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就在雷曼CEO福爾德的私人飛機穿梭于紐約-漢城空中的同時,在曼哈頓花園大道雷曼的另一棟辦公樓里,一大隊人馬正在通宵達旦、緊鑼密鼓地部署著另一項秘密工作。
一個新的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注冊并籌劃上市的同時,多達300億美元的資產正在以各種方式打包重組,并從雷曼總公司的賬面剝離出來,注入這個即將成立的新公司。
這個名為REI Global的新公司,將是雷曼兄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可惜的是,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使這根稻草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產生了由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
但在區塊鏈的世界里,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占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這既是當時金融機構大崩潰的時刻,卻也為數字貨幣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隨著對中心化信任的崩潰,去中心化的經濟理論逐漸興起。
中本聰寫出了可能撼動當前金融體系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
在區塊鏈技術信徒的眼中,區塊鏈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至少其中的分布式分類賬本技術(DLT)在廣泛地應用于金融領域后,能夠幫助人們避免下一次的金融危機的產生。
不少金融專家也認同了這一觀點,其中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北美投資銀行業務前副總裁,現任亞洲區塊鏈研究所名譽學術顧問的龐華東,他認為區塊鏈可能是避免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的關鍵。
當我2007年開始在摩根大通工作時,有13人管理銀行的40多億資產。當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平均每日損失3億美元,我逐漸意識到區塊鏈可能會成為建立全球經濟體系透明度和信任度的關鍵技術。
他在采訪中表示,雖然區塊鏈技術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但發展前景無可限量。
區塊鏈所建立的非中介和透明系統具有從根本上降低全球金融風險的潛力,并以能力范圍內最低的成本建立信任機制。
1 年初,Fintech記者MichaelCasey和Paul Vigna出版了他們的區塊鏈作品:《真理機器:區塊鏈和萬物的未來》。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傳統的金融銀行越來越擴張,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根深蒂固,但信用卡欺詐在生活中卻屢見不鮮。
許多曾經旨在讓人們生活更輕松、經濟更高效的“legacy systems”也不再能勝任這項任務。
只有區塊鏈能夠改變這一切。
他們還援引了2008年金融危機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的故事,闡述了書中最重要的觀點之一:信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
事實上,次級抵押貸款泡沫破滅后又轉移到全球的銀行體系,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對金融機構,及其記錄保存系統和實踐的完整性的信任。
這種盲目的信任使銀行家能夠隨意地操縱他們的分類賬簿,積累、甚至轉售那些幾乎沒有價值的資產。
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倒閉前不到9個月還公布了42億美元的創紀錄盈利,這也表明他們的財務數據和實際情況是存在一定出入的。
目前,現代銀行會計的核心依然是幾個世紀前發明的復式記賬法,盡管在催生現代資本主義上功不可沒。
而隨著金融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復式記賬為操縱提供了空間,也令各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也變得越來越令人難以理解。
雷曼兄弟正是利用操縱手段,使自己在債臺高筑的同時,賬面上也絲毫看不出來瑕疵。
其中的手段之一便是要求會計在本季度末將巨額債務從賬面上轉移出去,臨時放在回購交易項目中。
此外,他們還大肆濫用“難以估價”的資產概念,為一些不值錢的資產隨機分配高價值。
但人們最多只能用市場價值來對銀行資產進行一系列若有似無的猜測。
對普通人來說,幾乎沒有一種有效的途徑來得知某家銀行上一季處于盈利還是虧損狀態。
這使得銀行和人們之間的信任變得如履薄冰。
2 如果信任問題是產生金融危機的重要誘因,那么將每項資產的價值和所有權被永久記錄在一個透明、共享的數據庫中,同時將賬目的記錄分配出去,或許能成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Alex Tapscott在2016年出版的《區塊鏈革命》中也指出,通過提高資本流動的透明度來維護金融安全,是區塊鏈技術在避免重大金融危機中的關鍵作用之一。
他認為,利用區塊鏈技術后,國家央行等監管機構不再需要逐個審查相關機構的操作,只需要訪問交易的共享記錄,這樣就能監控現金流,并對金融體系內的整體流動性和風險分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此外,當區塊鏈技術用于銀行業時,智能合約可用在各種金融機構與中央銀行之間以及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協議或交易。
而數字身份可以使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前確??蛻舻男庞玫燃?,這將大大降低壞賬的可能性。
TapScott認為,分布式賬本技術(DLT)還能將影子銀行從金融體系中剔除。
或許區塊鏈技術有能力重新定義全球金融體系,并讓銀行徹底成為一個過去式。
伯克利大學區塊鏈顧問Urvi Guglani曾預言,作為值得信賴的中介機構的銀行,可能會在未來20年內逐漸消失。
金融也將從以資產為根基的模式轉變為以現金流為基礎的模式,從而不會出現資產估值錯誤、核心風險被低估的危機。
但這并不意味著新模式不會出現新的問題。
3 事實上,區塊鏈對于金融系統的解決目前只是處于一種最為理想的狀態,即金融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包括監管機構和個人客戶等等,都在共享的分布式賬本上進行著交互。
但這一切似乎還不能在短時間內實現。
目前來看,幾乎每家大型銀行都在開發所謂的DLT程序用于簡化內部處理流程,但最終能否產生一個完全透明的、非中介化的系統還是未知數。
區塊鏈合作的主導模式是組織聯盟,R3(世界頂級金融區塊鏈聯盟)聚集了全球200多家金融公司試圖建立一個分布式賬本平臺Corda,用于存儲金融機構和個人之間交易和債務的狀態。
但是,指望世界頂級金融公司將資源聚集起來,僅僅為了建立一種能夠處理政府和國際監管機構的精確監管工具的體系似乎不太可能。
可以預見的是,分布式賬本技術或許能夠取代復式記賬法,但是尚不明確究竟會是哪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
透明化非中心的區塊鏈技術能抵御金融危機,目前來說,為時尚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