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鼓勵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政策風向之下,金融壹賬通帶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定的價值發現空間。不過在當下美國經濟低迷、全球經濟下行,金融壹賬通能否再現此前金融科技估值神話
成立即將滿四年的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One 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下稱“金融壹賬通”,OCFT)將迎來高光時刻:即將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屆時將成為中國平安(88.030, 0.03, 0.03%)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金融科技板塊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亦將成為“金融區塊鏈第一股”。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1月13日,金融壹賬通宣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將以美國存托股票(American Depository Share,即ADS)的形式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
不過,金融壹賬通目前尚未最終敲定是在紐約交易所還是納斯達克掛牌。ADS發行規模以及每股ADS所代表的普通股數量、擬公開發行的價格區間等關鍵信息亦尚未確定。
2018年1月,平安金融科技四大獨角獸之一的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醫生”)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后,市場亦傳出作為另一只獨角獸的金融壹賬通亦將步其后塵上市的消息。今年七月以來,金融壹賬通管理層已赴歐美進行了非正式路演。
關于金融壹賬通選擇何地上市,曾有不同的版本。據了解,金融壹賬通曾考慮在香港上市,后因種種原因,最終敲定在美國上市。“從目前香港資本市場的情況以及金融壹賬通的情況來看,選擇在更加成熟的美國資本市場上市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它目前尚處在虧損期,在美上市對其估值可能更有利。”一位金融業人士表示。
以互聯網健康醫療第一股之名上市的平安好醫生,彼時定價以其最高區間上限的54.80港元定價,并以209倍超額認購,創下當年港股認購倍數的最高紀錄。金融壹賬通的定價區間和估值判斷,目前還不得而知。
一位投資界人士表示,在當下鼓勵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政策風向之下,作為金融科技領域區塊璉第一股的金融壹賬通,帶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定的價值發現空間。不過在當下美國經濟低迷、全球經濟下行期,一些赴美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股股價縮小,在此檔口上市,金融壹賬通能否再現此前金融科技估值神話,還是會遭遇此前上市的獨角獸們估值或股價縮水?
成立之初,金融壹賬通在業界甚至在其內部,被視為“三無”(無基礎客戶、無標準產品、無商業模式)的金融壹賬通,在金融科技3.0時代,其將與中國平安如何向市場講好金融區塊璉的新故事?
登陸美股,獨角獸估值幾何
去年1月,金融壹賬通以75億美元估值,獲得IDG Ventures、SBI Holdings和軟銀愿景基金6.5億美元的投資。此后,關于金融壹賬通即將上市的消息,亦開始在業界傳開。
據了解,在金融壹賬通的擬上市方案中,曾一度考慮在香港上市。不過,在各種因素的考量之下,最終敲定在美國上市。
金融壹賬通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其擬采用發行美國存托股票(ADS)的方式在美國上市。
ADS是指外國公司授權美國的受托人(Trustee)在美國發行的、以美元計價的所有權證書。根據存托協議發行的股份,代表發行企業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受托人發行ADS,需以外國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近年來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多采用該方式。
金融壹賬通方面表示,ADS發行規模以及每股ADS所代表的普通股數量、擬公開發行的價格區間等關鍵信息,目前皆未確定。登陸紐交所還是納斯達克,目前亦未可知。
金融壹賬通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IPO推介團隊很“豪華”,摩根士丹利、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LLC、中國平安證券(香港)擔任牽頭聯席簿記人,美銀證券及HSBC Securities (USA) Inc.將擔任其他聯席簿記人;中信里昂證券及美國科本資本市場公司將擔任此次股票公開發行的聯席經辦人。
2018年1月金融壹賬通以75億美元的估值,獲得6.5億美元融資。而此次有望成為金融科技領域區塊璉第一股的金融壹賬通,將達到何種估值水平亦為市場關注。此前有報道稱,目前金融壹賬通估值為80億美元,計劃籌資10億美元。
“它成立已有四年,這種模式目前在國內有一定的首創性,業務線架構也已比較完善,估值和發行應該比較會被投資者看好。”一位投行人士樂觀地預測。
“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排行榜”給予金融壹賬通的估值為500億元人民幣,與蘇寧金融、銀聯商務并列。不過,亦有市場人士指出,在當下經濟下行期,成立四年來金融壹賬通尚未實現盈利,市場和投資者對其估值的判斷可能會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
“去年金融壹賬通融資時市場給的估值就已經太高了,現在市場不好,是否還能給出這樣的估值很難說,除非它的業務模式有很好的亮點。”一位資管業人士表示。
此前亦有市場觀點認為,金融壹賬通的上市地點從香港改為美國,亦可能出于減少虧損對其估值的影響。
金融壹賬通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末,其總資產為81.7億元(人民幣,下同),2017年至2019年三季末的凈虧損則分別為6.07億元、11.9億元和10.49億元,經營性虧損分別為8.9億元、11.14億元和11.20億元。
去年在香港上市的平安好醫生,其2017年和2018年亦處在虧損期。不過,2018年正值香港IPO豐收大年,自4月份推出新規以來,香港IPO市場總募資額領跑全球。平安好醫生上市正逢此窗口期,彼時其以最高區間上限的54.80港元定價,并以209倍超額認購,創下當年港股認購倍數的最高紀錄。
今年8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亦打金融科技牌的玖富集團,雖然保持著三年盈利的記錄,但其開盤首日便上演了跌宕的股價表現,先漲后跌,最終以跌破發行價報收。
美股市場對投資者信心的另一個重創,來自本擬8月上市、卻因估值巨幅縮水而在兩個月后中止上市的共享辦公空間公司WeWork。其估值從最高的470億美元跌去近三分之二,被認為是其投資人軟銀集團十四年來出現首次虧損的主因,引來市場對軟銀集團 CEO 孫正義對初創公司投資策略的批評,孫正義亦承認高估了 WeWork的價值。
納斯達克前CEO羅伯特·格雷菲爾德曾撰文指出,WeWork中止IPO是當前獨角獸泡沫終結的標志。而一些市場人士亦認為,多家獨角獸雖實現上市但很快出現股價暴跌的情況,尤其是一些以資本“催熟”的獨角獸。
巧合的是,去年初軟銀集團旗下的軟銀愿景基金亦投資了金融壹賬通。在經濟下行期,互聯網估值泡沫開始消散之時,尚在虧損期的金融壹賬通是否亦會出現估值縮水?
不過,對于意欲加快打造金融科技板塊的中國平安來說,在三只還沒有上市的獨角獸中,金融壹賬通最具上市的可能性,亦對于增厚其金融科技板塊的“含金量”最具價值。金融壹賬通方面亦表示,其上市對于中國平安“意義深遠”。
從億賬通到壹賬通
相比中國平安的金融板塊上的其他公司,金融壹賬通的誕生和發展,是中國平安在金融科技領域探索和調整的結果。
公開信息顯示,金融壹賬通的前身是平安金融科技咨詢公司。2015年12月,平安一賬通、前海征信和平安科技中小銀行金融云項目“三劍合一”,成立了上海億賬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賬通”)。彼時,其定位是以針對C端的“一賬通”和針對B端的“銀行一賬通”為核心業務,業務范圍主要是互聯網科技、軟件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
2017年3月,億賬通更名為上海壹賬通互聯網科技公司,兩個月后(2017年5月)再次改為現名。
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為葉望春此前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憶,金融壹賬通成立初期處于無基礎客戶、無標準產品、無商業模式的“三無”狀態,成立第一年很多客戶對其不信任,擔任自己的信息被其獲取。在公司內部亦有壓力,一些員工和高管對于金融壹賬通的模式和愿景不理解,彼時員工流失率很高。
“隨著客戶對于我們的賦能模式的理解和接受,到第二年已經沒有人表示擔心了。”葉望春回憶。
2017年成為金融壹賬通的發力之年,名稱從億賬通到壹賬通,其業務模式亦日漸清晰。
據了解,金融壹賬通最初從銀行的零售業務起步,幫助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開展直銷銀行、智能營銷和智能風控等業務。其后其業務擴展至供應璉金融等企業金融、同業、資管等領域。
在立足銀行領域之時,金融壹賬通亦向保險領域輸出。2017年9月,金融壹賬通發布了保險壹賬通,開始向保險尤其是車險輸出其智能理賠技術。
與中國平安金融科技板塊上的其他公司不同,以“One Connect”作為英文名字的金融壹賬通,主打的核心詞是“通”。 根據葉望春在此前接受《財經》雜志采訪時的總結,金融壹賬通的特點是為金融行業提供全行業、全流程、全體系、單到單、端到端的TO B模式,以及進行“持術加服務”的雙賦能。
目前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主要分為以平安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為主體和以騰訊、螞蟻金服等科技企業為主體的兩大陣營,其各自亦衍生出不同的模式。據一些金融科技領域人士總結,三家的不同特點在于,騰訊以社交作為基因主打C端,螞蟻金服的模式則基于互聯網平臺和牌照。而平安則作為金融機構,走的是以“金融為本、科技為術”的“金融+科技”之路。
據了解,金融壹賬通團隊在此前的上市預路演時,很多國際投資者認為,相比純技術輸出和開發軟件的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基于中國平安的金融屬性以及對金融領域的深入理解所構建的模式,基作為兼備金融服務行業服務專長和領先技術的科技服務平臺,更具有優勢。
一位金融業人士認為,金融壹賬通依托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優勢,打通了銀行、保險、資管等多業務領域,是目前真正意義上的一賬“通”。“很多機構很羨慕它這種模式,都想復制它。”
金融壹賬通內部人士亦坦言,其模式以后亦有可能出現其他追隨者,現在有很多機構在緊盯著它。
“如何在未來不被超越,我們只能更快更好地發展,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和技術迭代上做得更好更快。”葉望春此前受訪時表示。
金融壹賬通招股書顯示,金融壹賬通的發展將遵循孵化期、獲客期、高速增長期和利潤增長期四個階段,成立即將四年的金融壹賬通目前處于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轉換期。“如何實現高速增長,盡快進入利潤增長期,對于金融壹賬通和中國平安的股價提升,以及市場對其金融板塊價值的發現,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位金融業人士表示。
雖然目前業務架構比成立之初完善,營收亦呈逐年增長,不過從業務來源上,金融壹賬通仍主要倚重于中國平安。金融壹賬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三季末,金融壹賬通從中國平安獲得的收入分別為2.357億元、5.276億元和6.773億元,分別占其同期總收入的40.5% 、37.3%和43.6%。
有金融業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中國平安作為金融壹賬通的核心客戶,對其業務和經營業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相對于其他金融科技平臺,背靠中國平安是金融壹賬通的一大優勢,但占比過高亦說明其收入來源相對單一,業務的穩定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區塊璉的機會和挑戰
近期,隨著高層鼓勵區塊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區塊璉便成為當下更加炙手可熱的概念。
對于金融壹賬通來說,隨著其近年來的探索,區塊璉亦已成為其作為商業科技云服務平臺的核心應用。根據平安2018年年報,金融壹賬通目前已形成“5+1”布局,即“零售金融、企業金融、同業金融、保險金融、開放平臺”+區塊鏈。金融加區塊璉已成為其重要標簽。
據了解,今年以來,金融壹賬通亦加快了對區塊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相繼發布了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建立貿易融資網絡和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建立了國內首例基于區塊鏈的跨境貿易服務網絡。
不過,隨著區塊鏈的應用爆發期的到來,當越來越多機構紛紛以區塊璉作為技術輸出的賣點,主向打金融領域輸出區塊璉技術的金融壹賬通亦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指出,對不同金融機構而言,區塊鏈的顛覆力度也不相同。整體來看,其對于中介型金融機構的顛覆力更強,對產品提供型金融機構則帶來鏈式和點狀的優化。
據了解,目前區塊鏈平臺眾多,優莠不齊。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指出,很多企業尚不了解區塊鏈能解決什么問題,仍處于“為了做區塊鏈而做區塊鏈”的階段。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在于,可以建立一個可信的、開放式的網絡平臺,將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核心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各類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連接在一起,幫助金融機構更高效低成本地服務眾多中小企業客戶,提升收入。但是,如何將區塊璉技術與實務結合,亦成為區塊璉技術如何真正落地的關鍵。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通常會遇到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否則將會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又面臨互聯網的沖擊、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收入降低、風險提升,短期轉型成本提升的難題。而很多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在當下金融科技的風口下,有變革的機會和意愿,但是改造和技術迭代的成本很高,亦缺乏相關的人才。
一位金融科技人士表示,區塊璉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尤其是在傳統金融領域。而更大的挑戰在于,需要有金融機構開放和創新精神、具有互聯網思維。從“目前來看,這樣的金融機構并不算多,很多金融機構都擔心,要開放自己的數據給同行,會不會引起競爭”。
咨詢機構埃森哲推出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19)》顯示,60%中小銀行未形成科技概念,城商行金融科技的發展平均得分為70分左右,農商行的得分平均僅為50分左右。
這亦是金融壹賬通在輸出技術時的困惑。此前亦有內部人士曾坦言,這是目前金融壹賬通在推動包括區塊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時最大的難點和現實的困難。“深刻了解金融機構的技術欠缺和業務痛點,我們發現僅僅為其提供技術還不夠,還需要提供業務賦能,幫助他們趕上快速數字化的時代潮流,降低轉型門檻。”
對于資本市場和投資者來說,金融壹賬通作為金融區塊璉第一股的價值洼地,能否被發現?
責任編輯:c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