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5日報道,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電子傳感器,由納米紙制成。這種電子設備僅1毫米厚,可接入物聯網系統以用于傳遞數據。最神奇的是,該設備十分環保,無毒無害,而且可降解。
該傳感器由大阪大學科學與工業研究所(ISIR)的科學家發明,該團隊認為這一發明將改變未來人們在自然界收集數據的方式。他們在納米紙內嵌入了小型濕度計,用于收集土壤濕度等數據。這一發明既可幫助科學家記錄科學研究中的濕度,也可用于農業,比如及時提醒農民哪塊土地需要澆水。
過去電子設備中的傳感器都是塑料制成的,非常明顯的缺點就是不可降解,污染環境。而據《朝日新聞》報道所稱,這種納米紙的厚度僅為紙漿紙的千分之一,小編的腦洞不夠大,實在是想象不出來到底得有多薄呢!該納米材料形似塑料,表面光滑,然而卻可以降解,非常環保。因此,這種納米紙傳感器可以完美替代以往的塑料設備。
經過科學驗證,這種納米電子設備放入土壤40天左右,95%的納米紙已經降解,金屬零件也已生銹。該設備不光環保,維修成本也極低,可以隨意放在任何想要收集數據的地方,而且沒有后顧之憂。
科學家將繼續深入研究,拓展納米紙傳感器的功能,用于收集其他數據。比如用作氣體探測器,將其丟到火山口或其他危險區域用以收集數據。如果能做到這些方面,想必能服務于很多領域了。科學推動人類的進步,看到這種報導,真的讓人感到開心!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82瀏覽量
76728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30瀏覽量
3923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掃描電鏡:打開微觀世界的“超維相機”,科學家如何用它破解納米謎題?

熱導傳感器是什么?了解多少呢?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JBD助力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助的醫用AR 眼鏡開發項目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快速入門:原理與操作指南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傳感器專家郭源生當選2025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科學院院士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熱電阻傳感器測溫度用什么電路
互感式傳感器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
上海科學家精準操控原子“人造”藍寶石 為低功耗芯片研制開辟新路
科學家開發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