨大的,但是我們看到這是個機會。如果我們抓住這個機會,未來為公司創造的收益是巨大的。”徐直軍表示。
華為多次強調自己 “不造車”,而是在行業中扮演供應商的角色。根據華為車 BU 提供的資料,華為車 BU 的定位是做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云服務等領域為車企提供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
9 月 25 日,華為在北京舉辦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論壇,華為介紹了其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云服務三個方面的進展和發展邏輯。華為汽車業務的主要布局,涵蓋了自動駕駛、車聯網、云服務等汽車行業未來最核心的競爭領域
9 月 26 日開幕的 2020 北京國際車展,華為公司又一次單獨設立了展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定位是面向智能聯網汽車提供以硬件產品為主的智能駕駛、座艙、電動和網聯,以及以軟件產品為主的智能云服務領域。從硬件產品來說,所涉及的芯片并不需要7nm甚至5nm這樣的高端芯片,14nm甚至28nm芯片都足以滿足需求。
如果華為的產業鏈受到制裁過于嚴重,并且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后續華為可能會從高端手機"降維"至汽車、OLED屏幕驅動等。在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余承東也層宣布,華為Hi-Car 已有 20 多家汽車廠商支持,已合作 150 款車,2021 年計劃預裝超過 500 萬臺。后續還有更多車型支持。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靜心科技、21 世紀經濟等,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9瀏覽量
256027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3093瀏覽量
1084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計劃融資5億美元
臺積電披露:在美國大虧 在大陸大賺 臺積電在美投資虧400億臺幣
2025年4月手機面板價格短期保持穩定
Marvell美滿宣布以25億美元現金向英飛凌出售汽車以太網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