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電子學會、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辦的首屆(2019)國際自主智能機器人大賽17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序幕。大賽以“自主智能,共創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德國、英國、韓國、科特迪瓦、巴基斯坦以及國內知名高校共33支參賽隊。此外還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組織代表出席大賽并交流。
自主智能機器人是機器人的高級形態,它在特定的環境下可以根據實際條件自主產生決策,不依賴經驗知識的框架式控制,形成自主的智能思維。這需要更加強大的智能算法、較強的感知交互能力、姿態控制能力和運動能力,對參賽者的編程能力和機器人本身操控水平都有較高要求。
此次競賽的核心在于“看誰能馴化出更聰明的機器人”,共包括標準賽、自由賽和表演賽三種形式。標準賽和自由賽均根據在規定賽道上跨越規定數量障礙所用時間確定排名,機器人由搭載強大算法的芯片控制,根據賽道實際情況,機器人將憑借自己的“大腦”(而非人工遙控)分析判斷決定跨越障礙的方式,完成所有障礙時間短者獲勝。表演賽則重在展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結合,不限制機器人類型和表演內容。
首屆(2019)國際自主智能機器人大賽8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主辦方供圖
人工智能作為新的技術驅動力正在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智能機器人的研究與應用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北京市科協表示,此次大賽的目的是搭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產、學、研交流平臺,發現和培育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優秀人才。
對于人工智能來說,芯片是最核心的載體;而對于芯片來說,人才是關鍵。大賽執行主席、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王志華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大賽,促進芯片技術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發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控制、芯片設計。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柳惠俊,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漢堡大學多模態智能機器人系統研究所所長張建偉等也來到大賽,圍繞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領域的科技發展等做主旨演講。
據悉,首屆(2019)國際自主智能機器人大賽為期兩天,將于18日決出獲獎團隊并進行頒獎。此外,大賽主辦方還將組織參賽隊參觀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領域科創機構,為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來京創新創業搭建平臺。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96瀏覽量
249246 -
智能機器人
+關注
關注
17文章
899瀏覽量
845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致真精密儀器助力首屆全國大學生科學儀器創新大賽啟動
雷曼光電亮相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
大族機器人與長榮科深化智能制造領域合作
潤和軟件受邀參加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中國首屆水域智能搜救大賽,潛鮫X100行業級水下機器人榮獲最佳智能水域裝備獎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1】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 | 了解AI的下一個浪潮!
上海智位機器人榮獲2024全球數字貿易創新大賽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賽道銅獎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盛大開幕,人形機器人成焦點
智動未來!廣和通AI解決方案驚艷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