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LC等工控系統上的標準配置,DI端口的功能特點我想也不需要在這里贅述。一般來說DI端口根據是否需要外接電源,分為有源、無源兩種;根據端口適用的電壓可分為高壓型(典型的如220VAC)和低壓型(24V等)。但是從電路的基本原理是幾乎都是相同的——使用光耦電路識別開關信號,一方面可以使內部電路與外部電路隔離,另外一方面也可借用光耦進行電平轉換。典型電路圖如下:
圖1
在大部分場景條件下,上圖的電路設計中是沒有問題的,在實驗室浪涌測試時也可以輕松通過正負2000的測試,但是如果現場更加復雜一點,干擾更大一點的時候能,這種設計是否可行呢,我們用測試情況來說明:
圖2
當DI端口浪涌等級上升至3000V時,DI端口出現誤動作——光耦被誤導通了。
黃色為原邊,綠色為副邊
圖3
其實我們只需要在原來電路上進行一點小小的改進就能顯著提高DI端口的抗干擾能力——在光耦的原邊并聯一個0.01uF的電容,進過測試改進后的DI電路浪涌測試可過3500V。
編輯:hfy
-
plc
+關注
關注
5029文章
13689瀏覽量
471837 -
工控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0瀏覽量
14893 -
光耦電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78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微機消諧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
如何提高 SG-8200CG 可編程晶振的抗干擾性能?

如何提高PCB電路板抗干擾的能力
GY10-F100-DL磁感應開關抗干擾能力強有什么影響
晶振的抗干擾設計:確保系統時鐘的穩定性
LM386在電源干擾嚴重的環境下,抗干擾能力不強,輸出較大,有什么可以替代的嘛?
如何通過增強抗干擾能力提高LoRa通信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