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微宣布,發射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這是我國北斗全球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待這顆衛星發射完以后,預計將會對外宣布全球系統的建成,提供北斗所有的服務。
然而衛星除了導航定位功能以為,在通信方面也有巨大的應用場景,今年4月,我國已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圍,上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所謂衛星互聯網,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具有廣覆蓋、低延時、寬帶化、低成本等特點。
據了解,衛星互聯網跟5G相比,衛星互聯網的總體建設和運營成本更低。小米董事長雷軍也認為:如果未來通信通過衛星覆蓋,建設成本要比5G基站低很多。“預計衛星互聯網將于5-10年內在國內成熟商用?!钡@并不意味著衛星互聯網可以取代5G。首先是帶寬問題,通信業有一句話,有線的資源是無限的,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衛星互聯網能提供的帶寬是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相反二者是互補的,衛星互聯網可以在消除網絡盲區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例如能夠為海洋、沙漠及山區偏遠地區等苛刻環境下鋪設難度大的區域提供全覆蓋服務。
隨著太空空間探索的逐步深入,國內外就衛星互聯網紛紛展開部署,多家國外企業已提出衛星互聯網計劃,其中美國的SpaceX公司是全球迄今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衛星運營商。就在上月底,SpaceX載人龍飛船將兩名航天員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賺足眼球。未來幾年,SpaceX還計劃向地球低軌發射4.2萬顆衛星(1.2萬顆已獲批準,3萬顆已提交申請),形成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
在國內,5G部署正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候,同為新基建范疇的衛星互聯網部署工作亦在穩步推進中。今年1月,中國移動也完成了衛星通信網第十二期工程的招標工作,以增強偏遠地區4G基站接入、應急通信車等業務能力。同是今年1月,中國電信的天通衛星通信服務也正式商用,為政務應急、海上作業、航空通信等領域的客戶提供便捷優質、自主安全的語音、數據通信服務。今年4月,中國聯通旗下聯通航美發布了四大衛星系列產品,為政府企業客戶展示了中國聯通在天、地、海一體化的應急通信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gt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227瀏覽量
105450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48瀏覽量
68061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711瀏覽量
5697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
5G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應用在哪些場景?
5G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智能制造場景有哪些功能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