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求形成國家和省級兩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2016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出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關于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條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考核評估管理辦法(暫行)》、《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領域總體布局(2018年新增)》等指導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制造業創新中心頂層設計的政策體系,對創新中心建設的規范性進行了要求。
我國已形成16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核心器件領域布局最多
2016-2020年,我國已論證通過和啟動建設16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2020年建設15家的階段目標已經完成。以下為16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概況。
從地域分布看,已形成“東部多極、中西一帶”的分布格局。歷經3年多的建設部署,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已經形成“東部多極、中西一帶”的總體空間布局,“東部多極”是指包括位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遼寧,以及北京、江蘇、上海、廣東等6個省市,從北向南呈點狀分布;“中西一帶”是指北起內蒙古、南至湖南的帶狀分布區,由位于西部地區的內蒙古、陜西和位于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六省區組成。目前,16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中,北京分布有3家,上海、湖北、江蘇、廣東各分布有2家,遼寧與黑龍江共建1家,江西與內蒙古共建1家,湖南、陜西和河南等地均各布局了1家創新中心。總體來看,創新中心建設布局與地方優勢領域的產業基礎和創新資源相吻合。
從領域分布看,已建成的創新中心聚焦于基礎材料、核心器件、關鍵工藝、重大裝備以及軟件等5個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面向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匯聚行業創新力量,對五大關鍵領域的產業技術創新發揮重大影響,包括基礎材料、核心器件、關鍵工藝、重大裝備以及軟件等5個領域。其中,核心器件領域布局最多,共有6家,其次為重大裝備領域,布局有4家,而軟件領域目前布局最少,只有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1家。
19個省區市共認定13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形成東快西慢的區域格局
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開展了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認定和培育工作,覆蓋了全國60%以上。其中,19個省區市共認定13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從地域分布看,已形成“多點開花、東快西慢”的區域布局。東部地區建設進展最快,排名前5中,廣東、北京、山東和浙江等4個省市位于東部地區,認定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為18、15、12和10家。中部地區的建設進展總體上慢于東部,但其中安徽表現最為亮眼,認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28家,居全國之首。西部地區的建設進展最慢,除四川建設6家外,陜西、重慶、內蒙古、甘肅等省區市均認定不足2家。
責任編輯:gt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37文章
8334瀏覽量
170048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147瀏覽量
89164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7瀏覽量
5458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工業化超聲波清洗設備的五大關鍵特性

制造業變頻器聯網困擾如何破?這個轉換方案值得一看
AI和ML如何重塑電子制造業
FLIR熱像儀在制造業的應用案例
不只依賴光刻機!芯片制造的五大工藝大起底!

精業銳志,極致創新!ITES深圳工業展助力制造業開年起步即沖刺!

深開鴻入選廣東省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籌建名單,構筑開源鴻蒙智能物聯網新生態

探索創新:多功能點焊電源在現代制造業中的關鍵技術應用與實踐解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