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 早在今年1月,國內外多家一線終端品牌就因疫情持續擴散帶來的影響向供應鏈發出交貨延期的通知,與此同時,也取消了一部分未生產的新訂單。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這顯然不會是今年智能手機供應鏈面臨的最后一次砍單。
雖然當前國內疫情感染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疫情卻依舊在全球多個國家肆虐,這也意味著,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和其供應鏈短期內恐怕無法驅散疫情帶來的陰霾。在這樣的背景下,再次觸發了手機終端廠商新一輪砍單的動作。
“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不久前,***經濟日報發文稱,因新冠肺炎沖擊供應鏈生產與終端買氣,華為傳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由年初的4G機型延伸至5G手機,以去化高達四、五千萬支的庫存,臺積電、大立光、穩懋等供應鏈都將受波及。
對此,集微網也向其供應鏈廠商進行了求證,證實得知華為的確下修了訂單量,不過幅度并不算大。
有國內供應商對筆者透露:“華為只是砍了一季度的部分訂單,整體幅度大概在10%左右。目前看來華為對今年全年的銷售預測依舊保持不變,所以這一季被砍掉的訂單在今年下半年或許還有可能會補回來。”
不過,也有知情人指出,華為本輪采取的砍單策略可能有一定的針對性,據其稱,華為對安森美的砍單幅度就超過了30%。
其實不論是砍單,還是庫存積壓,在現階段的手機產業鏈中并不罕見。不僅是上述提到的這些公司,甚至絕大多數的企業都面臨著這兩個問題。
如文章開頭所述,今年以來受疫情沖擊的消費電子市場持續處于十分低迷的局面,加之我國是最先出現疫情爆發的現象,導致絕大多數國內智能手機產業鏈廠商的一季度業績都不及預期。反映在供應鏈端最明顯的現象之一,就是廠商近期的出貨量明顯下滑。
即便是作為國內光學、光電兩大產業的龍頭,舜宇光學在今年2月份的產品出貨量也出現了環比下滑的現象。根據其公告披露的內容,該公司上月車載鏡頭類產品出貨量環比下降的幅度最大,達到35.5%,而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頭模組兩類產品出貨量也分別環比減少了11.1%和13.7%。
有供應鏈廠商表示:“近期出貨量下滑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今年1月份開始收到客戶延期交貨的通知,一些原本應該是12月底、1月份出貨的產品至今都還堆在倉庫。由于無法出貨,訂單就完成不了,也貢獻不了業績,所以一季度的整體業績受影響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產業沖擊或將持續
不僅如此,行業人士認為,疫情不斷發酵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或許將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甚至更久。
據其透露,目前除了華為以外,包括OPPO、vivo在內的多個終端品牌都在砍單,這兩家企業對一季度的訂單調整幅度大致在15%左右,后續三個季度的需求則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再做調整。
然而眾所周知,現階段全球疫情的防控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雖然各國都已經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但實際上感染的情況仍是愈演愈烈。這樣的局面,也大大削弱了這些國家的市場消費力度。
近年來,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一直處于高度飽和的狀態,甚至在這兩年出現需求總量下滑的情況,導致終端品牌的產品銷量增長動力不足。正因如此,許多終端品牌的部分業務重心逐漸轉向海外市場。而這些國家和地區業務布局的逐漸深入,也使得海外業務收入在終端品牌每年總收入中占據重要地位。
不過隨著海外疫情日益嚴峻,多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景氣度都在同步走低,對智能手機品牌海外地區的銷售情況帶來沖擊,這也是讓終端品牌整體需求減弱的一大因素。
作為華為海外業務的主戰場之一,整個歐洲當前疫情蔓延十分迅速,多個國家近期新增感染人數都在不斷上升,意大利更是從今日起實施了全國封城的策略。行業人士表示,華為一季度砍掉的訂單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后面幾個季度找補回來是頗有難度的。
根據鐘南山院士的預測,全球范圍的疫情至少會延續到今年6月份。這也表示,疫情對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的沖擊在未來三個月內可能都無法完全消散。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8瀏覽量
184046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40瀏覽量
2561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高頻RFID手持終端PDA重塑供應鏈管理效率

中國智能手機復合材料后蓋搭載量快速增長

安博電子:全鏈路品控體系賦能供應鏈安全

研華AgentBuilder智能體平臺解碼供應鏈AI價值
安富利:供應鏈強則企業強

TECNO重磅發布CAMON 40系列智能手機
北斗智聯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同星智能即將亮相第六屆汽車新供應鏈大會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供應鏈特點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