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談區塊鏈,再也不用討論區塊鏈有沒有用這個無趣的話題,而是可以直接進階到在哪方面發揮價值。”回首這三年區塊鏈的發展歷程,螞蟻金服副總裁、智能科技總裁蔣國飛感慨道。
2019年是區塊鏈里程碑的一年。這一年Libra等企業穩定幣動作頻頻;這一年中國政府正式將區塊鏈定位為國家戰略;這一年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86.830, 0.38, 0.44%)等主流廠商相繼深耕區塊鏈技術,并陸續實現了商用。但與此同時,這個行業也如蔣國飛所言,仍舊沒有迎來第一款“千萬日活的應用”。
區塊鏈時代的應用日活,更多體現在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后,間接為用戶提供服務的頻次。而在過去十年間誕生的千萬乃至億級日活App,如淘寶、微信、tiktok等應用,均架設在互聯網原有的底層協議上。
由于其協議本身和架構的天然局限性,使得當前的互聯網作為一種技術介質,正在部分場景中遇到信息互聯和價值互聯瓶頸。這時候,通過分布式方法建立可信機制的區塊鏈,其鏈式結構在諸多場景中的優勢便開始顯現。
中科院院士鄭志明甚至做出預言:“區塊鏈或將取代互聯網的底層協議。”
在底層技術與應用創新密度越來越大的時代背景下,打造千萬級日活的應用正在變得愈發觸手可及。針對此,螞蟻金服副總裁、智能科技總裁蔣國飛通過兩小時的答記者問,闡述了行業創新的核心邏輯。
逆流而上:全面布局底層技術的“專利大戶”
這一輪區塊鏈技術競賽和以往有明顯不同。在計算機、芯片等技術領域,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是以場景應用為主要后發優勢,在底層專利上吃了很多虧。在區塊鏈上,螞蟻金服早早起步并把著重點放在了偏底層的核心技術。
蔣國飛向雷鋒網表示:在螞蟻金服區塊鏈的專利中,62%是偏向底層基礎技術的核心專利,比如共識算法、密碼、跨鏈、隱私保護、管理、存儲等;38%是基于業務邏輯和商業應用?!皡^塊鏈專利申請情況背后,反映的是公司對區塊鏈研發方向的選擇和重視程度?!?/p>
根據公開的信息,螞蟻區塊鏈全球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1005件,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規模越大,越是會涉及到公式、算法、性能這些底層核心技術問題?!笔Y國飛說道,“我們不是為了專利而專利,而是聚焦核心技術往里打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專利。”
正如互聯網有七層結構(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薦的一個網絡系統結構),隨著對區塊鏈的探索加深,螞蟻金服也自然而然建立一套自己的區塊鏈分層結構標準。
蔣國飛認為,第一,區塊鏈是分片的,比如浙江省、江蘇省等以省劃分的地區屬于第一層分片。
第二是分層。分片、分層之間需要跨鏈,不同兩個鏈之間、不同區塊鏈平臺之間可以通過跨鏈技術相互轉移資產、做交易。
第四層是鏈上和鏈下。比如銀行系統不在區塊鏈上,那么鏈上和鏈下如何進行鏈接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五層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接口的問題。比如做商品倉單,怎么轉化成鏈上數字關系?
正如互聯網的結構一樣,分片、分層、跨鏈、鏈上鏈下、物理世界、現實世界,一層層去鏈接才會有空前的性能。
蔣國飛透露,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引擎從技術上已實現“雙10億”,其可拓展共識以及雙層網絡設計,能支持10億賬戶規模、每日10億交易量,并實現每秒10萬筆跨鏈信息處理能力(PPS)。
除了底層的核心邏輯,螞蟻金服的專利還涉及到很多隱私保護的技術。隱私問題也是區塊鏈廠商重點關注的領域。在關系設計里區塊鏈要做到多方共識,但區塊鏈的一個問題是,可能存在幾方有相互利益沖突關系,A跟B不能共享東西。這種情況下,保證雙方的數據隱私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螞蟻金服在隱私保護技術上做過許多嘗試,其中包括軟件和硬件結合的密碼方法。
2019年的11月,螞蟻金服發布了《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白皮書》,率先推出的“摩斯”安全計算平臺(MORSE),通過結合區塊鏈等技術,有效解決商業醫療保險、政務服務等行業中數據共享的隱私保護問題。
第三類問題是存儲,螞蟻金服在這方面也有很多專利儲備。存儲是很早便出現的問題,區塊鏈既不能篡改也不能刪除,這樣的特性使得存儲會越來越大。螞蟻金服也為此攻克了許多存儲方面的技術問題。
順風而下:商業應用遍地開花
技術布局與投入之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是,螞蟻金服及阿里經濟體有多元化的場景實踐優勢。有些技術創新源自于實際問題,有些源頭性研發又可以迅速反哺向業務實踐。但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場景選擇上,螞蟻金服更愿意布局“復雜”行業。
此前,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負責人張輝就解釋到,螞蟻金服在確定一個區塊鏈項目的時候,首先要看這個行業有沒有一個真正的痛點;其次,如果是一個需要連接多方信任的行業問題,就要看區塊鏈技術本身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能力;最后,就是落地的區塊鏈項目的工程化能力。
目前,螞蟻區塊鏈在醫療、司法、金融、物流等場景的落地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蔣國飛也特別在總結會上提到了三個印象深刻的行業應用案例。
一、解決打官司“又難又貴”的問題
中國人‘以和為貴,不喜訴訟’,除了文化基因的緣故,打官司麻煩、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
螞蟻區塊鏈可以提高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解決效率。2019年4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引入支付寶螞蟻區塊鏈半年,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調撤率從以前的82.3%上升到95.3%。在訴前調解結案的案件中,47%的案件當天就達成了調解協議。此前,做證據存證需要到公證處公證,公證費800-1000元/份?,F在,在手機上操作證據存證,2分鐘就能完成,上鏈存證費幾元錢一條。
這背后,區塊鏈技術解決了三個關鍵問題:電子證據可信的問題;數據共享互通的問題;法官工作量過大的問題。
二、解決跨城坐地鐵的效率問題
跨城出行的最大難點在于:異地票務結算,而現在將相關票務資訊等紀錄于區塊鏈上,讓每個城市地鐵公司都能直接從鏈上獲取對應乘車的區段、價格,成功進行實時結算。
區塊鏈技術記載了所有的跨城交易且不可篡改,因此每個城市地鐵公司都能從鏈上獲取對應乘車的區段、價格,實現自動秒級結算。目前,包括上海、寧波、杭州、南京等12個城市的居民去其他城市時,只需打開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鐵APP,就能在其他城市掃碼坐車。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表示,支付寶異地掃碼技術已經成熟,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成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動能,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三、解決跨境匯款問題
菲律賓人格蕾絲(Grace)在港工作24年,每個月都要給老家的家人匯款。傳統的跨境匯款業務存在不少痛點:因為涉及更多的參與機構、法律法規及匯率等問題,過程很復雜,到賬通常要10分鐘到幾天不等;晚7點后匯款最早次日到賬;去柜臺還要留意下班時間;中間出現狀況退錢要更久,還可能轉丟。
格蕾絲對此深有體會,會定期匯款回菲律賓,但每次匯款心里都不踏實。因為要等好一段時間才會從菲律賓家人那收到到賬的消息,有時甚至會隔一天?!耙悄芟裎液拖愀叟笥阎g轉賬那么方便就好了”。
2018年6月25日,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在香港上線。港版支付寶AlipayHK的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向菲律賓錢包Gcash匯款,耗時僅3秒,而在以前需要10分鐘到幾天不等。像格蕾絲這樣在港生活工作的菲律賓人有近20萬,而在更大范圍的東南亞地區,還有大量不同行業的老百姓(66.330, -0.65, -0.97%)有頻繁跨境匯款的需求。去年1月,螞蟻區塊鏈技術又打通了從馬來西亞到巴基斯坦的區塊鏈跨境匯款通路。
跨境匯款是全球復雜協同的一個典型場景。協同的復雜度決定了傳統匯款的難度:常見的跨境匯款的辦法是通過銀行或匯款公司轉賬,匯款后會生成提款碼,收款人再通過提款碼進行取現。此外,也會通過線上匯款到線下提現。這些轉賬方式都會受到時間或地點的限制。
【 圖片來源:螞蟻金服 】
如今,螞蟻區塊鏈應用場景已超過40個,解決了許許多多像格蕾絲等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關心的問題。
一路向前:“先行者們”眺望的產業未來
正如蔣國飛說的,如今我們再也不用討論區塊鏈有沒有用,更多人會問它未來在哪方面更有價值。那么,放眼未來,區塊鏈會往哪些方向走?
蔣國飛認為,區塊鏈發展的第一個趨勢是聯盟鏈。無獨有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也曾說過,“聯盟鏈是現階段(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區塊鏈的主力軍?!?/p>
雷鋒網了解到,螞蟻金服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公測聯盟鏈,將在近期全面上線并服務用戶?!伴_放聯盟鏈能更好幫助小微企業、創業公司以更低成本進到區塊鏈產業里來。它們不用買一個鏈,只買使用權,有一個鏈接就可以到鏈上來分享使用權。這樣用戶以非常低的成本在區塊鏈開放自己的應用?!笔Y國飛說道。
蔣國飛預判,正在到來的另外一個趨勢是產業區塊鏈開場,區塊鏈會更多和生態進行聯合。在這點上,螞蟻金服與跟阿里云、AI等技術的開放思路是一樣的。
產業區塊鏈涉及到各種實體產業,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深度理解所有行業。區塊鏈廠商需要通過生態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和服務商一起解決行業問題。區塊鏈廠商需要更好的提供平臺和基礎,讓更多合作伙伴根據自己對行業的理解開發應用。
馬云說,“未來10到20年內的三大核心技術:第一是機器智能,第二是IOT,第三是區塊鏈?!?/p>
對于馬云的這個觀點,蔣國飛則更加樂觀,他認為區塊鏈產業甚至比云計算還要大。“云計算主要是解決計算,但是云計算已經很大了。而區塊鏈提供價值互聯,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各行各業,它是一個泛行業的技術。區塊鏈從一個個小網絡開始,就像局域網會慢慢會長大,泛行業之間有互聯,慢慢會促成價值互聯網絡?!?/p>
亢龍有悔:三做三不做
如果一個人只是一路往前奔跑,從不向后看反思自己,他即使跑的再遠也不會知道自己奔跑的初心。金庸先生著名的小說《射雕英雄傳》里最有俠氣的人是主人公郭靖,郭靖最厲害的武功叫“亢龍有悔”,他的師傅告訴他“亢龍有悔”這一掌最重要的是“悔”字,全力打出去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得有二十分,意思是要告訴郭靖需懂得進退。
而螞蟻金服在做區塊鏈這件事上“進退分明”。
很早期的時候,螞蟻金服就劃好了“三做”、“三不做”這兩條紅線。“三做”:做核心技術、做有實際價值的應用解決社會問題、聯合生態做;“三不做”:不做空氣幣、不做違反合規的事情、不做侵犯用戶隱私的事情。
蔣國飛開玩笑說,身處科技行業,自己也和大多數從業者一樣,曾有“大把撈錢”的機會,ICO最瘋狂的時候,許多人勸說他別苦哈哈的“做技術”了。但他拒絕了,反而成為螞蟻金服里最會“燒錢”的人之一。
“技術出身導致我們非常強調和尊重邏輯思考,邏輯上行不通的事就不會做,就像數學里推公式一樣?!觥汀蛔觥茉缫郧熬投?,我們非常想清楚有價值才能走的遠。”
產業區塊鏈的拐點即將到來
在各個參與者的培育下,區塊鏈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但是,沒人知道蔣國飛所期望的“千萬日活的應用”何時到來,也沒人能確定區塊鏈是否能像萬維網一樣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業。
所以,這對阿里或螞蟻金服而言,它同樣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領域。
在蔣國飛的規劃中,第一,需要打造更多、更有價值的的商業應用。螞蟻金服需要聯合更多公司一起合作,打造標桿應用、幫助行業伙伴進一步理解區塊鏈的價值,才可能換來整個產業的欣欣繁榮。
第二,技術層面的挑戰仍然艱巨?;ヂ摼W不是平的,有很多分層,亦有很多協同的問題。怎樣選擇技術突破的方向,怎樣構建更好的區塊鏈技術結構,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第三,需要更好地連接整個生態力量。和互聯網交易的業務邏輯不一樣,擅長解決A和B之間的業務連接效率,區塊鏈則涉及到N方,需要協同各方價值,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怎樣讓區塊鏈的“局域網”開始走向價值互聯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挑戰。
前幾日,阿里達摩院發布的十大科技趨勢也預測到,2020年,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云、鏈各類固化核心算法的硬件芯片等也將應運而生。
這也印證了蔣國飛在總結會上的那句話:“產業區塊鏈已經開場,拐點即將到來?!蔽覀冇欣碛善诖?,2020年,區塊鏈勢必會進入產業化、規?;涞氐目焖贂r期。
責任編輯:c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