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1975~1980年
第一階段的集散控制系統是美國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集散控制系統為代表的集散控制系統.比較著名的有: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FISHER公司的PROV0X;FOXBORO公司的SPECTRUM;橫河公司的CENTUM;西門子公司的TELEPERM等。這只是DCS地位確立的開始,但它已經擁有集散控制系統最基本的結構:操作管理裝置,通訊系統和分散過程控制裝置。并已具備了集散控制系統的最顯著的特點: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第二階段:1980~1985年
集散控制系統進人第二階段是因為隨著產品競爭愈來愈激烈,并且半導體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軟件技術等的飛速發展,第一階段的DCS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第二階段主要產品有: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西屋公司的WDPF;橫河公司的CENTUMXLTAYLOR公司的MOD300;ABB公司的MASTER等。
第二階段集散控制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通信范圍和數據傳送速率的大幅提高以及系統功能的擴大和增強。它有很強的可擴充性和適應性,此時的DCS正在向著更加開放,更加標準化,更加產品化的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1985年至今
第三階段的DCS的主要改變是直接采用了開放系統網絡,并且工業控制設備向智能化、網絡化發展和儀表技術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工控軟件正向先進控制方向發展廣泛應用各種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是挖掘并提升DCS綜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價值的發展方向。
-
控制系統
+關注
關注
41文章
6750瀏覽量
111734 -
集散控制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25瀏覽量
111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