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報:英特爾收購虛擬現實廠商Voke;三星第三代10nm制程細節公布;中芯深圳啟動華南首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萊迪思半導體接受中資背景Canyon Bridge收購要約;我國可穿戴醫療發展前景廣闊;蘋果VR頭顯專利曝光,與三星Gear VR相似;華為Mate9、Mate9保時捷版發布,搭載麒麟960售價過萬。
早報時間
| 半導體
1、英特爾收購虛擬現實廠商Voke
11月4日消息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PC芯片巨頭英特爾正在完成對一家名為Voke的小公司的收購。后者主要業務為基于實時動作創建虛擬現實的情景體驗。
Voke和英特爾同屬于發跡于加州圣克拉拉市的科技公司,目前擁有員工20多名。有關該收購的具體交易條款尚不可知。
虛擬現實方興未艾。目前大多數虛擬現實軟件基于虛擬場景創建,不過Voke所研發的“TrueVR”系統通過立體攝影機采集現實周遭場景的實時圖像,并通過虛擬頭戴設備給觀看者提供三維的觀看視角。
(圖:Voke產品近照)
Voke成立于2004年,此前曾與廣播公司和相關行業合作,使用其技術對籃球比賽和時裝秀場進行VR直播,給用戶提供更多樣的觀看選擇。
雖然英特爾稱霸傳統芯片行業,不過由于全球PC市場萎縮,加之未能抓住主導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機會,英特爾迫不及待需要在新的競爭點謀得位置,VR體育便是其一。今年三月,英特爾宣布收購以色列公司Replay Technologies ,后者的3D視頻技術在美國體育廣播中被廣泛使用。具體收購條款并未對外界透露,但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收購價在1.5億美元到1.7億美元之間。
近來英特爾在VR領域動作不斷,不僅大力推廣其RealSense 3D攝像技術,同樣也推出了自家的虛擬頭設。今年八月份,英特爾展示了Project Alloy ,一個配備前置攝像頭的頭設原型機。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稱之為“融合現實”(merged reality),意指RealSense所捕捉的現實場景和虛擬創建的物體之融合。
2、三星第三代10nm制程細節公布 2017第二季問世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跟臺積電的先進制程競賽得如火如荼,三星在 10 月中搶下業界頭香,10 納米制程技術率先量產,3 日更公布了第三代 10 納米制程技術的最新細節。
根據最新發布的新聞稿,三星 3 日在硅谷總部舉辦的“三星晶圓代工論壇”(Samsung Foundry Forum)上對客戶、伙伴展示了第四代 14 納米制程技術(14LPU)以及第三代 10 納米制程科技(10LPU),進一步說明兩種技術的細節。
三星指出,14LPU 在同樣的電量、設計規格下運算效能高于第三代的 14 納米制程(14LPC),最適合應用于高效能、運算密集的設備。
另一方面,10LPU 使用的面積則比前兩代(10LPE、10LPP)都少,由于微影技術目前的限制,10LPU 將是當前業界中,最具成本效益的尖端制程。
除此之外,三星也在會場上公布 7 納米極紫外光(EUV)制程的最新研發進度,并展示了 7 納米 EUV 矽晶圓。
三星指稱,14LPU、10LPU 制程的制程設計套件(process design kits,簡稱 PDK)都會在明(2017)年第二季問世。
3、中芯深圳啟動華南首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國際”),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制造企業,宣布正式啟動中芯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這將是華南地區第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配合物聯網時代對于集成電路芯片大規模的需求,中芯深圳將在現有廠區已建好的廠房內,啟動建設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產品方向定位于主流成熟技術。該項目計劃2016年底開工,目前一些相關二手設備已采購完成,預計2017年底投產,屆時將根據客戶需求擴充產能,預期目標產能將達每月4萬片晶圓。
中芯國際深圳公司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區,2014年12月建成華南地區第一條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目前已實現3萬片月產能,未來還將根據市場需求持續擴充產能。
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博士表示:“深圳是中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匯聚了幾百家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系統整機及設備企業。感謝深圳市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中芯國際在深圳有一條運營良好的8英寸生產線,啟動12英寸生產線項目,將進一步完善中芯國際的產能布局,更好地服務客戶,并推動深圳集成電路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發展。”
4、萊迪思半導體接受中資背景Canyon Bridge收購要約
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與Canyon Bridge資本共同宣布,雙方簽署收購協議,Canyon Bridge將以每股8.3美元現金收購Lattice,計入Lattice債務,總收購價格近13億美元。此價格比Lattice11月2日收盤價溢價30%。
Lattice總裁兼CEO Darin G. Billerbeck對能達成交易非常滿意,“今天我們很高興與Canyon Bridge簽署協議,這次交易將給股東帶來很好的回報。Lattice董事會、財務部門和律師都對這項交易反復審查,交易完成后將給股東帶來直接的現金收益,并降低我們的經營風險。我們很期待與Canyon Bridge的合作,Canyon的背景與市場資源對Lattice實現長期戰略有極大的幫助。最重要的是,收購完成后Lattice將保持獨立運作,在經營與技術發展方面不會有任何改變。”
Canyon Bridge的創始合伙人Ray Bingham指出:“在低功耗FPGA領域Lattice獨具特色,再加上其視頻連接與無線方案,我們對收購Lattice以后的發展非常看好。我們希望Lattice繼續維護好全球大客戶關系,加速實現其戰略目標,在技術發展上更上一層樓。”
Canyon Bridge創始合伙人 Benjamin Chow補充說:“Lattice公司擁有的世界級管理團隊及專業化經驗豐富的員工是我們決定收購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與Lattice員工和客戶的長期目標一致,我們計劃推進Lattice的成長,希望利用Canyon Bridge的資源優勢讓Lattice實現更快的增長。”
目前該交易已經被兩家公司董事會一致批準,如果通過相關部門審核并被Lattice股東大會通過,該交易有望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
萊迪思半導體主業是用于智能連接的低功耗FPGA、視頻專用標準產品、60GHz毫米波以及IP授權。其全球客戶行業覆蓋消費電子、通信、工業、計算和汽車市場,在iPhone 7中用到了一顆Lattice的產品使該公司前一階段備受關注。
Canyon Bridge是新近成立的全球私募并購資金,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硅谷。該公司主要人員在資本市場經驗豐富,對全球科技產業有深入了解,因此科技公司是Canyon Bridge的投資重點,Canyon Bridge的初始資金募集自幾名中國合伙人。
| 可穿戴
我國可穿戴醫療發展前景廣闊
CIC灼識咨詢醫療團隊攜手致力于搭建行業平臺以推動行業創新發展的國藥勵展公司聯合推出《2016中國數字醫療行業藍皮書》 指出,目前,我國數字醫療市場服務領域廣泛,已全面覆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包括醫療器械企業、制藥企業、商業保險企業、醫療服務機構、醫務工作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
自2011年以來,雖然移動醫療行業發展迅猛,但目前整個市場的規模并不算大。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7.5億元快速增長至2015年的45.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56.8%。我國人口老齡化和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的顯現、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都將推動移動醫療領域未來的大力發展。隨著移動醫療企業對自身盈利模式的探索,與藥企、保險公司、醫院、患者和醫生的合作以及收費模式的日臻成熟,預計到2020年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350.3億元,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0.4%。
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硬件市場處于探索初期、發展前景廣闊
可穿戴設備產業鏈及整個生態系統剛剛形成,產業鏈尚待改進。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醫療是可穿戴設備最具前景的應用領域。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的進步、慢病的高發以及健康意識的回歸,可穿戴設備將在醫療領域得到快速發展。得益于移動醫療領域的蓬勃發展,與之相配套的中國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由2011年的3.5億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12.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8.1%。
可穿戴醫療設備廣闊的未來前景一方面是基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造成醫療需求的急劇增長;另一方面也有慢性病年輕化、患病時間長、服務需求大等原因。可穿戴設備能讓用戶隨時管理自己的疾病,并得到及時的干預與幫助。目前,各大巨頭如阿里巴巴和百度都在通過收購或者是發布相關的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布局醫療健康領域,搶占市場先機,一步步擴大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
| VR、AR
蘋果VR頭顯專利曝光 外觀與三星Gear VR相似
據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當地時間周二授予蘋果一件虛擬現實頭顯專利。這項專利描述了一款與三星Gear VR頭顯外觀相似的設備,但更適合小尺寸手機和佩戴眼鏡的用戶。專利申請材料顯示,頭顯本身帶有接近傳感器、觸控板、Home按鍵、退回按鍵和為用戶調焦的轉盤。手機插入頭顯內置插槽中,聲音通過手機耳機插孔而非頭顯本身產生。
蘋果虛擬現實頭顯專利示意圖
Gear VR的出色之處是支持三星較大尺寸的手機,例如配置5.7英寸顯示屏的Galaxy S7 Edge Plus。但是,蘋果頭顯依賴尺寸較小的屏幕。專利申請材料顯示,如果用戶插入iPhone Plus,系統顯示的內容會小于實際屏幕,分辨率也可能會降低——取決于用戶眼睛的距離。
專利申請材料稱,“系統不局限于顯示一幀圖像。為了產生立體視覺效果,系統可以提供多個圖像幀(2個圖像幀)。”
除相機外,蘋果虛擬現實頭顯還配置有揚聲器,用于連接外設的接口,一排與導航、顯示屏調整、音量、播放等有關的按鈕。另外,它還可以與遙控器配套使用,例如蘋果的Apple Remote。
蘋果似乎將開發比Gear VR更出色的虛擬現實頭顯,為iPhone用戶提供時髦的解決方案。當然,獲得專利并不意味著蘋果會很快在市場上推出虛擬現實頭顯產品。
| 智能硬件
華為Mate9、Mate9保時捷版發布 搭載麒麟960售價過萬
2016年11月3日北京時間晚9點,華為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了盛大的新品發布會,會上華為官方正式發布旗下大屏旗艦產品華為Mate9以及Mate9保時捷版。
這是華為首次引入保時捷設計,為突出Porsche Design概念,余承東開場選擇坐保時捷老爺車亮相。Mate9 Porsche Design采用5.5寸曲面2K分辨率屏幕,并第一次在這個系列上采用正面的指紋識別。整體硬件上則使用最新的麒麟960八核16nm工藝處理器。
我們來說一下另外一款產品——5.9寸非曲面屏華為Mate 9,這款產品可能更代表接下來華為的主要旗艦配置。
華為Mate 9擁有5.9寸2.5D弧面玻璃超大屏,配備麒麟960八核16nm工藝處理器,機身指紋識別則回歸背面;鏡頭上手機采用二代徠卡雙攝,后置雙鏡頭參數為1200萬彩色+2000萬黑白鏡頭,支持光學防抖及4合一混合對焦,對焦速度比第一代徠卡提升30%。
新機電池容量為4000毫安時,全新華為5A智能低壓直充技術,半小時能充滿50%的電量;新的麒麟960芯片相比上代產品CPU性能提升18%,GPU性能表現則提升了180%。
售價可能是次發布會比較驚人的部分,5.9寸版華為Mate 9擁有蒼穹灰、摩卡金、月光銀、陶瓷白、香檳金以及黑色這些配色。售價層面,華為Mate 9 4GB+64GB版售價699歐元,約合人民幣5300元上下。而華為Mate 9 保時捷設計全球限量版6GB+256GB版則售價1395歐元,約10431元人民幣。
相比較后者一萬元人民幣的高價位,這種博眼球、拔形象的做法,Mate 9可能更有意義。5300元的價格基本追平國際第一梯隊,手機在屏幕、充電、性能等層面也全面提升。至于徠卡雙攝第二代能帶來怎樣的體驗提升,我們可能還要測過再說。
與手機一同發布的還有Huawei Fit智能手表,官方售價199歐元(含稅)約1490元人民幣。
早報由網易科技、Technews、美通社、醫谷、鳳凰網科技、網易科技、新浪手機綜合報道
評論