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紹
某升降門控制器應用在民用場合,需要滿足CISPR11 class B group 1限值要求,在做認證摸底測試時,電源端口傳導發射(CE)超標嚴重,研發人員整改三個星期無改善,因認證時間節點壓力,尋求幫助分析整改。
2.整改分析
2.1升降門控制器系統簡述
升降門控制器系統單相AC220V供電,經變壓器轉換成24V后,再經過24V電源板給DC電機供電,參見圖1。
(a)實物圖(打碼照)
(b)布局接線示意圖
圖1 升降門控制器系統示意圖
系統概述:
1)系統所有線纜均使用單根單芯非屏蔽線纜,LN和DC+-線纜無捆扎,無雙絞;
2)電源接口與濾波板間線纜約為20cm,濾波板與變壓器線纜約為15cm,變壓器與24V電源板約15cm,24V電源板與直流電機線纜約25cm;
3)升降門控制器系統采用非金屬機身,只有直流電機齒輪箱為金屬的結構地。電源接口PE線先接到結構地(長度約20cm),然后再接到濾波板上(長度約10cm);
4)直流電機線與輸入電源線平行鄰近走線,并行距離約15cm;
5)直流電機電極處進行10nf濾波,濾波板采用LC拓撲,L感量為30mH。
圖2 濾波拓撲與參數
以上狀態下的測試結果:
圖3 初掃描測試結果
有結果可知,基本上20MHz以下頻段全都超標,特別是2.4MHz和12MHz頻點超標15db以上。
2.2整改分析
升降門控制器研發人員已經將共模電感設計到30mH,感值較大。對于此類產品一般7-8mH共模電感已經完全足夠,明顯是濾波設計不合理。同時部件布局使得輸入電源線纜處于噪聲回流環路中,會產生場耦合,削弱濾波器作用,參見圖4示意圖。
圖4 近場耦合示意圖
主要的設計缺陷點:
1)濾波器布局沒有放置到電源輸入端口。
2)濾波器輸入線纜太長,且平行于輸出線纜走線,且處于噪聲環流中;
3)濾波器無機殼屏蔽,且接地線細而長,無法保證接地的可靠性;
4)24V電源板無接濾波設計。
針對上述分析,整改如下:
1)電感引起的諧振分析:
回路濾波電感30mH,共模濾波電容2*4.7nf,拆除濾波器后的線路共模分布電容3nf-5nf左右,全路徑通過諧振計算:
≈2.4MHz。
與測試諧振點對應上,說明2.4MHz左右頻點是因為電感值過大導致的,更換10mH電感后,結果如圖5,諧振點發生偏移,且幅值減小。
圖5 更換10mH電感測試結果
共模電感感量設計過大帶來的影響:
◎使得線圈繞制過密,分布電容增大使得頻譜特性變差;
◎容易使得磁芯飽和,為保證不飽和,需要使用更大的磁芯尺寸或采用氣隙設計;
◎有較大的壓降,且存在過熱的風險;
◎過密的線圈繞制,增加料本的同時,增加繞線工時,使得成本上升;
濾波參數設計,不能盲目追求感量越大越好,要有的放矢,否則會適得其反。
2)近場耦合分析:
有圖4示意圖可知,輸入電源線纜會遭受場耦合干擾。所以,將電源輸入線纜和濾波板遠離電機線,處理方法參見圖6 。
圖6 電源接口與濾波板遠離電機線
當電源接口與濾波板遠離干擾回流路徑時,15MHz以下頻段效果改善15db以上,參見圖7。
圖7電源接口與濾波板遠離電機線測試結果
濾波器的布局要靠近端口,且應就近可靠接地,同時要保證輸入輸出線纜分開走線,不能并行或捆扎在一起走線。
3)24V電源板濾波設計分析:
經過1)和2)步整改后,18MHz左右頻點依然超標,經排查此頻點為24V電源板產生。經過對24V電源板端口濾波分析發現,端口無濾波,使得18MHz左右的頻點噪聲路徑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流經LISN(路徑①和②),使得結果較差,示意圖參見圖8。
圖8 18MHz頻點噪聲回路示意圖
整改方法:
在24V電源板上輸入和輸出端口增加兩處4.7nf的共模濾波,在路徑①和②的基礎上,增加了③和④路徑,使得路徑①和②中的噪聲電流減弱,改善測試結果,噪聲路徑分析參見圖9所示,測試結果參見圖10。
圖9 加濾波后的噪聲路徑分析示意圖
圖10 24V電源板端口加濾波后結果
2.3落地設計分析
因結構已經開模,各部件布置和走線方式無法變更,且24v電源板內部電源為外購模塊,無法從源頭進行抑制,只能從路徑下手。在24V電源板輸入輸出端口加濾波的措施外,輸入電源接口到濾波器間線纜采用屏蔽線,同時濾波器采用屏蔽罩屏蔽,注意屏蔽線和屏蔽罩的可靠搭接。
落地設計濾波參數參見表1:
表1 落地設計濾波參數
屏蔽處理參見圖11所示:
(a)線纜及濾波屏蔽示意
(b)整改時銅箔屏蔽處理示意
圖11 屏蔽處理
設計落地后測試結果(采用屏蔽線和屏蔽罩代替銅箔等臨時處理手段):
圖12 設計落地測試結果
3.思考與啟示
1)共模電感的感量不能盲目增加,要有的放矢,否則會適得其反產生不必要的諧振;
2)部件布局與走線設計中,要避免輸入與輸出線的并行走線及噪聲環路的場耦合;
3)分析噪聲路徑,人為進行濾波路徑控制,減小流入LISN的噪聲信號;
4)非屏蔽電源線纜,應進行雙絞處理,減小環路面積;
5)場耦合可采用屏蔽進行抑制,注意搭接的可靠性;
6)濾波接地線纜盡量短,且線徑不小于功率線線徑。
7)系統化分析噪聲源與路徑,不能把端口濾波器作為唯一的整改手段,而拼命的加大濾波;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16933瀏覽量
182709 -
濾波器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8051瀏覽量
180836 -
電源接口
+關注
關注
0文章
65瀏覽量
186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